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中的每一卦都对应年周期中的一个时段。而现在还在应用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年周期中的八个点。很显然,每一个卦所在的时段,都有对应的这样一个点。用这个点的气候特点代表这一段的气候特点,将这些点直接与这些卦挂勾,这之间有历史继承关系,是中国天文科学在古代发展的必然。由于古今气候有所不同,华夏大地在近几万年里就有气温升高或降低的现象,人们经历过所谓有十个太阳的年代,争相向较冷的北方迁移,也经历过天寒地冻不得不向南方移动的年代。所以创造八卦时的气候,与后来的气候有所不同,这样后来的人们发现这些点与时段的对应关系好象有变化,有人说点在时段的中间,有人说在开头,又有人说在末尾。按科学的天文测量,按周易的本意,当然是点在时段的终点。然而后来的人为了与气温高低更好地联系,也人为地将其向前向后挪一点,说明卦与气温的对应关系。再后来,八卦就不用了,专门说八个节气。到现在,这只是一个探讨的问题了。
九 坎卦提要
秋天分早秋与晚秋两段。前一段古人用巽卦来表示。也可以说用风卦来表示,秋风是秋天开始寒流来临前的信号与先头部队。秋天的后一段是两阴爻中间夹一个阳爻的符号,如前所说,自下而上,第一爻表示后半年,第二爻表示秋天,每三爻表示秋天的晚秋。从气象上讲,晚秋有什么特点呢,在古代,相当于晚秋这一段是一年又一个多雨的季节,陕西乡下人将这时候的雨称之为淋雨,淋淋漓漓下个不停。要说秋天前一段只是秋风明显,那么后一段则是秋雨过多,有的年份这一段能接连下几十天雨,雨在天上是云,在地上是水,秋雨统治了这个世界,地上到处都是水,是水让江河横溢,是水将大地冲出了坑坑坎坎。好了,这一卦就叫水卦,因为水聚集在一起,小而冲出了坑陷,大而冲出了江河,形成了如长江黄河这样的天险。所以此卦学名坎,也可以说字为坎。坎的性质是险,坎水冲决了一切阻碍的力量。水是柔弱的,聚集在一起又是最强大的,所以古人用水比喻军队和军人,用水比喻战争智慧,水流千里归大海,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水有很大的毅力,可以将石头钻穿,水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因任何容器而成形,而更为可贵的是水是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是农业的命脉。对于种小麦的北方的古人来说,这秋天的好雨,就是来年丰收的基础。所以人们最怕雨也最喜雨,最怕军队也最喜军队。哲人又说,上善如水,人们称黄河为母亲河,人们称人民军队为解放军。哲人又说,军事智慧是人类斗争的最高智慧。使使人类能够组织起来、统一起来、团结起来共同对付一切敌人的最根本的手段。所以周易六十四卦中关于有坎的卦,有时以坎为水,有时为云,有时为险,有时为阱,有时为兵,有时为战车,有时为寒,有时为北方,因为越向北,气候越冷,水以它成雪成冰的面目出现,最北是北冰洋啊。
在人体,水用来表示排尿的肾脏,也表示人体的血液。而在人手上,手掌近腕处,大小鱼际形成了一条坎,于是将这儿也定为坎,有意思的是古人用这种办法找到了肾脏与这一部位的对应关系,凡是这一部位有异常的人,肾部多有疾病。我自己学过一点儿中医,从自己手掌上验证了这一点,我检查有右肾结石,我右手掌坎部有一个小疤痕。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水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水,赞美了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周易中关于水的原始思惟相关联,我读到每一篇这样的文章或句子,都会想起坎卦。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除了用兵打仗,另一个主要的事情就是治水,从大禹、李冰一直到毛泽东,无不重视水利,除水害,兴水利,这是人类永恒的斗争。而周易中有关坎的卦,就是治水与打仗的教材。当然只是一个提纲。
将八卦中的坎相叠,就成了六十四卦中的坎卦,在那里,每一爻都分别表示了有关坎的一种状态与性质。每一爻上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坎水的民族意识。我们知道,无论是雪花还是雨水,要成形成滴,都必须有一个凝聚的中心,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经验曾经就聚集在周易中,就凝结在卦象中。有这个思想的容器与没有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有了它,中国人的历史才悠久,思惟才能更快地走上正道,才在更方便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发明创造,与时俱进。
十、艮卦提要
太阳在后半年不断地向南移动,这是北半球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八卦本身就是对这种根本原因与现象的模拟。自下而上,震卦是太阳向北移动了一步,丽卦是向北移动了二步,兑卦是向北移动了三步,乾卦是向北移动了四步,巽卦是向南移动了一步,坎卦是向南移动了二步,艮卦是向南移动了三步,坤卦是向南移动了四步。向北四步就到了尽头,向南四步也到了南方的尽头。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太阳向南移动了两步以后,就相当于在向北二步的位置,向南移动了三步以后的位置,就相当于向北一步的位置,向南移动四步,就相当于向北移动了零步,达到了冬至日。从零开始,又向北移动。
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看艮卦,它的卦象是二阴爻上还有一阳爻,它表示的时段是冬天的前一半,太阳还有一步在向北的位置。因为太阳正在向南移动,所以从北方来的寒流也就追着太阳走,这时候中国大地上刮的是西北风,在寒冷的西北风面前,人们在寻找着能够遮挡寒流的自然物,不言而喻,这就是自然界的高山,这也是人造的象山一样的墙。面对寒流,有一座山在背后,这一地区就可以享受温暖,有一面墙在背后,一个家一个人就可以避免寒流的直接袭击。正因为这种现实的需要,人们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