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无垢
范蠡、西施在锡轶闻由来已久。而且,我们的先辈还约定俗成地把他们简称为“仙蠡”,如梁溪河畔的仙蠡墩,一名仙女墩。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述其墩名由来:“名仙女,从西施名;名仙蠡,从范蠡名”。与王永积同时代的华淑诗云:“酒酣我欲呼仙蠡,却问扁舟事有无?”其实有关“仙蠡”的记载可追溯至更远,而且遗迹地也有西施庄、范蠡城(斗城)、仙蠡墩、五里湖等多处。兹择要录之,以飨读者。 西施庄公元前5世纪80年代间,越国美女西施、郑旦“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引自东汉范晔著《吴越春秋》)。又据元·王仁辅著《无锡志》载:“西施庄,在水东四十里。吴地记: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吴地记》系陆光微著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可见无锡有西施庄的说法,至少已有1100多年历史。一般认为,“西施庄”的地望在今苏州与无锡交界处的“漕湖”畔。该湖是古太湖的一部分,古称“蠡湖”;唐元和八年(813)经孟简疏浚水道后,称“孟湖”;但到元代时,已称作“漕湖”,并沿用至今。漕湖为无锡第一条运河“伯渎”的起点,还另有传为范蠡所开的“蠡渎”通太湖。由此推测“西施庄”应是范蠡、西施首次到无锡时的逗留地。
清初,无锡籍著名学者、翰林院检讨严绳孙(1623-1702)《西施庄》诗云: 苎萝无复浣春纱,肠断湖帆十幅斜。 蔓草尚沾亡国泪,远山长对美人家。 白猿剑去空消息,乌鹊歌残几岁华? 不见沼吴人别后,年年开落野棠花。
清中期著名方志学家、兵部侍郎、无锡人秦瀛(1743-1821)之《梁溪杂咏》亦有句咏“西施”庄,诗后附注“西施庄在县东四十里”。诗云: 五湖何处吊夷光,白歌成怨夕阳。 犹有靡芜学裙带,东风吹绿美人庄。
范蠡城史载:公元前482年,吴国因北伐齐国致国力空虚。乘此难得的机会,“越王勾践伐吴”,虏吴太子友;前476年,“越王勾践复伐吴”。在此过程中,范蠡第二次来锡,指挥越军完成对吴国姑苏(吴国迁都)的战略包围,其所筑“范蠡城”为屯兵场所。前述《无锡志》载:“范蠡城,在州(元时无锡由县级升格为中州)西十里。吴地记云:在历山之西,今谓之斗城,城址犹在。舆地志云:历山西北有范蠡城,越伐吴,范蠡所筑也。”文中的“历山”即惠山古称,其西北麓的“范蠡城”在无锡历代县志中均作记载,地望距今钱桥镇不远。那么“范蠡城”为什么筑在此地呢?一是水陆交通方便。据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记载,当时有“吴古故水道”和“吴古故陆道”经过这里,均通姑苏;二是适合屯兵,附近还有当时水域面积达上万顷的古芙蓉湖(该湖在战国时称“无锡湖”,唐时称“射贵湖”等;宋以后因围湖造田面积逐渐缩小,今大运河之“黄埠墩”和“江尖渚”一带为其遗存),可供水军使用。而吴越争霸时,水战与陆战是并重的,由此对吴国的屯兵场所“阖闾城”(今滨湖区胡埭镇境内)起到箝制作用。
仙蠡墩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功勋卓著又极有预见的越大夫范蠡为避免“功高震主”带来的猜忌及灾祸,向勾践提出辞职请求。在经过一番辩论后,被获准离开越军。“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太湖的古称),莫知其所终”。(引自《国语·越语下》)因越大夫文种所施美人计(《吴越春秋》载文种“破吴灭敌者有九术……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被献给吴王夫差的西施,其结局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为随同范蠡浮于五湖。唐·杜牧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鸥夷。”(鸥夷子皮是范蠡离开越军后的化名)明人高启还把西施随范蠡出走说成是为避免西施再去迷惑勾践,并作诗道: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注:上将军指范蠡,笠泽是太湖的又一别称)那么浮于五湖的范蠡、西施究竟隐在了什么地方呢?无锡古人诗作了有意思的回答:仙蠡墩。考古挖掘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仙蠡墩就是无锡先民的大型聚居地,也是“江南鱼米乡”的发祥地之一。
而范蠡、西施选择人烟相对稠密之处隐居,以混迹于渔夫农人之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清乾隆进士、邑人杨莲趺(1742-1806)有两首竹枝词缅怀此事: 太保墩前仙女墩,清溪溪畔百花村。 杜鹃开后春难住,细风轻雨总断魂。
(原注:仙蠡墩俗称仙女墩。中桥唐园、薛园杜鹃最盛)促织声中蛙鼓鸣,星星萤火乱秋虻。 妆楼一片荒烟里,斗觉寒生月倍明。 (原注:相传西子梳妆楼在仙蠡墩侧)秦瀛《梁溪竹枝词三十首》有句云: 水仙墩外碧波平,仙女墩前杨柳生。 南北相望不相见,恼人烟雨欠分明。 (原注:仙女墩旧传为范蠡西施所泊处。 水仙墩即太保墩,西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