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 在范蠡的精心策划下,越王勾践实施苦肉计,终于赢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最终被放回越国。夫差在赦免勾践时,封还给越国百里之地,归勾践直属,而其他原本属于越国的领土则被吴国占领。作为战败国,越国朝廷要处处听命于夫差的安排,成为彻头彻尾的属国。此时的越国国内,也正在品尝着多年穷兵黩武,最终又兵败敌手的苦果,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棘手、处处受制于人的局面,作为勾践身边最重要的谋臣,范蠡将会如何协助越王勾践重整河山,浴火重生呢?曾经在吴国患难与共3年之久的这对君臣,在回到越国之后又是否会君臣同心,合力振兴越国呢?
一雪前耻 回到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内心中则急于向吴国报仇雪恨。但是,范蠡却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而四次按兵不动。在范蠡的帮助下,越国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国力得到增强。公元前483年,在越王勾践的再次要求下,范蠡同意出兵吴国。那么,范蠡为何选在这一年出兵攻吴?越国向吴国复仇的准备真的做好了吗?
一代商圣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在范蠡的辅佐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难岁月,终于灭掉吴国,洗刷了当年亡国的耻辱,完成了复国的大业。就在越王勾践北伐中原,称霸诸侯之时,范蠡却伺机急流勇退离开越国。那么,范蠡为什么执意要离开越国?历史上有名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范蠡离开越国后,还会再走仕途之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