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五首
|
教学目的 I.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阈(que)宦化huan 萋萋(qi 柯ke 2.熟读这五首诗歌。
二、导入 这五首诗都属于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 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这五首诗,是我国古代诗歌 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是传诵不衰的名篇。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 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 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三、正课 (一)《进社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 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 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 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 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 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 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从 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 ——既然五律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远别,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 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官而离乡背井,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 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 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 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 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 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 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日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 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土,官司朦员外郎。黄 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如今 人去楼空令人惆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飘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 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 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 茂盛。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 自己的家乡此时比这更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江水滚 滚,烟波浩渺,使人顿生思乡之愁。 这首诗把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物与作者的思乡之情结合起来写,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中实写楼上所见的景物,虚写仙人乘
鹤的形象,实虚相生,意味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四、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 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 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平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 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 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 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 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 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1、2。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二)请给下面的诗句对一个下句,使它们成为对仗。 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夜雨寄北》 二、正课 (一)《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 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 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 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 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 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它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 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 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 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 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 《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 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 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 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阅读和教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五首,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伤仲永 |
下一篇文章: 愚公移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