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查询课文教案和解析的详细结果
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当时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也是负责管辖各省学堂的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1912年5月1日,京师大学堂改称‘‘i匕京大学”,原大学堂总监督改称校长。所以严复,这位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成为北大首任校长。1916年12月,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整顿校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形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环境与学术空气。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任校长是陈佳洱院士。一百年来,北大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在影响和推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北大已有8个学院、23个系、52个研究所、63个研究中心、4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三)课文涉及的相关信息:

    1.戊戌变法

  发生于戊戌年(1898)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首的改良主义者,想在保持皇权的基础上由皇帝自上而下地变法维新,实行改良。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改良派主张,颁发“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但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9月21日,慈禧把光绪皇帝囚禁中南海瀛台,废除一切新法令,变法失败。因变法共经历103天,历史上又称作“百日维新”。   

    在民族尚未掌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提出“兴学图强”,希望以废八股、学西学来拯救国家是不切实际的,证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戊戌变法有其进步的意义。

    2.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策源地……都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

    1915年起,一场以爱国救亡为主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率先在北大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胡适、刘半农、马寅初、马叙伦、李四光等一大批学者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云集北大,民主、科学精神日趋浓厚。陈独秀等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等创办的《每周评论》,北大学生编的《新潮》及稍后鲁迅大力支持的《语丝》等刊物均是以北大为基地的。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9年5月4日,北大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为唤起民众觉醒、挽救民族危亡贡献了力量,被公认为主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

    同时,北大还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基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衣胞之地和我党早期活动的主要场所。自1918年始,以时任北大教授的李大钊为代表,北大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在中国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力量。1920年李大钊发起创立了中南北方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发展13名党员。据统计,党的“一大”前全国8个地方党组织主要领导人中有6位是北大师生或校友;全国仅有的53位党员中有21名北大师生或校友;参加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5位北大的师生或校友。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大的广大爱国进步师生发扬“五四”精神,从“三·一八”惨案到“一·二一”惨案,从“一二·九”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都站在最前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北大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阵地……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大历来开风气之先,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都是在北大率先创立的。50年代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物理研究室,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进入了用人工合成方法研究蛋白质的新阶段。70年代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电子计算机。80年代北大方正研制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跨人光与电的时代。

    如今,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378人,仅在北大地质学系学习和工作过的就达57人,中科院数学学部三分之二的院士来自北大,我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4位学者也均出自北大。可以说北大人创造的学术成果不仅对北大,而且对中国的文化科学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北大不愧为“学术殿堂”“文化重镇”和“人才宝库”。

    4.“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稀,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1925年,北大27周年纪念。当时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应学生会之邀写下《我观北大》。文中以“北大派”自居,并指出北大的两个特点。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稀,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见《Z叫、平文选》1977年5月24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及1978年8月8日《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等文)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见伊叫、平文选》(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句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理清语段的思路。

二、体会演说辞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导入本课

  以第13自然段为例,进行局部思路的训练。

    本段共七句话。第一句是总说,直接清楚地表达了对青年寄寓的厚望。后面六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阐释。“首先要刻苦学习”与“要学有专长”是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具体阐述。前者揭示了它的重要性,后者解说了“努力学习”的含义,即学什么?不仅应学有专长,而且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在论说了“刻苦学习科学文化”之后,“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将语意过渡到对“加强思想修养’’的论述。接下来的两句分别从反、正两个面对比,论述了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揭示了“思想修养”的涵义。

  本段的思路可以用如下层次关系表示:

    ①/③///④//⑤///⑥⑦

  理清局部思路,特别是段落的思路,要注意语序的安排,分析段落中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这时可以关注具有关键性作用或提示性作用的词语,如关联词、指示代词、表明层次先后的词语等,抓住关键,理清思路。

  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教师简介:

    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条理性极强,因为它是一篇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才能为人所接受,易于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文章开篇首先根据此次大会的内容表达祝贺之意,并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参与大会的来宾表示欢迎。这都是讲演的基本形式。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和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秋水
    不是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北京的胡同》…
    过万重山漫想
    缘何高学历者心理问题多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话题作文训练》教…
    过万重山漫想
    记念刘和珍君
    沁园春·长沙
    话说君子兰
    孔雀东南飞
    春雨
    一堂亮点闪烁的作文课——“我说我家…
    灯下漫笔
    变形记
    人生的境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是什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青少年心理障碍不容忽视
    雷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郭沫若诗两首
    看云识天气
    《诗经》三首
    皇帝的新装
    钱塘湖春行
    题破山寺后禅院
    望岳
    五峰游记
    一棵小桃树
    忆江南
    游山西村
    竹颂
    七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与提示
    皇帝的新装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三种
    我的老师
    化石吟
    中国古诗
    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
    山市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七年级 上册  四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给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陋室铭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
    墙上的斑点
    最后一课
    [初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麦琪的礼物
    纪念刘和珍君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套中人(创新教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
    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教案(论坛…
    吾家有女初长成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优质教…
    端午日
    重读《项链》
    《记忆》说案
    孔乙己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大象无形——读《墙上的斑点》有感
    离骚
    墙  上  的  斑  点
    晨霜
    诗词五首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巧用辞格靓语言 ——作文教学实录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学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读懂暗示手法 理解象征意义——《墙上…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2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兰亭集序
    一个斑点 一个世界——读《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
    风筝
    羚羊木雕
    散步
    世说新语
    诗两首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审美的语文教育三境界
    句式仿写
    爱莲说
    简笔与繁笔
    蜀道难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将进酒
    愚公移山
    鱼我所欲也
    记念刘和珍君
    敬畏生命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教案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示例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
    墙上的斑点——维吉尼亚·伍尔芙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人生的境界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