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8分)
1、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广陵(líng) 客舍(shě) 孟浩(hào)然
B、谴(qiǎn)责 俩(liǎng)人 人影绰绰(chuò)
C、遭(zāo)受 怜悯(mǐn) 嘱咐(fù)
D、宽裕(yū) 羡(xiàn)慕 残(cán)疾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暂时 空旷 扬洲 猛涨.
B.、平衡 伏下 饶有兴趣 懒惰
C、连结 余波 袭击 叮咛
D、山洪 协条有序 转移 兜一圈
3. 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在你认为准确的说法是( )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4.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宋代诗人王维借劝酒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B.、“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C.、在《卡罗纳》一文中,“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这一句的朗读语气要亲切、柔和。
二、填空(1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 (3分)
生命就像即将( )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 )。 李博士( )地走进手术室。
2、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 ,理由是:
3、渭城朝雨浥 ,客舍 。 , 。 4、开轩面场圃, 。 , 。
5、仿例写句子。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 ______________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课内阅读(18分)
(片段一)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了。
1、文中说“当时我并没有明白母亲的用意”,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2、卡罗纳失去母亲后,周围的人都向卡罗纳奉献爱心,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将为他做点什么?(2分)
(片段二)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这样的情景”是指哪样的情景?用横线划出来。(2分)
2.、从文段中可以看成乡亲们( )的品质(选两项)(2分)
A.相互谦让 B.敬老爱老 C.遵守交通规则 D.敬老爱幼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 )的作用。(1分)
(片段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我也来写一句俗语。( )。 2、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 )、( )。 3、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再写(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 4、我来填一填: (轻快)的音乐: ( )的宫殿 ( )的万里长城 ( )的老师
四.课外阅读(39分)
(一)给予的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 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目有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壹装满”。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水壶塞,里面(居然 果然 依然 竟然 虽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对着艰难的抉择 ,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要把生命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在横线上填上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塞”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但都读( );它还有两个音,如“塞外”读( );“堵塞”读( )。1.5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 小心翼翼: 置之度外: 4.把“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 ”这句话改为陈述句。1 5.文中的那个人面临的“艰难的抉择”是指什么?1 6.这个故事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二)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____________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_______________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__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2、文章记叙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 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小溪”是指 ________________ ,“大石头”是指 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 ;二是说______________要疏通。
五.习作。
你和你的同学在一起已经相处了很长时间了。大家一起努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着。你们之间一定发生过很多令人感动的事情。请你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能反映出你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2、以记事为主,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语言流畅,不得少于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