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名师在线辅导活动,现在开始。今天我们邀请的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沈献章老师。沈老师,你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今年语文考试的一些变化。
[沈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今年的高考的变化比去年相比有三点,第一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今年将进行主要考查,标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点,一种是放在第一卷,第一大题的语基的这块,以单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独立考查。比如1993年、1994年、1995、1997年都是这种题型,就是句中标点符号的判断。另一种考试方式,是放在第二卷第六大题的语音应用板块,与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它会把标点符号、词语、语法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或者以填空的方式进行考查。比如1992、1996、1997、1998年全国高考题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考查的。标点符号的范围应该锁定在高中语文第三册附录里面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就是173到174面。这里面有其他点号,其中有句末短号,句号、问号、叹号,四种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九种标号,包括引号、连接号、说明号和专明号等。鉴于今年是回复考试的第一年,难度不会太大,我认为标点符号的考查可能性比较大的应该放在第一卷第一大题语基这块,以单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独立考查。 今年高考变化的第二点,在使用词语方面扩大了使用词语的范围,比如熟语,答题分五类,第一是成语,就是我们常用的。第二是谚语,谚语是群众当中广为流传的,非常简便,具有特定意义和内容的固定形式的内容和短语,比如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好马不吃回头草,枪打出头鸟。第三是格言,格言是广为沿用的,富有劝戒性的短语。比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第四惯用语。这是一种比较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语,比如踢皮球,碰锭子,泼冷水,强驻港,钻空子等。第五,歇后语,这是广大群众喜文乐道的,诙谐性的语言。比如肉包子打狗去无回等等,关于手语主要是以这五种情况为主。
[沈老师]:回复高考以后,手语的考查仅仅是在1992年的三难考题里面体现,这种考查方式就是把手语提出来以后,让你找出来一个对应的成语。比如踢皮球,碰锭子,泼冷水,强驻港,钻空子等。第五,歇后语,这是广大群众喜文乐道的,诙谐性的语言。比如肉包子打狗去无回等等,关于熟语主要是以这五种情况为主。回复高考以后,手语的考查仅仅是在1992年的三难考题里面体现,这种考查方式就是把手语提出来以后,让你找出来一个对应的成语。比如一年的高考题是这样,横挑鼻子竖挑眼,换用一个名词就是吹毛求疵。今年的熟语的考查应该是在第一卷词语部分体现出来。 今年高考的第三个变化,翻译由原来的五分扩大到八分,增加了三分。同时文言文阅读减少了,这样就扩大了翻译的容量。相应的整个试卷由去年的26个题,变成25个题。今年的高考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三点。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老师。沈老师提前察看了留言本,下面就请沈老师阅读留言本为我们解答一下。 网友:他的语文不很稳定,特别是在选择题方面,请问在高考时候怎样保持稳定。
[沈老师]:选择题主要是第一卷,语基部分有六个题,文言文的阅读有四个题,语基的板块主要是把语基的每个知识点搞透彻。比如第一题语音,语音题在高考上已经降低了难度,全国这几年的高考只是考声母、韵母没有考声调。我们把高中语文第四册后面的附录,附录上面有容易读错、写错、容易用错的成语,希望同学们把这个附录在高考前好好看一下。语音和字形的考查主要是考常见的,易错的和容易混淆的。
[沈老师]:成语题在最近十多年的高考中来讲,从命题来说,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考查,我收集了历年高考中的四十多个成语,发现有五个方面,第一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比如无所不为,处心积虑等,这三个词都是贬义词。无所不为是什么事实都干,但是都是干坏事,处心积虑有千方百计的意思,但是是千方百计做坏事。第二是适用对象的误用。比如美伦美奂,比来是形容建筑的华美高大,但是现在使用得很乱,商店的商品也是使用美伦美奂。还有炙手可热,这并不是说温度高,字面上看来是手一摸就感到很烫,但是他是形容你权势不大。
[沈老师]:还有洗心革面,是指人彻底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第三是望文生义的错误,比如不刊 ,应该是不能修改的言论,还有首当其冲,万人空巷,这些词都比较望文生义。第五,容易混淆的词语,比如应接不暇和目不暇给,应接不暇是看不过来,但是是一路上风景美而看不过来。而目不暇给是东西太多,而看不过来。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也是容易令人混淆的。第六就是有双重含义的词语。比如灯红酒绿,这些都不能只理解一方面的含义。像这类的词语,都必须把基本的语文知识牢牢把握,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网友]:病句怎样才可以少丢分?
