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获奖案例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呵护诗意,创造精彩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歌教学如何定位
案例背景:
我有幸参加了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及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13节优质课后感慨颇深。同行的精彩课例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诗歌教学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古典诗歌,如《蒹葭》是古典诗歌鼻祖《诗经》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学会了阅读《蒹葭》也就学会阅读了这一类的《诗经》作品。它文质优美,情感细腻。双声叠韵使它读来琅琅上口。可谓是“诗中有画,中有诗”那么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教学呢?在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及同行间的谈论后深有感触。
案例描述:
案例一:
片段一:在教师深情并茂的讲述中导入课题: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满满的芦苇河畔,发生了一件凄美的爱情故事。凄清的深秋,芦苇青青,河水悠悠,一个诗意的青年徘徊着,思索着.他在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伊人,也许伊人根本不存在,可这位青年依然执着而热烈地追寻着。千百年来,无数的风雅文人被他感动着,隔着千古历史,悠悠岁月,不约而同地吟唱着同一首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醉人的蒹葭。
(他那磁性的嗓音加上语速缓慢,娓娓道来,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了那个情境中,给整个课堂营造浓浓的诗意。)
接着教者让学生自由读和指名读并纠正读音上的错误后提问:你发现这三节诗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很自然的发现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进而听录音初步感受带来的美感。
片段二:在整体感知后,教者试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学习写景句子。师过渡:听着,听着。我们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所谓诗中有画,中有诗。那么你都依稀看到了什么呢?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都依稀看到了_________]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学生个个举起了手,跃跃欲试。教师指名后,学生分别说出了很多,如两位爱人遥望自己心中的伊人,若即若离;痴情者的矢志不渝;才子佳人分隔两岸,苦苦思念……。当学生说看到“一片满满的芦苇”时,教师及时引导)
师: 满满是什么意思?
生:望不到尽头
师:文中哪个词体现?
生:苍苍
(接着教师通过在苍苍后加破折号(ppt蒹葭苍——苍——)和把苍苍换成苍盛后让学生反复的读,从中让他自读自悟说出变换后读不出寂寞、广阔的感觉,进而让学生体会诗经叠字带来的效果。同样,教师又通过把蒹葭读音换成去声后让学生反复的读,让他体会双声带来的朦胧凄美的效果。最后让学生齐读一遍。此时学生们感情充沛,朗读十分到位)
ppt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片段三:在充分的画面想象后,教师试图引导想象所听到的并这样过渡:这样朦胧的面中,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我仿佛听到了_____]
(有了前奏,学生的想象再一次被激发,分别说出了呼唤声、风吹芦苇的声音
潺潺的流水声,对方哭泣的声音、露珠滴落的声音、白鹭拍打的声音等等。受到了全场师生的热烈鼓掌。当学生说道潺潺的流水声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直接写水的句子并进行精细的朗读指导)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齐读后师提问:在主人公心中水的声音是一样的吗?第一次听到的水声在哪里?
生:在水一方
师:在不在,肯定吗?
生:在,很坚信(ppt特意把“在”变大)
师:读出坚信的感受,(生读)除了坚信还有什么感受?
生:喜悦
师:填上什么语气词?(ppt所谓伊人,___!在水一方)
生:啊!(生齐读,声音很响)
师:我觉得应该这么读(师示范,特意把“啊“读轻声)觉得好吗?
生:好像是发自内心的。
师:把“啊”去掉,把读啊的感觉换成读“在”上。
教师把句式还原后让男生读,再变换后让男生读原句,全班读加上的句子来体现坚信喜悦的感觉ppt(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宛在“时的忧伤心情,进而让学生感受读类似这两句时坚信喜悦后的忧伤心情。最后全班分角色读出憧憬,失落的语气来。学生读的如痴如醉,此时掌声再一次响起。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到写道路艰难的句子通过皱起眉头读、全班起立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主人公不变的执着精神。此时学生完全融入到了情境中,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立,朗读十分到位)
ppt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片段四:在充分的朗读想象后,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这时教者很自然引导到主题的探讨上。师:读完此诗,你真切感受到了什么?[你真切感受到了 _____]
学生的回答分别是不怕困难、对爱人的执着、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等等。
最后教师深情讲述总结:在凄清的深秋,芦苇青青,他苦苦追求自己的爱人,追寻的道路艰险又漫长,可他并未停止自己追寻的脚步,可能他一辈子都无法追寻到,可能这成就了这首诗的今天吧。让我们最后深情地朗诵这首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齐读)
(整堂课充满诗情意,学生意犹未尽,沉浸在其中,直到教师提示下课才恍然大悟似的。全场的听课老师比之前几堂课似乎来的安静很多,仿佛可以听到沙沙的记笔记的声音)
案例二
片段一:在教师简单的叙述中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指名读,教师提示:诗歌读顺还不够,还要读出情感。(听录音范读)
师问一生在听时感受到了什么?
