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错误的注释。我甄读的白话意译为:
故而,君主放弃了为政的大道,于是产生了仁、义等政治标准;君主用权谋手段来治理,于是产生了整套的礼教法度;亲属关系不和睦,于是产生了孝子慈父等榜样;邦国家族遭凶丧,上层争权夺利,于是产生了忠于职责的臣吏。
原文最后还有“邦家昏乱,有忠臣”一句,不知何故,鲍鹏山先生没有引。这样译解的理由,请参看《还吾老子》。
鲍鹏山先生说:
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道德经》)
老庄为什么反智、不尚贤?这里面包含着道家对人性悲观的判断,他们认为世界上好人少,坏人多。这跟儒家讲尚贤,认为人性都是好的相反。老子认为,要让百姓都傻乎乎的,不知道争。老子说圣人之治,是心宽体安、丰衣足食。大家都身强体壮(可以劳动打仗),又胸无大志,安分干活,然后智者不敢为也。
鲍鹏山先生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的理解是片面的,所引《老子》章句,也只是“无为而治”的一种“遮法”(否定式的)的表述。《老子》正面论述(佛教叫“表法”)“无为而治”的思想,包括“无智”(对具体的事物,不持有个人的特定的主张,哪怕他个人在处理这事务上再有才能与成功经验,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有关责任人去实施解决,他行使帮助、监督与评判之责;对关系全局的事情,他也要多方听取意见,择善从之,任贤执行),“无欲”(不放纵个人对利益与名誉的私欲,以免对全社会产生不利的精神导向,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与颠倒),“不仁”(没有偏私偏爱,不袒护、宠幸周围关系亲密者),“不弃”(不对持不同观点者横加压制,不放弃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守中”(公平、公正,与超然、遍施,不事必躬亲)等方面。
再来看看这段引文,“不尚贤”,帛书作“不上贤”,应该是“不以上(君主)为贤”的意思。“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帛书作“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使谁“知不敢”?是指君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也是对君主的要求,因此,这段译文应该是:
君主不自以为贤能,滥用权力瞎指挥;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重物品,占为己有;不表露自己的意图与嗜好,让下面的人去张罗;这样,就能使人民不争斗,不偷盗,不窥探权力。正因为这样,有道之君来进行治理时,要使他的心怀虚空,而胸腹精气充实;要减弱他的主观意志,而增强责任感与承受力。就能长久的使人民扬弃逐利之知与感官之欲。如果君主懂得凡事不要越俎代庖,冲在前面,不直接插手而完成,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鲍鹏山先生的译文是一般注释本的译文,没有注意到通行的王弼本对帛书本的改动,没有从《老子》全书与本章的语境来做通盘的思考,详细考证见《还吾老子》。
另外,主张“尚贤”的是墨子,不是孔子,孔子是讲“仁义”的。墨子除了讲“尚贤”,还讲“尚同”,所以,尽管墨子讲“兼爱”(就是“博爱”),他本人也以身作则,摩顶放踵,胼手胝足,但他的思想方式,是很有些专制成分的,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相抵触的。墨子效法的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功劳很大,品德很高,但他安排传位给儿子启,在中国开创了“天下为家”的世袭制,所以,《老子》称之为“下德”,孔子只许他为“君子”,不承认他是“圣人”,这些都是老子、孔子民本立场的鲜明表现,解读为“道家对人性悲观的判断”,“大家都身强体壮(可以劳动打仗),又胸无大志,安分干活”,实在是冤哉枉矣,但这不是鲍鹏山先生一个人的错。
鲍鹏山先生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把“不敢为天下先”算作人生三法宝之一了。敢为天下先,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和创新精神。这种勇气与精神既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进步的关键。但老子不要了。这当然与他反对文明进步有关,但最主要的,最真实的想法可能还是怕为天下先要倒霉吧。不敢为天下先,是从险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滋生出来的充满毒素的智慧呢。我们要注意,这地方是“不敢”而不是“不愿”。这就提示我们问题症结之所在。“不敢”是老子的法宝,是他的经验,这种经验,肯定来自我们民族从“敢”到“不敢”的过程。为什么“不敢”呢?因为: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七十三章)
“勇敢”这个对一种品性的褒奖词可能最早即出现于此。但老子的原意恰恰是否定这个“勇敢”的,他好像在推祟“勇于不敢”。“不敢”是懦弱,是畏缩,为什么还要“勇于”才行?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不敢”并不就如“不敢走夜路”、“不敢喝凉水”那么简单单纯,而是要在这“不敢”以及随之而来的退缩中失去—些东西,甚至很宝贵的东西。像“不敢讲真话”;“不敢”在关键时刻坚持自我;“不敢”在邪恶猖獗时挺身制止等等。在这种时候,“不敢”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勇气”——当懦夫的勇气,昧着良心的勇气,贬低自己的勇气。比如,当小偷当着你的面偷窃别人的钱包,你能不能勇于承受小偷渺视你人格的勇气?如果不能,你就“勇于敢”地制止他;如果能,你就“勇于不敢”地让小偷偷去别人的钱包,也偷去你的尊严,从此以后,你将失去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你的道德自我肯定的资格也被偷走了。这种损失你可以看得很小,但也可以看得很大,如果看得大,你以后可能不能毫无羞耻地面对自己。想想这种后果,你不需要勇气吗?当然,老子也警告过你另一种后果了:勇于敢,可能要被“杀”;“勇于不敢”,你可以很安全地“活”着。
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逻转学家墨子的话来说明。《墨经》上说:
勇,志之所以敢也。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也害之。
勇是人内心中敢于做,由于某人敢于做这件事就可以称他为勇,并不因为他不敢于做另一件事而妨害称之为勇。墨子真是善于辨析,他这里就说得好极了。我们至少可以这么理解:勇敢与不勇敢,相互依存。恰是因为某一方面勇敢,才在另一方面不勇敢。比如一个人敢于承担,则必羞于退缩。反之亦然:正是因为某一方面不勇敢,才在另一方面特勇敢。比如不敢面对邪恶,才特勇于做懦夫与孱头,勇于放弃自尊;不敢“断送老头皮”(东坡诗),才特敢于不要老脸皮。
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没有道德痛苦的,没有良好的文化熏陶的人往往也就没有文化负担(当然,受过文化熏陶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更没有文化负担)。这“痛苦”,这“负担”,是人生的枷锁。但若没有了这种枷锁,那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