[沈老师]:病句的修改是同学们错误率比较高的一个题。我们应该先从语法方面来考虑,比如看到病句以后先抽取主谓宾,看成份是否残缺?看主语和宾语的搭配是否恰当,看谓语和宾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同时看这个句子是否缺宾语。如果主谓宾没有错误?就看定状补,主要是看语序是否得当?以及搭配是否恰当?因为这个句子是由多个定语和状语组成的,这几个定于和状语的排列是否符合逻辑?就必须要看语序是否得当。还必须要看定语和状语对于中心词的修饰是否恰当?如果主谓宾定状补都没问题,就看两个句子之间是否有杂糅?或者是出现表意的不明。第四步就是看句子当中是否有一个文言词跟现代汉语词语的意思相重复,比如莘莘学子。莘莘学子就是一个众多学生的意思,再加上我们,就出现重复了。热烈欢迎体育健儿凯旋归来,凯旋和归来就是重复的。如果以上这些步骤都没有问题,就看第五步,就是要看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是否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也是高考病句当中常出现的现象。不合逻辑就是是体现在两面对一面,或者是一面对两面,该用肯定的多用了一个否定词。以上都掌握了改错的题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现在的网友都反映,现代文的阅读自己做起来比较困难,您能否讲一下现代文阅读应该注意哪些?
[沈老师]:现代文的阅读是高考当中最难得分的一个题。18分的分值,这是一个主观的考查题,我觉得这种题还是有规矩可循。我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下,首先拿到一个现代文的阅读,首先要统观全篇,把握主旨,要把全篇文章认真地读一遍,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和阐述的中心是什么?这样的话,就会从整体上把握这篇文章。高屋建瓴地来看待这篇文章。第二步是划分层次,理清脉络。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在第二遍的时候就把这篇文章的大致层次划分一下,把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划出来,或者是把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简单地勾画出来。这样做就可以理清这篇文章的思路,也可能高考试题不涉及划分层次和理清思路这块,但是整体的阅读划分层次合理清脉络是必要的。只有把握全篇的主旨,清楚这篇文章的思路,才能够解答后面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事情做好了,那么做后面的题就如顺风行船。第三步,减缩范围,准确选取。就是说有的试题,题干上面提示了这个问题在全文当中的哪个部分,首先要根据题干当中提出的问题,找出这个问题所在的区域和范围。
[沈老师]:有很多筛选题解的题都可以在原文当中找到答案,这样高考当中总有四个题,常常有两道题可以在原文中筛选讯息,用原文的话来解答。当然这个一定要找准,否则就会答错。所以高考的试题,常常是需要用原文的话来解答高考的试题。这就需要看你是否看得出来,所谓就是答案就在原文中,看你会不会找。下一步就是归纳和转换。这个比以前的环节的难度要大一些,有些是在原文当中没有表达出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整合,或者是题干当中提出了完全不能用原文的话,而需要用自己的话来解答。这就需要用这些要点来进行引申转换来进行表述,这个层面比原来的难度要大得多。就是现代文阅读感到最困难的一点。再一个是阅读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需要一种技巧和方法,命题人也要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出题,这也是对考生的分析和鉴赏水平的检测。常见的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反复、对比以及象征。我们纵观十多年高考的题目,就是用以上的这些手法。
[网友]:现在的阅读的成绩波动比较大,如果遇到小小说的文章,就只扣一、两分,甚至满分,如果是遇到抒情散文就会得分很少,在后来的十多天里,有没有什么样的复习技巧。
[沈老师]:小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小小说的考查方式比散文的考查方式要单一一些,因为小说的三要素决定了这个小说命题的特点,我们根据这三个要素来进行理解答题,得的分就会比较高一些。散文是短小精悍,灵活多样,表现的方式也十分复杂,因此同学们反映得分低,下面我说一下,散文阅读题常常是怎样出题?我们怎样回答?这个板块是18分,由四个题目组成,其中有一个多项选择。高考命题人常常在选择题当中设置一些干扰项,作为错误的一项。我们怎样来识别错误的选项?命题人常常会在哪一些方面来出题?是由六方面,第一是以偏概全,第二是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这个细节和说法,选择题当中故意把这个说出来。第三是感情基调的错位。第四是节外生枝。第五是断章取义。第六是牵强附会。文学作品的干扰项主要在六个方面。散文的主观题大致类型以及解题的思路应该是有以下几点。第一,常常问为什么?比如北京2002年的高考题,一片树叶,就是问你为什么吃惊?为什么怅然?像全国2002年的高考题,作者为什么万分地感激和兴奋?
