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推敲》。
2、 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贾岛拜访好友李凝去没有遇到,于是留诗《题李凝幽居》。返回长安途中,他反复斟酌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得知了此事,认为用“敲”好,帮助贾岛解决了疑惑。)
二、 细读§2
1、 这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出示50页图)这就是当晚的情景,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生描述画面,说到“安静”:你看到了一个安静的月夜(板帖)还有谁想说?生说到“宁静”:你看到了一个宁静的月夜(板帖)如果生没有说到:李老师看着图,感受到了一个宁静的月夜(板帖))
2、 读一读,哪个更好?为什么?——是的,“宁静”比“安静”静得程度更深。同时“宁静”不仅是环境的安静,还有心境的安宁。)
3、 (拿掉“安静的月夜”)我们一起来感受月夜的宁静,读好它。(齐读“宁静的月夜”)
4、 此情此景拨动了诗人的心弦,激起了他作诗的欲望,于是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板书:留诗赠友;出示《题李凝幽居》先版)放声读。思考:贾岛用了怎样的一句诗来描绘图中的情景?
5、 谁来读一读?请他回答(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文字变色)
6、 我们一起读一读。
7、 这句诗所描绘的景象,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出示)
8、 谁能联系图,读好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已经感受到四周静悄悄的,我还想感受更美妙的宁静,谁再来读?
9、 你的朗读让我身临其境了。这么美的情景,我们一起来欣赏。
10、 多么宁静的月夜啊!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请女生读文中的句子,男生来读相应的诗句。
三、 细读§3-4
1、 这么美的诗句,贾岛还斟酌什么呢?又是怎样斟酌的呢?读一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 交流:
(1)贾岛在斟酌什么?(出示: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2)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你能发现这句话中的一组近义词吗?(妥帖——恰当)
(3)到底是用“推”妥帖,还是用“敲”恰当呢?贾岛斟酌着。
A、 (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2生,第二生用自己的话说:文中是怎样写的?生直接用文中的,那就直接出示句子)(出示: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B、 一起读
C、 你能想象贾岛当时在吟哦些什么吗?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吗?同桌先互相练练。(指导)
D、 谁能来演一演贾岛当时的样子?(2生,1生演完后,请一生评议,师相机指导)
E、 是的,贾岛就是像他这样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进了长安城。(出示:贾岛就是这样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进了长安城。)
F、 这是李老师刚才说的这句话,和文中的有什么区别吗?哪句好?为什么?仔细读读,想一想(3生)(专注、投入、认真、痴迷)每一生说完,请该生朗读这句话。
G、 是啊,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而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建筑林立,人潮、车潮川流不息,而贾岛却沉浸在自己的诗中,他——(齐读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H、 大街上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谈笑声……连成一片,热闹非凡。而贾岛斟酌诗中文字,都不知道自己进了长安城,是那样的——(生说的词)。他——(齐读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I、 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感受贾岛的痴迷。
(4)第三、四自然段中除了这句话,还有哪些话也能看出贾岛钻研很专注,很痴迷?默读§3-4,找一找。
A、 第四自然段(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出示)
●还有谁要补充?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贾岛斟酌诗句的痴迷,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给你这样的感受?——竟然。为什么?你来读好这句话。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