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题李凝幽居》的大体意思。 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新课: 讲述《郭沫若改字》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为此,学识渊博的郭沫若还特意地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
引出话题“推敲”。 学习课文新词语: 出示下列词语: 推敲 和尚 醒悟 驴子 妥帖 车辆 闯祸 外貌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抽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学生练习书空生字。 学生练习默写词语。 学生纠正刚才默写错误的词语。默写词语正确的学生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检查课文中的有关词语的意思: 醒悟:觉醒明白 妥帖:十分合适,恰当 皎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避让:躲避;让开 宽恕:宽容饶恕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体意思。 教师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大体意思的掌握情况。 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语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习古诗,增加学习背景 出示古诗: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各自尝试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如何分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段情况,教师总结: 课文分为三段: 一(1)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 二(2——7)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三(8)写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了用什么词语。 教学检测: 默写词语。 推敲 和尚 醒悟 驴子 妥帖 车辆 闯祸 外貌
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会用“即使……也……”造句。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书中的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三、精读课文3—6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想象这一部分写什么?(这一部分主要写贾岛在返回长安路上仍然在思索着昨夜诗中的用字,由于投入,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 2、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这一部分,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认真、很投入的? (A、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B、“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D、从课文第四节中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街上的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 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句进行推敲的本领。现在老师考考你;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学生B就站起来也说是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学生C也填字同上,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D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的生机。学生E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站起来高声说道:“我认为填‘俏’更妙。原句中已出现‘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又把小草当人来写,春天里的小草犹如俏丽的姑娘,一个‘俏’字就把小草写活了。)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8、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9、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学生上台做动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吗?(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 到李凝的家。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 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他读得怎样?A、他读 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B、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 景象。C、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远 了。) 3、女生齐读。 1、 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 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范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 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 主要讲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板书:斟酌文字)那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 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 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 的动作。 2、 指名上台表演,该生只做了推门敲门的动作。大家评议一下,他做得 怎样?(A、他只把推门、敲门的动作演示了一遍,很不够。因为贾岛在斟酌文字,应该反复做这两个动作。B、我觉得他没有把贾岛沉思的神态演出来。贾岛是不知不觉进的长安城,可见他斟酌得很投入。C、我觉得他的表演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句子中说,贾岛是一边吟哦,一边做动作的。但是他没有把贾岛吟哦诗句表现出来。D、我还觉得贾岛的吟哦是很轻声的。) 3、 那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 7、那现在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4、 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 奇怪吗?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 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 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并且互相评议。 2、同桌正在分角色读,评议。 1、 指名读,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做评委。他们读得怎样?我听出韩 愈很生气,贾岛在请求宽恕。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