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第一学期 >> 识字(二)1 比一比 >> 正文

 

——《比一比》教学反思

一节关于识字课的思考

——《比一比》教学反思

 

湛江市晨光小学  杨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一种笔——“竖钩”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通过观察、阅读,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篮球、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师:同学们,词语王国趣事多多,词和词之间还可以成为朋友呢!有的朋友形状相近,有的朋友读音相近,还有的朋友意思相反,更有趣的是,把有些朋友集合起来,还可以编成儿歌呢!你看,这里就有一首由反义词朋友组成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儿歌,齐读。

儿歌:反义词的朋友多又多,大对小,多对少,黑对白,高对矮,笑对哭,有对无,早对晚,远对近,粗对细,一天到晚说不完。

3、生交流知道的反义词。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由反义词组成的朋友?互相交流一下,看谁知道的反义词朋友多。

4、出示两组实物,引导学生比较发现。

第一组:一个篮球,一个乒乓球。

第二组:一个篮球,三个乒乓球。

师:以上两组实物中,蕴藏着两对反义词朋友呢,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大与小、多与少)

5、小结归纳:看来大与小、多与少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第一课  比一比》。

 

二、看图识字

1、启发谈话,引导观察。

(出示图片)穿过碧绿的稻田,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鸟儿的歌唱,我们已来到一所美丽的农家小院。看,多美的小院啊!

2、讨论交流: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内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8个生词:黄牛、花、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2)开展“找朋友”游戏,将生词卡片贴在图中的相应事物上。

3)开展“我会认、我会记”活动,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4)扩词训练。

: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

5)认识课外生字。

师:除了课文的8个词外,你还能从图上认识那些词?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卡片,看谁能从图上找到这些卡片的朋友。这些词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

 

三、朗读课文,理解量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评读。

3、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比黄牛小。)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

4了解“群”和“堆”两个量词。

1)了解“群”

::(图片出示一只鸭子)这是什么?(图片出示许多只鸭子)这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2)了解“堆”

师:(出示一个杏子)这是一个什么?(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

板书“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5、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出示: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师:这些是什么?(用量词“颗”。)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出示:一颗(     ),相机引导区别“棵”与“颗”。
  6、用多种方式背诵课文

 

四、扩展练习

出示图片,学生说说图中事物的名称及数量。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牛、羊、小、少”四个生字,引导观察。
  师: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如果把这四个字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牛、羊”为一组,“小、少”为一组。)“牛、羊”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少”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逐个练写,落到实处。
  (1)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2)教师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练写。
  (3)引导欣赏:学生自己先圈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看,相互学习。老师边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书写展示并评析。


  七、巩固识字
  对号入座: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请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稚嫩的童音,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下面谈一谈我这堂识字课的设计思路:
   
一、创设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提出: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广大语文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一比》一课,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十五个生字,可见识字任务相当繁重。为了孩子们能轻松识字,我特意设置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找朋友”“对号入座”等游戏形式,激活学生大脑,开启智慧,走出“为了识字而识字”的误区,以缓解可能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

另外,我还运用多种策略在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使教师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然程度不同的学生所学不会一样,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识字教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新理念。

二、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内外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课外学习的积累,并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爱识字,能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例如,除了课文的8个生词外,你还能从图上认识那些词?这些词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这样做,沟通了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本单元的识字课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的,《菜园里》、《比一比》和《自选商场》这些课文启发我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更多的环境中识字。于是我创设了一个“小云的房间”的识字环境:将房间画成了一幅很大的,房间布置充满了童趣,摆设品是学生生活中见到的,旁边贴上了带拼音的生词,让学生用“一(  )什么”来说一说小云房间里的物品,从而进行量词的训练。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成为能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并为之感动的人。虽然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可是当他们看到图片中“小云的房间”时,他们脸上顿时绽放出激动、新奇和喜爱之情,这时,哪怕老师不提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快乐地举起小手,饶有兴趣地对一件件物品细细道来。通过这一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量词的用法,也会启发学生主动到课外识字。
  三、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里上及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这节课我凭借色彩明亮的教学挂图,充满童趣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语言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四、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我力求实现由原来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由反义词组成的朋友,根据提供的两组实物,发现词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顾整堂课,在欣喜之余也留下不少遗憾。学生对 “群”和“堆”两个量词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在使用时易混淆。我应在讲解“群”和“堆”的用法后进行及时的小结,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用“群”, 什么时候该用“堆”。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要培养孩子听清老师的要求后再行动,真正的学会听讲。另外,读的指导还是不太饱满,有几处当学生读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其实,本着呵护每个娇嫩生命的天职,我应迅速判断学生读不好的原因,并通过范读、看图读、拍手读、想像情境读等手段让学生在悟中读、读中悟,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成功,让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健康的人格得到更和谐全面的发展。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识字(二)1 比一比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比一比》教学反思,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识字(二)第1课比一比
    比一比案列分析
    新课标语文第二册《识字1》第一课时
    汉字家园(二)——1 反义词归类识字
    《比一比》识字教学教案
    识字二 :1. 比一比
    识字(二)1、比一比
    识字(二) 1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案
    识字比一比
    识字(二)1 比一比|课标教材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识字(二)1比一比
    识字(二)1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
    《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一课比一比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 比一…
    语文上册《识字(二) 比一比》教案
    《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 比一…
    识字(二) 第一课 比一比
    《识字二·比一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识字比一比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比一比》教学…
    教学 识字(二)1  比一比
    教案——识字(二)1《比一比》教案与…
    识字二比一比
    《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 识字二 比一比 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 比一…
    《识字(二) 比一比》写字课教学案例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2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二)第1课《比一比…
    《比一比》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上)识字(二)(第…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说课稿
    识字(二)1比一比教案
    紧扣“三新”自主识字──《识字二·…
    识字二1《比一比》评课稿
    比一比》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识字二》
    《比一比》教学设计与反思
    渔城山翁:重庆市参赛教案----《比一…
    1 比一比
    王琳《比一比》教学实录和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比一比》公…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建议
    《识字二•比一比》第二课时教学…
    《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中学  学中比《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
    识字二《比一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