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课始,我将“推敲”二字逐个板书,同时让学生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感知“推”和“敲”的不同含义。之后让学生一起读课题“推敲”,激趣话出“关于‘推敲’,有着一个千古流传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
因初学此文,所以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并指导书写难写生字词。接着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进行集体正音与评价;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划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词语所在的句子,概括故事大意。为了降低难度,我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出示了五句话,让学生进行填空式概括,同学们补充得完整,基本掌握了故事的大意。
这一环节,层层深入,既解决了生字词,也完成了能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
三、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故事意境。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课文内容是读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出来的。此环节,我将课文重组,师生合作朗读,读出故事味道,进入故事情境,既加深了对故事的了解,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这乃是新课堂的“师生共读,共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图文结合,直面“推敲”。
贾岛摸黑找到朋友李凝家时,适逢圆月当空,郊野之中,有一种宁静的美。“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样独特的景色,引得贾岛诗兴大发,才有了《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美,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再联系自己曾经观察过的月夜进行
“入境”,最后通过朗读课文及诗句,把这种宁静的美传递开来。
第二天,贾岛突然想起昨夜的题诗,感觉到“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更恰当些,于是开始了他的“推敲之路”。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图文结合,激发想象,自读自悟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出示了“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走在路上”的画面,要求学生用一两个词说出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学生很快说出了“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等词,由此抓住了贾岛推敲之时的神韵。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找里面的句子来验证这种专心致志。在交流朗读这一环节,我还要求学生想象当时长安街上人们见到贾岛这幅模样时的语言、动作等,体会了贾岛当时沉浸于推敲,对周围事物无知无觉的入神状态。
这样的贾岛,无意闯进了仪仗队,由此与韩愈相识,才有了两人共推敲的故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角色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话中进一步了解贾岛和韩愈重视斟
酌文字的特点,并同时达到了复述的要求。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学了《推敲》故事,学生不仅要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有所悟,有所学,
让自己犹如蜜蜂采蜜一样,在百花之中获取养分。
本文学的是“推敲”,趁热打铁,马上请同学来斟酌一下课文中字词的使用是否妥帖,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在辨析中理解,完成得还不错。继而,走向课外,选取了三个名句让学生斟酌:
① 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
③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