生1:对伊人的思念
生2:恋人分离的痛苦
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3:重章叠句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后进行配乐轮流朗读
片段二:整体感知后,教师试图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有关景物的内容。
生1:白露
师:有什么特点?
生2:清新
生3:蒹葭,茂盛,朦胧的特点。
Ppt出示有关解释蒹葭及有关的诗句
生4:还有霜,给人一种秋天,凄凉的感觉
生5:秋水……
师:诗人用这些景物渲染什么样的气氛?
生:凄美,忧伤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取几种景物进行说话ppt
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蒹葭 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学生兴趣不高,教师只能指名回答,接着教师提示读诗的方法:“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试图让学生进行思诗人所思,想诗人所想。)出示多媒体 
Ppt我那远方的伊人啊……
(此时学生似乎情感不够,无法完成任务,显得手足无措,课堂上出现了骚动。教师指一生回答后边自述边介入资料,草结束)

片段三:齐读全文后,教师试图进行主旨的探讨,这样提问:你心目中的伊人是怎样的 ?
生:一双眼睛,一双鼻子……(笑场)
教师引导后出示戴望舒的《雨巷》并进一步提问:伊人是不是一定是人?
生:诗人的理想
生:……
总结:ppt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叶樊(清)

全班齐读后进行改写
要求一:续写或改写成现代诗 要求二:续写或改写为散文
你在水的那一方 曦微的晨光透过去,照彻了整个
眸子映出潋滟的波光 江面。远处的沙洲已是渺若尘烟
我听见了你轻声的叹息 ……
我看见了你绵长的哀愁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获奖案例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歌教学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诗经〉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苍苍蒹葭摇曳出的美丽──《蒹葭》美…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美哉,《蒹葭》!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的…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异曲同工话惆怅──《雨巷》与《蒹葭…
    《〈诗经〉两首》课时训练
    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的《蒹葭》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多音字注音
    《〈诗经〉两首》形似字辨析
    《〈诗经〉两首》词语解释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诗经〉两首》古今异义
    《〈诗经〉两首》名句欣赏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诗经〉两首》课文分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关雎》琐议
    《关雎》的全诗和赏析
    说说诗经《关雎》
    《关雎》再赏析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也谈《关雎》为何排在《诗经》之首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蒹葭》教学设想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王者之风,后妃之德──《关雎》的另…
    《〈诗经〉两首》诗意散译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阅读练习及 答案
    《诗经·蒹葭》优质课教学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阅读练习及答案
    《蒹葭》美点赏析
    《蒹葭》真是一首爱情诗吗?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反思
    《蒹葭》中考练习题
    蒹葭译文及注释
    《蒹葭》中考练习题
    蒹葭读后感
    蒹葭是什么意思?
    蒹葭怎么读
    蒹葭原文
    蒹葭教案设计
    《关雎》一课教学案例
    《〈诗经〉两首》教学实录
    《〈诗经〉两首》问题探究
    《〈诗经〉两首》生字注音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诗经〉两首》教学建议
    《〈诗经〉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初中语文 人教课标版 九年级 下册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
    《蒹葭》教学反思
    《关雎》一课中两个问题的处理
    《蒹葭》课堂文字实录与点评
    《〈诗经〉两首》整体把握
    《蒹葭》教学实录
    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蒹葭》教案
    赏析《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蒹 葭》教学设计
    《关雎》和《蒹葭》的文本细读与教学…
    蒹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应注重情感感悟与写作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