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念刘和珍君
|
查询课文教案和解析的详细结果
|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想
一、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文字可能有些障碍,教学中应适当介绍课文写作背景。再者让学生先粗理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层次,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整体性认识后,再逐段精读、分析。这样,文字上的障碍比较容易疏通。可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提示相结合的方法。
二、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反复晶读课文,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与认识。
三、建议找到“三·一八”惨案的有关历史记录片,以录像导人并代替枯燥的背景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和写作思路,抓住每一部分的关键字、词、句、段,了解各部分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们己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fL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三、自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①长歌当(dàng)哭——当作。②桀骜(ào)——不顺从。③喋(dié)血——血流出来的样子。④立仆(pū)一—倒下。⑤惩创(chuāng)——惩
罚,惩治。⑥殒(yǔn)身不恤——死亡。
2.这是一篇纪念文章,请同学列出如:《纪念XX X》的写作提纲,教师作巡回辅导。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由学生自己的写作思路引导到学习鲁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并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和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记念刘和珍君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过万重山漫想 |
下一篇文章: 简笔与繁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