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下课铃声已经响起,教者草草收场,把最后改写部分当作作业,学生似乎也索然无趣,心不在焉。) 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对以上两堂课的观察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案例一整个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这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感染在座的听课老师,学生的思维情感被激发了,参与度极高。而案例二在诗意渲染方面显得相对粗糙,教者试图努力营造诗意,但结果学生仍然游离于课堂之外,显得很被动,教师设置的环节也似乎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可见成功的诗歌教学需要小心的呵护诗意。那么,该如何小心翼翼的呵护这堂课的诗意呢?对此,笔者根据课例试图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 巧设问题,创设诗意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诗歌中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形神融合一致而引人联想的艺术境界,它综合了多种的美的因素。比如《蒹葭》这首古典诗歌所营造的凄美、朦胧意境并不是单纯有蒹葭、白露、秋霜等意象构成,还包括了双声叠韵“苍苍”“萋萋”“采采”等在诗意上有着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而意境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整体感受上再通过想象(人的感官)来复制和丰富的。所以问题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从人的感官出发,善于激发丰富的想象。案例一的三个主问题的设计很显然是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想象,引导学生用精美的语言把画面慢慢的舒展开,从而营造了诗歌的意境,很好的呵护了课堂的诗意。而案例二呈现问题的方式较理性化的,意象的简单截取破坏了整个意境。即使最后进行重组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在此时学生在教者所谓的理性分析后无法再进入到原始本真的状态去想象诗歌的画面感。由于情感的无法打开,所以无法做到教者所说的“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因此后面的环节只能让学生望而却步,教者草草收场。 二、 精彩语言,渲染诗意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有效的、诗意的课堂更离不开教师精彩的语言。面对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的语文课来说,往往对教师的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它的说服力、感召力、鼓舞力主要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和魅力。比如教师的渲染式的语言,启发式的语言足以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如案例一中的教者善于利用了他那天生的带有磁性的好嗓音在导入时动情述说着这个凄美的故事,仿佛把学生带入到了那个情境中。为下面环节很好的蓄势。此外,朗读指导时很好的示范就能极度感染学生。而案例二中的教者语言相对枯燥,理性化,只能借助名言名句来渲染,但如果一味的以名言名句来代替了教师的话语权,那么就可能让学生感到压力,感觉与教师没有情感共鸣。这样也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能投入到整个所努力创设的意境中。 三、 朗读体悟,深化诗意 朗诵体悟是深化诗歌意境的重要手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诗歌,愈要在吟诵中体会诗歌的节律美和音乐美;在吟咏中体悟诗境,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要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引起共鸣,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蒹葭》形式上的重章叠字在诗意上有着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案例一的教者可谓在朗读上下足了功夫,比如“蒹葭苍苍”双声叠韵的指导是通过加破折号、换词、变声调来让学生多次重复的自读自悟中感受寂寞广阔的意境。此外包括后面的加语气词“啊”“唉”来让学生感受读“在”“宛在”时的坚信喜悦后的忧伤情感。指导朗读方法多变,形式也多样,比如有关句子的指名读、皱起眉头读、男女分角色读、全体起立读等。案例二的朗读虽然次数不少,但都只是一味的齐读全文,对个别句子朗读指导也不精细,显得粗糙,无法感受《蒹葭》重章叠句所带来的音韵美,导致课堂诗意深化不够。 【总结反思】:笔者通过对以上两个课例的比较剖析,对诗歌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诗意过程。这不仅通过巧设问题来创设诗意、教师的精彩语言来渲染诗意、朗读体悟来深化诗意,本人认为还应该通过拓展活动来延续诗意(比如案例二中的改写诗歌)。这样可以让学生体悟诗歌美的基础上进而学会表达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个性张扬。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