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蒹葭》美点赏析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

一、绘

诗的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苍:灰白色,这里指芦苇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黄,加之秋霜的侵袭覆盖而呈现出的色调。其色苍苍,其景荒凉。需要注意的是,那是水边一大片摇曳的蒹葭,和着秋水中的倒影,在同为青苍色的天际底下,水天一色,蒹葭苍苍,随风摇曳,是一幅凄迷的景象。主人公这时候登场,站在水边向那边凝望,飘飞的芦苇丛中,一个妙龄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气氤氲里,女子更加显得影影绰绰,美妙无比。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

二、音乐美

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带给读者的是听觉上的愉悦,透过这幅凄清的画面,我们的耳旁,仿佛有以下的声音拂过:小河流水的淙淙声,水气氤氲向上的蒸腾声,芦苇在晨风中摇曳的疏落声,还有主人公上下寻觅急切的喘息声和脚步声,我们甚至还可以听到主人公对伊人寻而不得的叹息声,而这种种声音,使得原本凄清朦胧的面带上了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的张力。

听觉上的美感还来自于这首诗歌的韵律,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是《诗经》的特色,《蒹葭》亦如此,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三、人性美

爱情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蒹葭》中人物的爱情体现出一种怅惘、凄迷、朦胧莫辨,而又至真至纯、执着无悔的人性美。

《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蒹葭》没有明显的爱情故事情节,但是,透过简约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领悟其中所言之志。

水天一色里,在苍苍蒹葭中忽隐忽现的“伊人”无疑是高洁美丽而又可亲可爱的,她就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主人公。站在水边凝望,伊人仿佛就在水的那一边,可是苍茫摇曳的芦苇挡住了主人公痴望的双眼,伊人的身影朦胧飘渺,不甚真切,因此,痴情的主人公焦急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从,寻求、追寻之意,主人公上上下下追寻的路途,并不是顺畅的,“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充满着艰险和阻碍,寻求的结果呢?伊人“宛在”而已,也就是说,主人公所倾慕的人儿依然是飘渺朦胧,可望而不可及!那么,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诗没有明确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成灾,“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无论结果怎样,我们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执着无悔,这就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四、意境美

品读诗中文字,让人身临其境:深秋的清晨,灰白的芦苇沾着晶莹的霜花,秋风萧瑟里,茫茫苍苍的苇丛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的寻求着心上的恋人。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我们能够感受和呼吸到的是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

【温立三短评】

赏析《蒹葭》这首诗的文章不少,本文从“四美”角度来展开欣赏,自有它的特色。《蒹葭》一诗,用明丽而有模糊的意象(蒹葭、白露、河水、伊人)创造了空灵而有深邃的意境。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其主题的解读就莫衷一是,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政治说

《诗序》说:“《蒹葭》,刺蘘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说同,谓诗中所追慕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最接近诗作的年代,对诗歌的解读往往是最准确的。政治说的解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丧失上古传统的社会担忧,闪耀着“天下为公”的积极入世思想之光辉!

二、爱情说

针对政治说,朱熹斥为穿凿,朱熹云:“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但对诗中“伊人”未能作出解释。陆化熙说:“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一篇俱就水说,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而萧索凄凉,增人感伤之意,亦恍然见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所谓’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悬虚说个‘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会得此意,则连水亦是借话。”故而今人大多认为这是追寻意中人之作。诗篇通过“溯洄”“溯游”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

三、理想

由于“伊人”形象和诗作之中客体形象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演绎出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而“伊人”又飘忽不定,因此就告诫人们,

面对“逝者如斯”的日出日落,应珍惜时光,上下求索。后世乐府诗《长歌行》就以“朝露”(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起兴,引出珍惜时光的主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距离说

《诗经》是我国的我文学源头。源头的文学总在记录着一个民族形成的集体无意识,而诗经正是通过一些作品来传递古老民族的无意识。因此,按照这种观点来解读,我们回发现,全诗重章叠句,用白露、流水等暗示时间的意象,用一客体对“伊人”意象的苦苦追寻而又不能的看似悲剧的结局,实则充满了飘逸自然、空灵之美“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的优美意境,来阐释着我们民族幼年时期的美学思想──距离产生美!不论怎样的追求寻觅,总不能占有,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这距离使我们获得了审美体验。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它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极大程度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古诗文教学由于作品精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比例最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不过,学生由于经历、文化知识不够,对许多作品,例如高度凝练、思路跳跃、离现代久远的古诗文,理解、感悟起来都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规定。