[沈老师]:怎么解答为什么这样的题?我想第一要找出原因做答,这是直奔为什么来答的。第二是直切答题的要害。这就要从全文的第一、二段和全文来找。第三答案的组织和语音的组织。这就需要言简意赅,保留主干。二、问“主旨”是什么?或者怎么样?比如说,2002年的北京高考题《一片树叶》中冒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或者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契机来描写树叶的?我们怎么回答呢?就要用形象的手法变成具体的作答。三、问有哪些?比如说少年你想的情况有哪几种,这些问题回答既然是哪些,我们回答至少写两点以上,一般要理清层次,我前面说到了,划分层次,尤其是要结合文章的要点做答。第三点要概括性地说明,要有分层的意识,第四方面是有什么作用或什么好处,比如某年高考题有一篇文章关于长城,问长城有什么好处,好处和作用是一样的,我们回答的时候一般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侧重内容的一般是证明观点,或者增强表达效果,侧重形式的是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现方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不要笼统地提标签。只要是用的是哪些手法?用的这些手法,对于表达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五种考查的方式,就是有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比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这道题就是形象地描述,含蓄的写法来进行标识。这种含蓄的写法,就必须要注意这句话在语境中的意思。现代文的阅读大多就是从这些方面来出题。
[网友]:文言文的阅读应该注意些什么?
[沈老师]:文言文的阅读,首先是两通读,第一是通读原文。第二是通读试题。两通读之后,我建议同学们先做最后一道题,就是对这篇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这道题。因为这道题95%是正确的,只有5%的错误率。这道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按照原文中的顺序,从第一自然段到最后来提问的。如果有四个自然段,那么A就是说第一自然段,以下的依此类推。我们通读了原文,既注意了对于全文内容的分析理解的题,可以加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同学们可以把这个题当作解答文言文的一个拐棍。这道题有5%的错误率,比如有三句话组成,不一定全错,可能有一句话错,也可以有一句话的几个词错,其他的都是正确的。因此同学们要善于利用这道题,来帮助你理解全文。做完这个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文言虚词、实词和信息筛选题,这样把握性就大得多。因为对于全篇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的理解,回过头再看文言虚词、实词可以说就是八九不离十了。还有文言虚词、实词的理解,同学们现在不用大海捞针,不用再分析文言虚词和实词了。文言虚词就是18个,以前都已讲到,出题的时候,就是把文本中的文言虚词和我们题目当中的虚词比较。
[沈老师]:文言实词的理解也是如此,是把文本中的文言实词,虽然考的是课外的,但是知识点是课内的。从去年的考题当中可以看出来,考的是四个文言实词,可以在教材当中找到意思。不仅如此,连几句话翻译的重点词也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出处。至于信息筛选的题目,哪些话可以表现出来?我们通读了全文,理解了整个文章的内容,就可以把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句子找出来。因此,文言文题目的这些分是不能丢的,可以说是旨在必得,翻译的难度大一些。今年的翻译由去年的5分增加到8分,翻译方面,我想给同学们提出六字真言。第一,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比如专有名字、国号、年号、地名、人名都可以保留。绝大部分的词语和现在的意思一样都可以保留。第二,替。古汉语的很多单音词,现在都发展成为双音词。翻译的时候就需要辩换为双音词。第三,拆。可能会造成古今词义的不同。可以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解释。
