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东 >> 正文

 

扎根2.园子

投身到队上的农业生产中去。
 
 
 
  首先得摸清一队的田亩情况以及历史现状。老陶准备了一个塑料皮的小本子,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一面和村上的干部群众聊天,一面不停地往上面记着什么。
  几个月下来,老陶对三余一队的了解比三余人还要全面深入。这得归功于当年他在南京郊区搞土改时经受的锻炼。老陶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经验。当然,他搞土改的地方是苏南农村,节气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三余有所不同。但两地都是农村,有其互相比较借鉴的地方。况且经过盖房和整修园子,老陶对三余的农村生活也已有了非常具体的了解。
  让我们翻开老陶小本子中的一页,就知道我绝不是在信口开河。
  齐沟子:七十六亩,其中十亩地薄长势不好,割苕子十亩作底肥,磷肥每亩四十斤,种粳稻。
  小尖子:十亩,地势好培育壮苗,种籼稻。
  大丰田:二十六亩,苕子二十亩作底肥,磷肥用沾秧根的方法,每亩十五斤。
  东南春田:……
  东湖田:……
  小堂屋基田:……
  村头麦茬田:……
  这里不仅有三余一队田亩的自然情况,更有老陶的分析理解和计划。此外,老陶还有三个本子,一本记着一队每天的农业大事,一本是队上的秋蚕养育日记。最后一本里记录了村上每家的人口情况,包括姓名、脾气、穷富、身体状况以及相互间的亲属关系。
  老陶家的人,除了老陶,行走在村道或田埂之上,只能分清道路左边或右边的田块,只有老陶能叫出三余一队每一块田地的大名和别号。为此老陶很得意,嘴巴几乎都笑到耳朵根上去了。
  一队是个穷队,全村两百多口人,老陶家下放那年粮食产量刚过九万斤。按每人四百斤分粮,每年能卖给国家的余粮不过几千斤。余粮少,所得的现金就少,公积金就少。公积金少就无法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用以发展队上的生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老陶的宏伟蓝图从增加粮食生产入手,计划第一年增产粮食一万斤,第二年增产两万斤,第三年增产三万斤。也就是说,第三年三余一队的粮食产量就得达到十五万斤。这个数字,队上的人连想都不敢想。一年过去后,一队的粮食总产量果然增加了一万斤,达到十万斤了。再此基础上,他们有些敢想十五万斤了。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
  按老陶的计划,粮食产量达到十五万斤后,卖余粮的钱加上发展副业(养蚕、索粉等)的收入,自己家再拿出一点存款,就能购买一台手扶拖拉机了。
  在这件事情上,不能说老陶没有一点私心。他设想,小陶长大后可以学开拖拉机,当一名拖拉机手,怎么的也比在地里干活要强啊。由于买拖拉机的钱很大一部分是老陶家出的,争取拖拉机手的名额应该不成问题。村上的人暂时还没有意识到开拖拉机的好处和体面,他们只是想像那突突作响的手扶拖拉机停靠在村头晒场上、奔跑在队上的田间地头。能这样地想一想,他们就非常的兴奋了。总之,队上的人越来越信服老陶了。
  余队长也很倚重老陶,凡事都要和对方商量。到后来他几乎不怎么过问队上的事,一切都由老陶代理,老陶实际上成了三余一队的生产队长。然而,当余队长真的提出让老陶接替他干生产队长时,对方却不肯接受。老陶谦虚地说:“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向贫下中农学习,队上的事能出一分力就出一分力,但主要还是参谋作用。这个家,还得你来当!”
  但真的要在三余扎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来小陶就得在三余娶媳妇、生孩子,陶文江、陶冯氏、老陶和苏群就得埋在这里。村西头的那片坟地里将出现老陶家的祖坟,每到清明时节将有来自村里的孝子贤孙祭扫哭嚎。看来,这是一个颇为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然而不久来了机会。一天余队长亲自上门,为大队副书记(也姓余)八岁的闺女提亲。如果老陶家愿意,不仅扎根有望,还能攀上余书记这门贵戚,在三余打万年桩的计划就有了切实的保障。可事到临头,老陶家人却有些犹豫不决了。娃娃亲在三余很普遍,但对从南京下来的老陶家人而言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况且,这门亲一旦定下来,就再也不能变卦了,扎根之事就永无反悔之日了。
  老陶思虑再三,经过和家人的反复商量,最后还是婉拒了。他对余队长说:“陶陶还小,能不能成才还不一定,不能辜负了余书记的闺女。过些年再说吧,有没有这个福气,得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对这门亲事,不能说老陶没有动过一点心。他的答复之所以这样小心翼翼,婉转迂回,不仅是给自己留余地,也是怕得罪了余书记。当然,得罪是肯定了的。老陶想:只有在别的地方加以弥补了。于是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到三余一队的生产建设中去。
  老陶和男劳力一起在田间劳动,犁地、挖沟、割稻割麦,冬天下到戽干的河沟里撂河泥。他穿着长筒胶鞋,陷在冰冷滑溜的河泥里,用木合子将乌黑的河泥一合一合地往上撂,看见家里人从岸上走过也不打招呼。与此同时,苏群每天傍晚在村上挨家挨户地串门,为村上人治病。陶文江在家里接待客人,给人递烟。小陶上学,早出晚归。陶冯氏则管理家务,择菜做饭。这便是老陶一家下放一年后的生活图景和大致格局。现在,我该转入下一章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扎根2.园子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