其实,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很关键的,教师提问的策略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忽视提问,走入重知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误区,急于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而忽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思维,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局面。这种教学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一问不发”。有的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也问学生问题,但往往以自己为主,“一问到底”,把学生问得失去了兴趣,最终无人回答。有的教师连问学生数遍,可没有学生回答,只好“自问自答”,演“独角戏”。不少教师则问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报以大合唱式的“一问齐答”,学生好象很快明白了,其实什么也不明。还有的教师则“一问连一问”,把学生的思路一步步“顺利”牵进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套子”里,教学看似很成功,实则学生对作品根本没有自己的感悟、评价。另有一些教师则“积极”开展语文的探究式学习,“先进”地改变提问策略,整个教学过程全由学生“讨论探究”、“自由发问”,但教师不点拨、指引,学生的提问、思考、探究只能停留在形式,学生不能真正深刻理解课文,更形成不了自己的感悟、评价。可见,教师“一问不发”、“一问到底”、“一问连一问”、“自问自答”、让学生大合唱式的“一问齐答”、全过程让学生“自由发问”等提问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看来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确实是很重要的,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的。

那么,在阅读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问、问什么、采取哪些提问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让学生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

记得那年我参加广东省中青年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执教《蒹葭》一课,获得一等奖。《蒹葭》是一首爱情诗,也是《诗经》里的名篇。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导入引趣”、“走进《诗经》”、“感悟听读”、“探究品读”、“诗歌与我”五个教学环节,在“探究品读”这一重点教学环节中我提了四个问题。下面,我就以《蒹葭》一课为例,和大家共同探讨自己的三点收获和一点反思。

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答案精彩纷呈,气氛活跃、轻松,较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到这种效果是和以下前面三点分不开的:

一、提问时用心把握问题的性质

1、适中的密度:

教师的提问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密度要适中。提问太密,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冷静、独立的思考,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砥砺不了思维;问题过少,又不能对恰当地分析处理教才、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起到帮助作用。所以,我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整节课一次性提了四个问题:

⑴诗人与伊人认识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⑵诗人追求伊人成功了吗?猜猜诗人此刻的心情?

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⑷诗歌三章内容相同,仅换了几个字,你认为是否重复多余,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探究品读”整一个重点教学环节从容讨论、解决。

2、适宜的难度:

教师的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果子”,即这些问题学生在没有认真阅读和深入思考前是不能回答的,但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后能回答,而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我提的四个问题难度适宜,而且程度各不相同,基本上全班学生都举手,觉得“有话可答”、“好答”、“想答”。所以,这四个问题成了学生讨论、探究的原动力,也顺利推动了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

3、发散的答案:

这些问题是很有弹性的,“按”一下会产生许多发散性的答案,绝不弹出唯一的、标准的、硬性的一个答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有机会表现独特个性、创新见解、发散思维、大胆质疑这些品质。我设计的这四个问题,正是这种能发散缤纷焰火的“烟花”。如第⑴个问题,学生谁都有话说,而且说的又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道理。有六人回答了第⑴个问题的前半部分(诗人与伊人认识吗?):

⑴诗人认识伊人,否则就不会追求伊人;

⑵诗人不认识伊人,只是见过一面,一见钟情;

⑶诗人不认识伊人,只是想象有这么一位符合自己追求条件的人;

⑷诗人认识伊人,但伊人不认识诗人,诗人单相思;

⑸诗人、伊人互相熟悉,但伊人不满意诗人;

⑹诗人、伊人互相熟悉,伊人喜欢诗人却不能答应诗人。

对问题⑴后半部分其中的伊人评价又有四种:

⑴伊人美丽,所以诗人才会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⑵伊人不美,但有高洁的心灵;

⑶伊人不美,但在那个时代符合审美标准,算个美人;

⑷伊人不具备外貌美,也不具备心灵美,让诗人苦苦追求,不可亲不可敬。

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赢得听课教师的一片掌声。所以教师的提问要让学生的思维划出一定距离的“轨迹”,而且要划出不同的、美丽的“轨迹”,即富有创造性的“轨迹”。

二、提问时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

1、问题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讲解本首诗的音律、情感、意境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三个难点。那么,我提的这四个问题就不是随便问的,而是精心措词、取舍的。这四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关注作品精华、解决新问题、突破难点。学生思考了第⑵个问题(猜猜诗人此刻的心情),就理解了诗人的心情,基本也就把握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探究问题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为什么要写这些景?)时,学生同时就能把诗中情与景的关系很好的理解;利用这一问题,教师也很容易突破意境中的景生情、情促思、思现景这一教学难点;在理解了诗歌融情入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描绘诗中的景,还可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写作能力。问题⑷(诗歌三章内容相同,是否重复多余?)解决后,学生则明白了《蒹葭》这首诗三段回环反复并不是重复,而是强调、突出诗人的情感,同时使诗歌兼备音乐美的特点。

2、问题内容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

诵读有利于学生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陶冶性情,是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特别适宜古诗文这些声情并茂的作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要“诵读古诗词”。无疑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因此,我在设计这四个问题的内容时就考虑到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层层深入的诵读训练。