[沈老师]:第四,补。补充句子中省略的成份。第五,删。古汉语当中有一些虚词,翻译的时候因为没有实在意义,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删除,不翻译。像一些停顿词。还有一些个别的连词注释可以不翻译。第六,掉。可以使倒装句倒回来,符合现在语言的特点。我奉劝同学们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直译。直译的时候就要把句子当中的关键的词语,甚至是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出来。一句话大致意思上翻译差不多了,但是由于关键词语没有翻译过来,那么自然就得不上分。比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是谓以将军也。这是一个倒装句,第二是一个表示推测的疑问句。所以就需要把倒装句和疑问的语气翻译出来,才能正确。第二句是李将军死之日……。这里面的即,就是指到了什么时候。关于文言文的板块,我想从理解到字词的判断以及翻译就是这么多。
[网友]:诗词鉴赏题在答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样的技巧?需要注意什么?
[沈老师]:鉴赏诗歌有一定的要诀,首先要积累一定量的脍炙人口的古诗,就是要背诵一些古诗,掌握古典诗歌的知识,加强诗歌的培养。就需要我们把初高中课本中的故古诗背出来,还在课外背一些古典诗歌。这是我们鉴赏古典诗歌的一个基础。具体来讲,最近几年的高考题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出题,第一是对于词语的理解,比如1999年的高考考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沈老师]:2002年全国高考题当中也出现了第一句话说的是江月对着风灯。这个风灯就是防风的灯,而不是将风吹打的灯。第二,要把握诗歌的描写的意向。可以说是指作者,也可以说是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人、事,比如说2003年的高考题是王维的诗,分析前三联,“诗联”分别是什么,我们从诗句的意向来看,有深山,有泉水,有蔚石,有日色,有清风,有古墓等等,这些景或意向都构成了一幅幽暗的情景,还写到山中的古墓发出声音,就可以用“冷”把古色表现出来,第三,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鉴赏的方法。诗句塑造形象技巧很多。
[沈老师]:考生首先要了解诗句的表达技巧,一般来讲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制,以静制动,虚实相声,点面结合,还有比心的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修辞有比喻、象征、同感、衬托、借代等等。我们在鉴赏这些诗歌的时候,应该准确地识别和判断这些表现手法,而且知道这些表现手法的技巧,这样才能品位诗歌的妙处。第四,我们要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古诗大多是以抒情为主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诗歌的景、物、人、事出发,又把握情是由景和事出来的。第五,把握作品的风格以及语言特色。风格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不同。我们常说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是沉郁;李清照是婉约的。当然这些人的风格是代表他们诗歌的特点,也有一些诗人的风格,前后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苏轼是豪放派,但他也写过婉约之词;李清照前期是有些豪放派,后期也写婉约。诗歌的鉴赏就是要注意这五个方面。
[主持人]:谢谢沈老师!那么高考大部分分值是作文,您能讲一下作文应该注意什么吗?
