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1、《关雎》: ⑴ 分析第1章(1~4句)的内容和写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象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逑”,就是好配偶。首章落实到:“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⑵ 第2章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河洲所见之物起兴。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季开花,嫩叶可食。长短不齐的水荇菜,或左或右,流动无方,隐喻求女之难,而求爱者的思想感情亦如波如澜,如荇莱之流动变幻,不正是钟情于那个“窈窕淑女”,连睡梦中都在寻求着她的形象的——那样一种倾心热恋的心态的绝妙写照吗?紧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由顶真过渡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情况就紧迫了,“思服”即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而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出反复,词为双声,说明耿耿长夜,卧不安席。
⑶ 第3章描写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写法?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接上章反复叠唱。“采之”、“芼之”,仅换一字,描画姑娘在水边一左一右地采摘、拔取荇菜,还是就眼前所见之景起兴,但气氛大不相同了,前写荇菜流动无方,状求女不得的忧思,此写采、拔荇菜之灵活自如,表示求女既得,当同她相亲相爱,同喜同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说弹琴奏瑟,撞钟击鼓,热烈喜庆,以示友爱与欢悦。“采之”、“芼之”,意有轻、重之别;“友之”、“乐之”,情景亦由浅入深。
⑷ 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抒写了男子向女子求爱,由思慕到庆婚的朴实的情感活动过程。
2、《蒹葭》:
⑴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深秋的一个早晨,他来到湖边,思念起她来,思量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
⑵ 第一章的内容和写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青年眼中的湖边晨景。湖边的芦苇已经霜变色,显得苍老发黄了,上面的白露已凝结成霜。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湖边的萧索落寞,衬托着青年愁肠百结的心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即“那人”,犹如现在人们对恋爱着的人说的“你的‘那个她(他)’”。这是一个亲昵的称呼。但这个“伊人”只是“所谓”的,表示并非真的已经是自己的情人了。甜蜜中带有苦味。“在水一方”,在湖的另外一边。这个“在水一方”有可远望而不可近求的意味。这两句诗,流露了强烈的思念和求而不能得的怅惘。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四句是由触景生情生发出的比喻。“从之”,去追求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一句是用走曲折漫长的道路来比喻费时而多阻难的追求方法。这表现了他爱的强烈深沉。“湖游”指游水过去,用来比喻直截了当地去见她,向她表示爱情。“宛在水中央”比喻他对伊人并不很了解,觉得她就像在水中一样,能见到她的影子,却总是不很真切。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行事,很可能会把事情弄糟,不但得不到她的爱情,那时连甜蜜的希望也会破灭,他不敢走这条路,真是左右为难。
之所以认为是“触景生情”的比喻,是因为曲折难行的湖岸,宽阔的水面,都是眼前的景物。他望着这景物,联想到自己面临的爱情道路和这景物十分相似,自然而然地拿它们来作比喻。这句既是生动的比喻,又是很好的景物描写。
⑶ 分析二三章抒写的内容:
诗的二三章与第一章相比,只换了几个字,但却使情节发展了,景物更具体了,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分了。蒹葭由“苍苍”而“凄凄”而“采采”,不但写出了芦苇的颜色,而且写出了它的形态,芦苇的“茂密”加浓了湖边秋景萧瑟的气氛。白露由“为霜”而“未晞”而“未已”,白露原来已成霜,后又由霜化为露,露水又快蒸发干了。写出时间已由天蒙蒙亮到太阳出来好久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位痴情的小伙子仍然在湖岸徘徊着,思念着,苦恼着。路由“长”而“跻”(路高)而“右”(右:迂曲),把路的难行写得更具体了。“宛在水中坻”和“宛在水中沚”写伊的身影扑朔迷离,正写出痴情青年忧伤徜恍的神情。
⑷ 这首诗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纯朴、腼腆、自尊的小伙子怀着热烈的爱恋、真挚的情感,深情发出的爱的呼唤!
这首诗和诗经中许多篇章一样,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方式,委婉而有力地抒发了那种久久占据心头,拂之不去,去而复来的惆怅忧伤的感情。生动的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感情,也使情节发展得更丰富了。而触景生情的比喻,把由爱情困扰引起的种种情怀抒发得更婉曲动人。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关雎,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诗经〉两首》课文分析 |
下一篇文章: 《〈诗经〉两首》课时训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