回答完第⑵个问题,紧接着让学生诵读一遍作品,这一遍诵读和让学生刚拿到作品时读的第一遍比,学生明显把握住了诗人的心情,读出了诗歌的情感美;回答完第⑶个问题再让学生诵读作品,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就能读出诗歌的意境美;而第⑷个问题的回答,则让学生领悟了诗歌的音律美,第三遍诵读时就读出了这种音乐美。三个问题的回答能全方位,多形式的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回答顺序由学生自由选择,灵活方便,与教学重点结合自然、紧密。

三、提问时竭力创设良好的思考氛围

一个轻松,和谐,甚至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积极性的思考氛围,往往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也会更加高涨,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自然也就更富有个性,更富有创意。而这个良好的思考氛围则完全取决于教师提问时所持的目的、态度和表现出的行为。

1、教师提问时目的要正确:

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以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最终目的。所以提问后,教师不要单纯注重结果,而要关注过程,看过程中学生有无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无独特的体验收获,是否学会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等。

2、教师提问时态度要和蔼:

提问时要面向全体,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心理、胆量。回顾整节课,我始终面带微笑,眼光柔和地扫视每一个面孔,所以,虽然我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但课堂上却充满了笑声。

3、教师提问时话语要动听:

提问时,话语里不可带着考倒学生或出个难题惩罚学生的嘲讽、挖苦语气、字眼,而是要充满鼓励,带着信任,透出喜爱或赞赏。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唯教参是从,鼓励、表扬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不怕“被难倒”,更别吝啬表扬,要尽量“拣好听”的说,期待“有惊喜”。一节课下来,我没有说过一句否定学生的话,而往往说的是“你真聪明”、“有道理”、“了不起”、“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等话。下课后,许多学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说话声音好听”,其实可能只是我说的话好听而己。

4、教师提问后教学方式要民主:

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要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方法、伙伴的权利。我在讲授《蒹葭》一课时多次让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地分小组探究、解决问题,效果就很好。

5、教师提问后还要积极地作为:

学生小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时教师并不是清闲、无事可干的,而是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感受学生所思所悟,掌握课堂情况,考虑指导下一步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设计一些搭式的提问,为学生调配问题坡度或增设台阶,让学生拾阶而上,破解难题。比如学生回答第⑷个问题“卡壳”时,我就提醒式地让他们思考一下当今流行歌曲有几段,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学生灵光大现,思维似泉。

四、提问时全面调控解决问题的时间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本来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做小诗人──把诗歌的其中一小节翻译成现代诗”这一教学步骤是放在教学第五个环节“诗歌与我”里的,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实施。第二点遗憾是没能让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深化、开拓。《蒹葭》普遍被认为是一首爱情诗,但课堂上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谈谈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为了节约时间,学生的思维过程被我一句“这首诗,我们不能仅仅看作诗人在追求爱情,还可看成诗人在追求美好的事物、理想的境界”这样的过渡语给生硬地缩掉了。

造成这二点遗憾的原因都是由于提问后,我对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调控不当所制。探究讨论四个问题时学生思维发散比较开,是好事,但我没能把学生的思维及时收回来,造成了实施后面教学环节的时间不够。因此,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地探究、解决问题时,教师要能放能收,放得开收得拢,调控自如,最优化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否则兴致一来,在一个问题上,“大问套小问”或“全面铺开”,就容易造成“虎头蛇尾”、“率收场”的结果。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蒹葭》美点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诗经〉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苍苍蒹葭摇曳出的美丽──《蒹葭》美…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美哉,《蒹葭》!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的…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异曲同工话惆怅──《雨巷》与《蒹葭…
    《〈诗经〉两首》课时训练
    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的《蒹葭》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多音字注音
    《〈诗经〉两首》形似字辨析
    《〈诗经〉两首》词语解释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诗经〉两首》古今异义
    《〈诗经〉两首》名句欣赏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诗经〉两首》课文分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关雎》琐议
    《关雎》的全诗和赏析
    说说诗经《关雎》
    《关雎》再赏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也谈《关雎》为何排在《诗经》之首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蒹葭》教学设想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王者之风,后妃之德──《关雎》的另…
    《〈诗经〉两首》诗意散译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阅读练习及 答案
    《诗经·蒹葭》优质课教学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阅读练习及答案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真是一首爱情诗吗?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获奖案例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蒹葭》中考练习题
    蒹葭译文及注释
    《蒹葭》中考练习题
    蒹葭读后感
    蒹葭是什么意思?
    蒹葭怎么读
    蒹葭原文
    蒹葭教案设计
    《关雎》一课教学案例
    《〈诗经〉两首》教学实录
    《〈诗经〉两首》问题探究
    《〈诗经〉两首》生字注音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诗经〉两首》教学建议
    《〈诗经〉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初中语文 人教课标版 九年级 下册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
    《蒹葭》教学反思
    《关雎》一课中两个问题的处理
    《蒹葭》课堂文字实录与点评
    《〈诗经〉两首》整体把握
    蒹葭教学反思
    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蒹葭》教案
    赏析《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蒹 葭》教学设计
    《关雎》和《蒹葭》的文本细读与教学…
    蒹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应注重情感感悟与写作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