[沈老师]:我想高考的作文是语文的半面江山,它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咱们离高考只有10天了,如果这十天在作文上有比较大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要力争避免在作文当中少扣分。我多年参加全国高考作文的阅卷,我发现很多考生作文丢分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我称为高考作文的六大硬伤:第一是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阅卷老师的文章的第一印象,我们基本是话题作文,好多同学就是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比如2001年考诚信,好多考生都以诚信做标题。去年是转折,大多考生是以转折为标题,不是说不可以用话题作标题,但是这样写不好,这毕竟是个话题的范围,我们就要用话题的范围立一个新颖的题目,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是一个赏心悦目的标题,而且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最好反映文章的一个角度,比如就诚信而言,比如《诚信专访》、《扔掉诚信之后》等,还有人写《不城、不信、不为过》。再比如说规则的题,有的同学写《聪明的规则》、《感悟规则意识》,这显然比规则两个字好得多,就是说尽量不要用话题代替标题。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标题,有些考生是先写正文再写标题,有些人可能是忘记写了。
[沈老师]:如果不写标题,可能扣两分,虽然分值不多,但是这不仅仅是两分的问题,阅卷老师一看没有标题,就不知道你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老师通看全篇也可能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所以主旨不鲜明,扣分就远远不止两分了,就会不知不觉就拉大考分的距离。第二个硬伤就是审题。有些考生认为,大家都这么去看,这样去想,写出的文章可不就是千篇一律吗?于是就绕开这个主旨,但往往就出现离题很远的情况,还有的同学觉得审题的时候,后面的注意事项没有看到,这样的话就容易出差错,比如去年的题后面就有一个注意事项,你可以赞成这个说法,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理性固然重要,但是感性的方面也不可忽视,人家就有这个忽视。
[沈老师]:有些的注意事项会给考生一些限制,当然这些限制是有限的,同时也给考生施展才能的天地,所以考生要通过这些事项理解到哪些是限制的?哪些是不限制的?在限制中求发展,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可是有些考生不管这些限制,所写的内容完全抛开了题目的要求,另起炉灶,我觉得这样显然是跑题了。跑题是高考作文的一大忌。第三个硬伤就是入题。就是文章的主题内容要尽快显示出来,这样可以扩大文章的容量,发挥每一个字的作用。有的同学容易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同学开篇就摆材料,而真正要说的内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这样开篇就用了大篇内容,以至于最后草草收兵,最后主题也写不出来。我们要三言两语进要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时间很紧,老师也不愿意看罗罗嗦嗦的文章。第四个硬伤就是结尾,有的考生,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来不及结尾,或者干脆空着,或者写省略号。以上无论哪种情况都属于没有完结篇。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完整成型的作文,古人写文章时要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所以说我们结尾一定要结好,不然的话就不称其好文章。第五个硬伤就是卷面。在有些考生的心目中,卷面清楚、不清楚不重要,其实不是这样。
[沈老师]:卷面就好象考生的容貌一样,给老师的印象是很重要的,你想一想,如果字迹潦草,马上就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他们会在无形中多扣你几分。而字迹清楚,卷面干净的作文,让人一看就就欣喜几分,那么得分可能就会比实际多几分。不是说一个字也不能改,该改的一定要改,但要改得清楚、整洁、一目了然。还有就是错别字问题。偶尔出现一、两个错别字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通篇都是错别字,就是词语的基础不好。第六个硬伤就是字数。照例说,作文不应该有字数的限制,但是高考作文是特殊形式的作文,既要考虑考生的水平,还要考虑考试的时间,所以就要求字数。
[沈老师]:在高考评卷当中,如果字句不足,阅卷老师往往会认为你的文章单薄,很难上档次。如果阅卷当中,字数写得太多,比如有的文章洋洋洒洒写得一千多字,可能就会又臭又长,给人以臃肿的感觉。阅卷老师一看就会反感,自然就得不到高分。因此作文也不要写得太长,800多字左右,或者1000字之内,因为你写的太长的话,花的时间多,检查前面题的时间就会少一些,必然会受到影响。我想还有10天,抑制这六大硬伤并不难,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力争避免这些硬伤,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网友]:怎么写以人文关怀为话题的作文?
[沈老师]:这个话题我们还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来说,可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写进来,比如尊老爱幼,大家的以诚相待,可以把人文关怀上升到传统美德的高度来认识,也可以作为我们立意的起点。第二,我们怎么样做到能帮助别人?关爱别人?“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我们常常会说这句话,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我爱人人,人人爱我”,要先帮助关怀别人。怎样做好这一点?也就是帮助、热爱、关心别人,我觉得人文关怀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把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到这些日常的生活中去,同时这里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关怀的事带进去说,这样写的话,就算是基本成功了。
[主持人]:现在高三的学生基本上都放假了,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应该注意些什么?怎么进行复习呢?
