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仲淹与江南士人交游研究
|
1。 3 《邵氏闻见录》卷7,第63页,中华书局,1983。 4 北宋末《范集》名《丹阳集》,始刻于开封,称京本,据苏轼序称收诗赋268首,文165首。今传各本《范集》中,收诗文最多的为岁寒堂家刻本。《全宋诗》收范诗305首,《全宋文》收范文491篇,但其中既有误收的,也有漏辑的。 5 本文所论的江南地区,其范畴界定,参见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第4页,农业出版社,1990。约相当于今江苏省苏锡常镇宁,浙江的杭嘉湖宁绍及上海市的地域范畴。 6 《范文正公文集》(下简称《范集》)卷 12《元公墓志铭》;杨亿:《武溪新集》卷5《元奉宗宰绩溪》。 7 《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简称《长编》)卷109第2543页,《宋史》卷317《本传》、《宋史》卷210《宰辅一》。 8 《范集》卷3《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同书卷6《述梦诗序》。 9 《范集·别集》卷1,《新安志》卷9,《嘉定赤城志》卷11。 10 《范集》卷12《胡公墓志铭》;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页188、260、261、329,齐鲁书社,1997;胡则诗《奏免衢婺丁钱》刊《全宋诗》页108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1 三首范诗分见《全宋诗》页1893、1898、1914;贺启,见《范集·别集》卷4。 12 宋祁:《景文集》卷59《叶府君墓志铭》;《范集》卷4。 13 《吴郡志》卷14第192页引蒋堂诗自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隆平集》卷14《叶清臣传》,《宋史》卷295《本传》;《长编》卷158、160、164、166。 14 《全宋诗》页1867,1901;《全宋文》册10页86~87,巴蜀书社,1990。《长编》卷166页3989~3990。 15 《吴郡志》卷25页370,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中吴纪闻》卷1页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第3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吴郡志》卷25、卷28;《嘉定镇江志》卷17,第2496页下,宋元方志丛刊本(下简称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 17 《范集》卷4《陈质殿丞挽歌词》;正德《姑苏志》卷49,上海书店影印天一阁方志续编本(下简称天一阁本)第14册第229页。 18 《吴郡志》卷28;《姑苏志》卷5,第11册第329页(天一阁本);崇祯《吴县志》卷33,第17册第905页(同上);《范集·尺牍》卷下《与孙明复书》。 19 郎简生平,据下列诸书考订:(a)《齐东野语》卷15《张子野十咏图》;(b)《咸淳临安志》卷61页3899,卷65页3951;(c)乾道四明图经》卷12页4982;(d)《景定建康志》卷13页1482(以上丛刊本);(e)嘉靖《安吉州志》卷6,第28册第875页(天一阁本);(f)《闽书》卷52页1366,卷53页1387,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g)《宋史》卷299《本传》;(h)《宋代安抚使考》页273、284、307、375。 20 《范集》卷17《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 21 参据《林和靖诗集》点校本附录,及沈幼征《前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关于林逋的卒年,宋人已误。如《宋朝事实类苑》卷40引吴处厚《青箱杂记》云:“迨景祐初,逋尚无恙。”楼钥《范仲淹年谱》更将范、林唱和诗系于皇祐元年(1049)。林逋卒于天圣六年(1028),已可确证。 22 另二首范诗题为:《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誉其为“山中宰相”,诗云:“莫道隐君同德少,尊前长挹圣贤清。”亦同一机杼,可证仲淹对他的推许,充溢诗里行间。5诗分见《全宋诗》卷166页1885、1886、1888。 23 点校本《林和靖诗集》卷3,页99,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24 《范集》卷2《听真上人琴歌》。 25 分见《范集》卷6、卷3。 26 《林和靖诗集》卷4页152。 27 《欧阳文忠公文集》(以下简称《欧集》)卷31《杜公墓志铭》,《长编》卷116、118、126、128,《宋史》卷211《宰辅二》。 28 《欧集》卷31《杜公墓志铭》,《全宋文》卷753页327;《宋大诏令集》卷67页327;《东都事略》卷56《杜衍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5页257、页263。 29 《范集》卷3《和黄惣太博上知郡杜少卿》。诗中这二句,指杜衍。时杜以尚书左丞知兖州,疑此“少卿”乃“少师”之误。不久,杜衍即以太子少师致仕。 30 《范仲淹史料新编》页17-18,沈阳出版社,1989。 31 《文恭集》卷39《蒋公神道碑》,《宋代安抚使考》页262、273、295、363。 32 《范集》卷4。 33 《文恭集》卷37《李公墓志铭》。 34 《范集·尺牍》卷上《与中舍书》(九)。 35 《范集》卷12《沈君墓志铭》。方按:沈严卒年,可据蔡齐出守南京时间考定。蔡天圣十年(1032,即明道元年)三月,尚官翰林学士(《宋会要·刑法》1之5);至迟明道二年(1033)三月,已在权御史中丞任(《长编》卷112页2610)。故其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必在明道元年无疑。 36 郑戬生平据《文恭集》卷36《郑公墓志铭》,《吴郡志》卷25,《乾道临安志》卷3、《咸淳临安志》卷46,《宋代安抚使考》页72、174、190、262等考订。唯胡宿撰《墓志》云戬卒于皇祐五年冬,实误。《全宋文》卷402、《全宋诗》卷174郑戬小传并从误。今考《长编》卷167页(4022)称郑戬卒于皇祐元年十一月壬寅(十三日),是。胡宿《墓誌》也称郑后叶清臣百余日卒,今考清臣卒于皇祐元年八月(《长编》卷166页3996,《范集》卷14《祭叶翰林文》)。则《墓誌》皇祐五年为元年之讹无疑。另外,《东都事略》卷55称郑戬卒年“六十三”,似当为“六十二”之形近而讹,当从《墓志》。 37 《范集》卷14《王君墓表》。 38 谢涛生平见:《河南集》卷12《行状》,《欧集》卷62《墓志》,《范集》卷11《神道碑》。谢绛生平详:王安石《临川集》卷90《行状》,《欧集》卷20《墓志铭》。 39 《范忠宣集》卷13《谢景初墓志铭》,《范集》卷2《送谢景初廷评宰余姚》。 40 《中吴纪闻》卷1《丁陈范谢》;范诗见《全宋诗》页1871、1873,祭文见《全宋文》册10页82。 41 《琬琰集》上卷23毕仲游《孙沔神道碑铭》;《宋史》卷288《本传》,《宋史》卷211《宰辅二》;《宋代安抚使考》页59、175、217、218、219。 42 《范集》卷14《孙公墓表》,《范集·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范仲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范仲淹与江南士人交游研究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北宋改革家——范仲淹 |
下一篇文章: 范仲淹的生平事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