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抚诸羌
在宋夏交界处散居着不少骁勇强悍的羌族部落,他们在宋、夏间持观望态度,是宋夏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一股力量,因为西夏本是党项羌所建的政权,所以有不少羌人曾投靠西夏,在元昊大举进犯时为其充当向导。
范仲淹认为,羌人之所以受元昊诱惑,是因为汉族官员不善于争取的结果,如庆历元年(1041年)某部落请求朝廷封赏,但遭到宋朝官员的拒绝,该部落遂投靠西夏,引导西夏军队进攻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北)。为了边界的长治久安,范仲淹非常重视处理汉族与羌民的关系,推行了团结羌民、依靠羌民的民族和睦政策。他一方面筑堡立寨,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并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招抚他们,族酋长来见,范仲淹屏退卫兵,亲自接入内室,推心置腹相谈,还亲赴羌人聚集地视察,用皇帝的名义进行犒赏慰问。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正月十一日,范仲淹在环州设酒饭宴请款待熟户、蕃官1072人,论功行赏,奖给他们彩绢、茶叶、银器、衣物等,并与诸羌的酋长订立了条约。条约可分两部分:一是针对属羌之间的矛盾订立的。在环庆之间,就有属羌600多个部落,这些部落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矛盾重重,由于种族繁多、互不统属,经常因小事互相械斗。为了在争斗中占据上风,就在外寻找靠山。西夏瞄准了这一点,引诱属羌投靠自己,利用他们来对付宋王朝。因此,范仲淹就是先从消除属羌之间的矛盾着手,团结他们,争取他们,极力和解各民族之间的仇杀。在条约中明确规定:如果两个部落的争斗已经和解,但还有人私下里搞报复并伤了人的,就罚交羊100只、马两匹;如果因私人搞报复杀了对方的人,那么搞复仇并杀了人的人就得被斩首。因为债务问题引起的争执,得到宋朝官府中去申告,由政府官员判决,如果不经官随便私自绑缚对方人员作为人质,就会被罚交羊50只、马一匹。二是针对西夏入侵后属羌的背向订立的。条约规定:西夏军队部分入侵,有人私自追随其中而不回到本部落去,这一部落每户罚交羊两只,并将本部落的首领送交宋军作为人质;西夏军队大规模入侵,各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人保本寨,官府可以供给食物,如果一人不入保本寨,这一家罚交羊两只,如果全部落不入保本寨,要将这一部落的首领扣押起来作为人质。这些条约简明而且有理,羌民听后都同意执行。范仲淹还屡次命其属僚对受战争损害的羌族人民按户借给粟米,拨给空地,发放粮食、耕牛和农具,解决他们的衣食问题,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让羌人与汉人贸易互市、互通有无,这一政策更受到羌族人民的拥护。
经过范仲淹的艰苦努力,羌族人心转向宋朝一边,甚至有600多名曾经暗地里与元昊勾结的酋长首领受其感召,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领导,使西夏逐步陷于孤立,边疆的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和稳定了。由于范仲淹对待羌民蕃户能诚信相待、和睦共处,在羌族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当时的职衔是龙图阁大学士,族人亲热地称他为“龙图老子”。范仲淹死后,羌人无不悲痛,羌族酋长数百人为他斋祀3日,“哭之如父”。
筑城修寨
延安古称延州,自古以来就是塞上重镇,中原屏障,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阔寨疏、兵力薄弱,是夏军出入中原的必经之地。
范仲淹为使庆环 (今甘肃庆城、环县)长久安定,采取修固边城的措施,组织边民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军事据点,这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修筑了大顺城。庆州西北一个叫马铺寨的地方,是西夏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守住此地就可以堵住西夏人的进犯。但由于此地地势险要,西夏人日夜提防,设立的一个小寨子,宋兵即使占领也无法抵挡夏军争夺,达不到长期守御的目的。范仲淹决定在这个地方修筑城堡,以彻底断绝西夏人进犯的通道。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范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占领马铺寨,随后亲率大军携带筑城工具跟进。由于保密工作非常好,不仅西夏人不知宋军的目的,就连范仲淹部下诸将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由于准备充分,范仲淹所部只用了10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西夏不甘失利,派兵3万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范仲淹据城而战,夏兵攻城不下,佯败设伏引诱宋军来追。范仲淹识破夏兵诡计,坚守不出,命士兵勿追。夏兵徘徊数日,见宋兵固守不出,攻城又怕后路被断,只好退兵。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传回汴京,朝廷为之轰动,宋仁宗仔细观看了大顺城图纸,大为叹赏并亲自起名,宋朝大思想家张载也专门写了一篇辞赋加以歌颂。
历经数月时间,范仲淹又命人在今环县、合水、庆城等地兴修了槐安城、五交城、白豹城、定边城、平戎城、凤川城、甜水堡、安塞堡、业乐城、肃远城、乌仑城等城寨28座,打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形成捍卫环庆的一道重要屏障。
防守阵地巩固后,各路将领按部就班率兵屯寨,但宋军边防战线过长,防御面过广,而分兵防守造成兵力分散,临战则以寡敌众,难免常败,加之边寨各相距二三十里缺乏相互联系,发生任何突发事变必然反应迟钝、因搬兵屡屡受阻而贻误战机,为此范仲淹苦思谋略月余不得良计。传说一日凌晨,范仲淹心事重重登上嘉岭山(今延安宝塔山)山巅,忽然一住户烟囱升起缕缕晨烟,直冲云霄,随之全城的烟柱一个个升腾而起。看到晨烟升天的情景,他不禁心头一动:如利用滚滚烟雾互通军情、调兵遣将不是很妙吗?于是他疾步回帐,精心策划了一套烽火聚将的方案,命人在嘉岭山修一主台,并沿防线选一些地形突出显眼的山峁或其他高地,“十里一塾、五里一站”修筑了44个烽火台遥相呼应。烽火台派兵士驻守,并备有柴草或狼粪等燃烟点火的材料,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白天燃烟示警,一墩传一墩,各营台望烟火即发兵解危。这样有效地加强各地协同作战的能力,克服了分兵把守、易被各个击破的弱点,宋军的防守能力大大地加强了。(贺璐璐 林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