[沈老师]:我想最后这几天,用两句话说就是“不做新梦,重温旧梦”。就是不要再做大量的习题,也不要做是难度大的试题,或者比较生僻的习题。我们做过高三下半年的习题已经够了,还有各个省以及一模、二模的题,我觉得这些知识面就已经按可以覆盖高考的内容了。所以保保温就行了,我们把这些内容掌握住就可以了。我觉得,最近几天时间不能说不做题。
[沈老师]:有的同学问“我光看题行不行?”看不等于做。但是也不能每天埋在题海里,看看题,做做题,主动反思,做到对于每个学科的知识点都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把每个知识点的解题思路、方面技巧、解题的角度都熟悉一下,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带着遗憾和缺漏进考场”的情况。首先自己要知道这科要考什么内容?但是光做到这些不够,还要把每个考点解题的方法多准备几套。最近来说主要就做这些工作,把每个学科的知识梳理一遍就可以了。像理科就要把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记下来;文科要把一些背诵的篇目背下来,像诗歌等,这些都是伸手就可以得分的。政治的一些社会热点,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等等都要背一下,这都是可以得分的,还可以把自己的试题进行整理,把常错的题再看一看。常错的题如果不下狠劲进行扭转,高考的时候就还会再出错。这段时间主要是保温、梳理、找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老师!最后再请沈老师为我们讲一下高考语文在临场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就是如何安排几部分答题的时间?
[沈老师]:我觉得语文的时间安排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卷30多分;第二卷要先完成阅读。北京地区第一卷是30多分。北京的考生把第1卷,用半个小时的时候来做。第二卷作文是一个小时,中间用40多分钟时间,大概45分钟的时间,基本上一分一分钟,这是大致的划分,并不是说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做前面的题比较顺,得心应手,不必非要用半个小时到45分钟来做它,在正确稳妥的前提下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我们可以在现代文的阅读里可以多花点时间考虑,因为这部分题思考的时间要长一些,作文一定要保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有的同学不会用合理的时间,就是前松后紧,前面冥思苦想,后面就剩下半个小时了,要么就是800字完成不了,要么完成了也是思路不畅,或者是七拼八凑。
[沈老师]:要先在开头列一个提纲,或者用几句话在前面写一下,拟一个文字提纲也可以,把自然的思路理清,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就会又快又省力,写得很好。如果还有充分的时间,留5到8分钟时间进行检查,把检查的时间要留出来,不要说刚刚写完了以后就交卷了,这样检查就没有时间了。最后的15分钟,监考老师会有提示,这个时候应该基本上做完了,检查也不要通篇检查,在做的过程中,哪个题感觉到不是很可靠,把握性不大,就是最后检查的重点。检查的时候同学们也要注意到,一定要正确的答案确定之后,才能修改先前的答案。
[沈老师]:正确的答案没有形成之前,千万不要改先前的答案,不要用后来糊涂的大脑,改前面清醒的答案。关于答题的技巧和速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份不浪费,全部不会,以免全浪费,不求得高分,但求不丢分,只有不丢分,才能得高分”。所以“慢做会”是倒装句,就是简单的题,会做的题,要认真地做,把分拿到手。很多考生不是这样,一看这个题会,就一目十行地看题,很快就答完了,丢三落四,或者把题目看错了,答的都是错的。
[沈老师]:高考题有50%的题是会做的题,我们要稳稳地做好。中档题有20%到30%,我们不要浪费,这样加起来就是70、80%了,如果满分是150分,就可以达到110、120了,就很不错了,就是慢中求全对,舍去全不会。对于高难度的题,如果感觉到自己的目标不是清华、北大,那么对那些高难度的题就不要花时间做它,所以就是说“舍去全不会”。“不求得高分”是假的,谁都想得高分,但是反过来讲,“只有不丢分,才能得高分。”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老师!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节目,也感谢网友的参与,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
[沈老师]:谢谢大家,希望高三的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旗开得胜!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希望同学们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