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焦点在于长江流域下游和浙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它们虎视眈眈、互相攻伐。范蠡恰生于此时,春秋末年楚宛三户(今南阳)人,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曾为楚国名士,与文种有交游,后感楚国政坛黑暗,出头无望,两人一同入越。范蠡经文种引荐任越国大夫,才能获越王允常赏识。勾践即位为越王后,公元前497年因不听范蠡劝谏,在时机不成熟时主动征伐吴国,公元前494年被吴大败于会稽。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范蠡都是德才兼备且有大智慧的人。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里,处处可以见其过人才智。处逆境时,他劝勾践“持滿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以地。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战败后,勾践听从范蠡、文种之计赴吴求和,通过贿赂吴国太宰使吴王赦免越王,勾践夫妻入吴为人质。此时勾践欲将他更欣赏的范蠡留下治理越国,自己带文种入吴为奴。但范蠡放着在越国“人上人”的日子不过,说“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极力要求随勾践入吴。赴吴后,范蠡处处小心谨慎替君分辱、取得夫差信任,两年后越国君臣得以全身返国。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列传》有载,“昔者越王句践困於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就是说返回越国后范蠡和他的老师计然辅佐越王勾践练兵治国,历经十年后越国富强。他们苦心等待时机,终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范蠡后又助勾践挥兵北进、会盟诸侯,令他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位霸主。
虽然努力为人做事,但他事主以诚且不贪恋富贵荣华。在吴国为人质时,吴王夫差曾对范蠡说:“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知足 ”,婉言谢绝,情愿陪同勾践为奴。 贰 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卓越外,他还独具“识人度世”的慧眼。范蠡前后辅佐越王20余年后,见越国已强大,勾践的多疑本性逐渐流露,便开始自图未来。他向勾践请辞未果,遂悄然绝尘而去。因感念文种的知遇之恩,他行前留下一封信,言及“飞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种见信称病不上朝,但已有人进谗言,说文种欲作乱,勾践于是“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当年你献给我七条计策攻伐吴国,我只用了三条便灭掉了吴,还有四条在你那里,你到地下我先王那里去试试那四条吧)。”文种闻言不得不伏剑自杀。文种的谋略不输范蠡,但却没有他的慧心,于是搭上了一条性命。
范蠡的人生,总是在大取舍中显现与众不同的智慧。他一生历经了三度“千金散尽还复来”。第一次是他从越国逃至楚国,隐居楚国靠经营有道富甲一方,楚王请他出山为相,在楚王使者面前,他说:“一介庸贾,不足为大王效力。但有钱财珠宝,可献大王。""""""我陶朱尽囊之物,悉数交于大王,日后陶朱所去何方,还请开恩勿要过问。”楚王虽不乐意,但人家万贯家财尽数奉献,人家不愿为官,便也不便取人性命。此后范蠡乘舟出海逃至齐国,隐姓埋名,率领儿子们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再次治产无数。齐国国君闻其贤,任其为相。他却感叹:“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皆为世人得意事。但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千方百计弃官,再次散钱财于民间。此后他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经商再成巨贾,后终老于陶地。
范蠡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积极入世却又淡看名利的态度,令人向往钦敬。那一点红尘中的亲切,至今喜庆在中国人的生活里。他晚年潜心烧制琉璃,其真金琉璃盆,在民间被奉为聚宝盆;他为官时手执的牙笏,也演变成财神手中的如意;他的岁末返利给“生意对象”的方式,早已成为民间的“利市”习俗。闲暇时,他还曾著有《养鱼经》,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清代李渔作《闲情偶寄》,搜罗了日常生活中的雅致奇巧,十分有名,怕也是要称陶朱公一声“先师”了。 叁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范蠡真的与西施“泛舟西湖”了吗?如今已无确切的史迹可查,但从各方面的资料汇总推断来看,这样“浪漫的事”发生在范蠡身上,其可能性微乎其微。范蠡曾经说过,“荣华美色,富贵功名,如耽幼童之戏耍,令人不思其返,耽功名者如文种,一命呜呼;耽仇怨者如勾践,郁郁而终……凡此种种,皆命中之迷象。不观,则废其华美,观之过甚,则废后继之景。人命苦短,吾苦于不能识天下美景。今吾历尽世事,吾之所求,惟心之安也……”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不为外像所迷惑的人,谁的美貌柔情,都概莫能外。当然,如果美人的情缘合于天时地利,范蠡亦不会拒绝。
而西施,显然是与他的生命观“不合”的。西施虽有倾城之貌,但就吴国来说为败国之女;她在吴国宫殿里待了十余年,出宫后也已年岁不小,即便仍然貌美如花,总难再倾城;范蠡如此通透之人,其本性一直都是远离纷争,而西施美名太甚,无疑会蕴含着一些祸端。
另外,据史书记载,范蠡在隐居齐国时,他的几个儿子均可助其做生意,即早已成年。这些儿子当然不可能是西施生的。于是,范蠡这样万事求“心之安”的人,也不太可能为西施做出抛弃为他生养儿女的糟糠之妻的事情。西施那样可以为国家放弃自身得失的女子,当然也不太可能做他的妾,即便她肯,他亦难“心安”。然而,范蠡是侠义之人,他与西施、郑旦,虽无儿女情长,却有恩义在。当初是他将她们从民间选出并亲自培训后送入吴宫的,事成后,他不会像越王那样无情。只要有可能,他会用自己的智慧为她们铺垫一条生路。如此,再加上我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