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种惊喜仅仅出现在你本人和家人身上。一旦失宠遭贬,或许是你自身的能力原因,或许是社会原因。社会要进步,新生必然替代故旧,原有的失宠,新来的受宠,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人一旦失宠,若能从社会角度认识,保持几分理性,自然能看得开一些,那种惊恐心态也会弱化一些。现实中,就是有一些人想不开,总以为自己是有功之臣,就得永远享受这份优遇。而我们的体制又正好迎合了这些人的心理:职称是终生制;退位了,不管你在此岗位上干了多久,还得享受同级的待遇;本没有多大本事,还得安排一个名誉相当的位置。这些体制,均是在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处理不当所导致的,势必严重滞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翻译:(道这个东西,)你好象看得到,又好象看不到,这就称之为“微” ,你好象听得到,又好象听不到,这就称之为“希” ,你好象抓得到,又好象看抓不到,这就称之为“夷” 。这三个方面不可能实现完美的论证,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既存在于事物的表面,但也不清楚明彻,又蕴含在事物的里面,也好像看得到,并不模糊。它们就像一根由若干股结起来的绳子,每一小股你无法给它一个概念。虽然奥妙莫测,但它们同归于物体之中。因此,称它们为无形态的形态,无物质的物质,恍恍惚惚,似有似无。既看不到开端,也不知其结尾,但它们却遵循着恒古不变的自然法则,驾驭着现实世界,它能明白物质的开端与结尾。这即是道的秩序和本质。
认识:在这一节中,老子阐述了道的本质及其功能。关于“道” 的本质,笔者在前面已有认识,道即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性总结。中国古代的干支理论和周易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些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应用学说。要认识自然规律,先得把握自然界的要素,笔者概括为三大要素:万物均是运动的,运动的根本属性是能量,而运动、能量又是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相对静止结构)表现出来。因此,相对的静止形式、运动结构、能量就构成了万事万物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干支理论和周易理论正体现了这些基本的自然法则。这些抽象的道理是人类根据客观的物质世界总结出来的,是“形而上” 的学问,看不见,摸不着,人类运用这些“形而上” 的学问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似乎又变得可触摸的实在。 如何来理解无和有、具象与抽象的问题呢?具象与有是感观现象,抽象与无是理性的综合与升华,它比具象之有更复杂,更深奥,它是一种规律性的集结,这种抽象的集结可以反映和再现某一事物及其该事物所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人类的高层智能,就体现在对这些集结规律的领悟和总结。老子的哲学只看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性,没有注意一个“分”字,更没有认识到思维和数理中的规律性。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翻译:古代那些善于研究自然法则的圣人,能够从一般现象的微妙处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段人不可认识的境界。正由于难以认识,因而勉强作态:像冬天涉水过河,犹豫不决;像担心四邻起祸,畏首畏尾;过分拘谨,好象做客一样;过分敦厚,好象一名纯朴之人;知识太空泛,如同山谷一般;过分糊涂茫然,如同浑浊的污水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茫然而罢休。安静下来也许能化浊为清,但并不能长久,这是因为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才能逐渐得到知识的升华。 只有保持这种永不自满的心态,就能化糊涂为明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认识:这一章论述了研究自然规律的态度、智商、知识的积淀和方法,并指出了世人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从态度方面认识,要敢于遭受挫折,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顾后,更不要半途而废;从智商基础而言,不知通变的敦厚之人,不会有造化;从知识基础而言,广博的知识底蕴并不能弥补专业领域的不足;从方法而言,不能用静守的方式,等待时机的成熟,“静之”虽然可以“徐清” ,但并不能长久。这些观点,对我们今人从事研究工作不无指导意义,尤其是他那永不满足的“不盈” 精神,更值得今人仿效。
研究学问,仅有这些方面还不够。比如说研究方法问题,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怀疑精神,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是不可少的问题,对当今中国而言,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眼下学报之类的专业性刊物,绝大多数特别注重参考文献,你引用的越多,文章的说服力似乎就越强。如果说,研究某一位文化名人,自然得引用他的话,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研究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不论你的理由如何充足,没有参考文献,免谈。我不知道沿用别人的观点,学术还怎么创新。 另外,还存在学术的自由问题。一些刊物,对持新学术观点的文章不愿发表,也不敢发表,严重影响了学术的进步。其原因是不符合编辑已模式化的观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学术论文,还得让专家教授翻阅,一旦与他的模式化观点相违背,他也自然不想给自己打耳光,给自己的学术地位抹黑。不敢发表的原因还有来自于政治的,也有来自于权威的。我想,《道德经》若是出现在今天,肯定没有人愿意发表,也肯定没有人敢发表。他所宣扬的无为而治的学术观,不能被人所认可,他的“圣人不仁”也不能被人所接受。至于外国一科学家曾提出要炸掉月亮的无稽之谈,全世界科学家都知晓。若在中国,这样的言论是没有出版市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