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人。初与宛县令文种友善,随其入越事越王允常。越王勾践继立,范蠡与文种一同被用以为谋臣。 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击败。范蠡献计:由文种守国,他随勾践去吴国做人质。为奴三年后,范蠡与文种帮助勾践励精图治,等待时机报仇。
公元前482年,越国破吴。范蠡知道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其共患难,不可与其享太平。给文种留下几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话,逃离越国从海路来到齐国。
今青岛市平度大泽山中有一范蠡涧,据说范蠡与西施初来时曾在此住了些日子。石壁有诗“生死居吴日,艰难霸越心,何年来此涧?千古仰高岭。”至今可见。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极多。她是否随范蠡到过此地这里不作考究,但范蠡“浮海来齐”却是记于多种史书上的事。因为大泽山中远离人迹,范蠡又辗转到东莱山(今莱州城东大基山)隐居。
据明嘉靖十三年莱州知府胡仲谋的《东莱野语》载:范蠡自海路北上来到齐国,初隐于东莱山。人前自称鸱夷子皮(可解释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不敢暴露身份。范蠡出逃时虽带了些钱物,但他深知“坐吃山空”的道理,决定寻一个挣钱谋生的办法。
说有一次,范蠡从山中走出,来到一个集镇。发现此处百姓吃粮有余而做饭的烧柴不足,心中立刻有了生财之法。于是,他在山上砍了柴运到这个集镇,用柴草换粮、换物、换钱,开创了以柴生财的先例。
范蠡“以柴生财”做到自给自足,也为山下的百姓做出谋生的榜样。许多没有挣钱门路的人学他的样子,也到山上砍柴卖钱。因为卖柴是“无本生财”,“柴”与“财”又是同音,范蠡就被后世人奉为“财神”了。
范蠡后来去了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成为巨富。
尹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