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an >> 韩东 >> 正文

 

“断裂”诗人韩东“扎根”

  继《尘埃落定》、《长恨歌》之后的又一部严肃的长篇小说近日出版——《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两位茅盾文学奖的责编王干、脚印郑重地向读者推荐《扎根》。王干说:“十年前,我在《钟山》编发过王安忆的《长恨歌》。毫无疑问,《长恨歌》已经成了经典。十年之后,我又读到了韩东的《扎根》,它给了我同样的震撼。”脚印认为: “写过诗又写小说的作家,对现实和历史的态度严谨而庄重,他们有更流畅更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态度表现出来。编过阿来的《尘埃落定》,再编韩东的《扎根》,我有了如此的想法。”
  《扎根》是韩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前韩东写诗,写中短篇小说。他的写作非常纯粹,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为真理和尊严写作”,“我力求把写作跟真理挂钩。如果和真理不挂钩不沾边,那样的写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在市场化写作的年代,这只能是边缘化的姿态,然而韩东执著地通过文学表达对历史对现实的态度,他不模仿,也不因袭,他用纯粹的语言,纯粹的汉语习惯,纯粹的小说方法讲述文革后期的作家,知青,富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日常生活,这些带有时代、政治印记的人差不多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影子。《扎根》让许多人冷冻了的记忆复活,回头看看有时代、政治印记的人在这个世界的真实处境。
  《扎根》讲述作家老陶带着全家从大城市到苏北农村扎根的故事,老陶是个犯过错误的革命知识分子,他被迫接受现实改造,他在农村开荒种地、养鸡养鸭,让妻小学赤脚医生,让小陶提高在农村的生活能力,在农村找媳妇,然而人的命运却在日常生活中悄悄地改变……
  《扎根》是一本值得用心感悟的书,它用平淡无奇给人以震撼;用冷静冷漠给人以激动;用不动声色给人以力量;用日常真实给人以透彻。它没有控诉,没有反思,没有冤屈,没有激情。但它给了我们真实。
  著名木刻家周一清先生为《扎根》特意创作了木刻插图,使小说更有历史的风貌。《扎根》还附有扎根小辞典,它是韩东个人视角的对文革词意的解释。可作为《扎根》的参照文本。
  ——编者
  《扎根》
  我最早在《花城》读到你的长篇《扎根》。去年你在为《扎根》寻找出版社的时候开出了50万高价。在纯文学市场不景气的今天,这也算得上是一次另类行为了。至于为何要50万,你却避而不谈。读者都很关心这一点,现在你能否谈谈?
  韩东:我没有开50万的价钱,我的原话是,如果给我50万我可以不出这本书。这是两种不同的意思。
  小说中的小陶和现实中的你都在山东念大学。这有可能会给读者这样一个印象,即你的某些侧面就是小陶的原形,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韩东:不完全是这样。我说过,比如我父亲生前根本就不知道我会写作,可《扎根》中的老陶对小陶的写作很关心。
  《扎根》反映的是文革时候的事情。对那段岁月,你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记忆?
  韩东:有记忆,也许我认为清晰实际上并不清晰。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而且会歪曲也会虚构,因而它可能成为创造性写作的一个源泉。
  你的生活经历在这次创作中占有一个怎样的位置?
  韩东:很重要的位置。我从来都是从“真”开始的。但我的生活经历并不是我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我的写作不是表达式的。对表达个人的甘苦或为时代见证我都没有兴趣。
  你为《扎根》编撰了个小词典,是出于什么考虑?
  韩东:原来并没有编词典的想法。后来王干(《扎根》单行本的责任)主张我编一个,现在看到的,有些戏说的意思,但做得不彻底。
  你是否为你的《扎根》界定了读者对象?你有信心让它在年轻读者中引起共鸣吗?
  韩东:没有界定过。但我想会有人喜欢读它。我没有故意为难任何人,也没有故意迎合任何人。我当然愿意年轻的读者接受它,如果他们除了自己的生活还想了解另一些生活、如果还对文学性的叙述有所敏感的话。
  文事
  在南京,你与哪些作家交往较多?是写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韩东:南京写东西的很多,在“江湖”或“朝廷”有名头的也不少。和作协的那帮人我比较隔绝,平时来往的大多是一些老朋友,像顾前、庆和、李樯、鲁羊、刘立杆、楚尘。大家首先是生活中的朋友,在文学趣味上并不很一致。
  文坛上大家很容易把你与“断裂”联系在一起,能否再回忆一下那场文坛运动?简言之你的立场是什么?
  韩东:“断裂”是一个行为,由朱文和我发起的,参与者有鲁羊、吴晨骏等。当时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共13个问题,发给一些我们知道的年轻的作家、诗人。问题针对的是现有的文学体制,它的方方面面以及一些具体的象征标志。回答基本上都是否定性的。我的想法是划清界限,虽然方式上有些极端、有些粗暴,但这都是有意为之的。因为区别的确是存在的,我们只是把它明确地表达出来了。我的立场就是不为任何世间的强权势力所左右,保持自由和独立的身份,这是艺术创造的一个前提。
  去年,你主编了一套“年代诗丛”(第一辑)。请谈谈编这套诗丛的初衷。
  韩东:“年代诗丛”第一辑为80年代卷。关于80年代的诗歌人们谈论的只是运动,是它的社会效应和整体的美学特征,而对具体的诗人以及作品却很少在意。这很不正常。我以为,80年代的诗歌之所以有意义只体现在具体的写作上,将它们比较集中地展现出来便是我编这套丛书的目的所在。当然编选出自我个人的角度,无论成败如何我都应该负责。
  据说“年代诗丛”第二辑也即将出版,大概会是什么时候?进入这一辑的都是哪些诗人?
  韩东:“年代诗丛”第二辑为90年代卷,已经二校过了,估计不久便会面市。入选的诗人有:杨健、伊沙、宋小贤、蓝蓝、刘立杆、普珉、侯马、吴晨骏、杜马兰、小海。
  诗歌
  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一位诗人,而不是一位小说家。现实中你的写作以哪方面为主?
  韩东:目前我写小说为主,其它的东西也在写。以后很长一个阶段,情形可能都会是这样的。
  有人说诗人成名后大多转向其它领域的写作,你是这样的吗?
  韩东:我不知道别人。对我来说这没什么分别,小说、诗歌、随笔、论述性的文章我都在写,一直如此,只是每一阶段的精力投放不同。目前我写长篇上瘾,多年以后或许会写格言、论文,以直接的思考为乐。谁知道呢?
  在诗歌界,你的诗学主张无人不晓:诗到语言为止。能否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
  韩东:这句话不能脱离开具体的环境,强调语言是主张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的干扰。它不是绝对真理,不可成为教条。写作者重视语言,重视生而为人以及超越性的真理并不矛盾,或者,应该将这些矛盾带入写作中解决。
  在诗歌界外,人们普遍知道朦胧诗运动,但人们对第三代诗歌运动所知甚少。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韩东:对第三代诗歌运动大家会知道得越来越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具体的诗人及其作品。了解需要耐心,需要时间,需要后来者的阅读和他们的写作。对所谓朦胧诗的了解,实际上也只是在效果和见闻的肤浅层次上。
采写/曾念长 南方日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韩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断裂”诗人韩东“扎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