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庙)清嘉庆间诗人秦琳(1766-1821)之《梁溪棹歌一百首·仙蠡墩》也对此地宜人环境作了生动描绘: 十里梁溪图画间,菱塘荻港路弯环。 侬家仙女墩前住,门对清流屋枕山。
更有意思的是,流经仙蠡墩的梁溪河自古多鱼池,而范蠡所著《养鱼经》,恰恰又是讲述他化名“渔父”,通过人工开挖鱼地、养殖鲤鱼而“家累亿金”的致富门路。无锡习俗,称鲤鱼为“元宝鲤鱼”并用作供奉,可能蕴涵着范蠡教无锡百姓“养鲤鱼致富”,因而获得大家拥戴的历史信息。
说到仙蠡墩,就不能不涉及附近的“马蠡港”。马蠡是古地名,据元《无锡志》,当时无锡州辖22乡、60都、585保,马蠡为扬名乡二十六都八保所在村。直至明弘治七年(1494)版《无锡县志》始载“马蠡港”,推测该沟通大运河与五里湖的河道应是明中期开挖。又据清光绪七年(1881)版《无锡金匮县志》:“马蠡港亦曰中桥河。”可见在长达近400年的官方记载中,都是“马蠡”而非“骂蠡”。清初无锡名医杜汉阶(1668-1741)诗云:“水港犹传骂蠡名,浮家人去片帆轻。黄金铸像今何在?蠡渎滔滔水向城。”(原注:蠡渎俗名蠡尖,范蠡伐吴时浚)马与骂,音同字不同,却让范蠡白白地挨了一顿“骂”。
五里湖范蠡偕西施隐居在仙蠡墩时,靠发明人工养鱼掘得了第一桶金,可能还有较多闲暇时间,能够顺着古梁溪去当时称作“小五湖”的五里湖乏舟游玩。杜汉阶诗云: 清溪十里水洋洋,溪畔轻烟锁绿杨。 仙女扁舟何处去?晚风渔网挂斜阳。
至于五里湖在明朝晚些时候被称作“蠡湖”,确与纪念范蠡、西施在此泛舟有关。王永积《锡山景物略·五里湖》称:“一名小五湖,又名蠡湖。名蠡湖者误,蠡自有湖(见前述漕湖古称蠡湖),蠡开之。此则扁舟处也。”还是华淑《五里湖赋》说的更明白些:“字湖以蠡,湖有情兮。字蠡以施,蠡无憾兮。”———太湖流域史前文明从出土文物看,吴越两地属于同一“文化圈”。商末武乙时期(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武乙在位确定为公元前1147———前1113年),太伯、仲雍南奔荆蛮,在梅里建勾吴,吴国持续了600多年,史称“大吴小越”,“吴文化”为江南的主流文化。公元前473年,越灭吴,越王勾践北上争霸,迁都今山东、江苏交界处的琅琊,历8位君王,“吴越文化”成为江南一带的主流文化。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文化”又融入“楚文化”。因此从发展角度看,无锡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发展地。公元前222年,秦灭六国,但越地依然保留部分地方势力,因此西汉初,无锡曾为侯国,其君主多军(顾姓)即是越国贵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直到汉武帝时,吴越文化才最终融入了大一统的“汉文化”主流。当然吴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包括方言,被长久地保存流传下来。由于以上文化渊源,所以《越绝书》称:“吴越为邻,同俗并土”,“吴越二邦,同气共俗”, 今天更是“同饮太湖水,吴越一家春”。鼋头渚的摩崖石刻“包孕吴越”,早在100多年前就说出了太湖博大的胸襟,值得后人深思。而“仙蠡故事”恰恰以男主角为中国商界鼻祖(文财神之一)和女主角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吴越春秋历史时期,成为无锡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亮点”之一。
当然,笔者无意在这里把“仙蠡”说成是信史,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它却以深刻的人文内涵而流传千古。它不同于列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鸿山越国贵族墓,但它又毕竟与那神秘的“玉飞凤”翱翔在同一时代。仙蠡在锡,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所以从这点意义讲,他们是真正的“富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