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an >> 范蠡 >> 正文

 

智者范蠡 英雄情怀

次,透过范蠡的话还看出他是心胸坦荡,勇挑重任的人。他知道,入吴为奴会受苦受难,生死未卜,这和在国内有一天一地之别。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坦然相待,主动请行,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范蠡随勾践来到吴国。面对繁重的劳动和屈辱的待遇,他任劳任怨,他拒绝了夫差的拉拢和利诱,表示愿意和勾践在一起,干苦力活。同时他又寻找时机,巧施计谋,甚至在夫差得病之时,让勾践尝夫差的粪便,终于感动了夫差,放勾践、范蠡回到越国。

  在吴国为奴的几年中,范蠡表现出超人的气度和高超的谋略,使他奠定了在勾践身边稳固的地位,勾践对他言听计从,范蠡得以充分展示自己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干。

  富国强兵 兴越灭吴

  勾践、范蠡平安回国,报仇雪恨的念头未减。勾践将兴越灭吴的大计,寄托在范蠡身上,他对范蠡说:“不谷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我的国家就是您范蠡的国家,请您帮我好好谋划吧!

  怎样振兴越国呢?范蠡有一整套计划。这套计划包括:

  第一,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没有雄厚的国力,根本谈不到打败敌人。范蠡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他以富国为宗旨,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为了发展生产,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

  范蠡主张以农为主,并提倡多种经营,“示民以耕桑,”多种桑树,养蚕。解决穿衣问题。还主张发展水产业,多养牛、马、猪、羊等牲畜。

  由于战争,越国人口减少,范蠡建议采取措施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令壮者无娶老妇,老者无娶壮妻”——鼓励生育。女子十七,男子二十,不嫁不娶者,将罪及其父母。根据生育子女数量发放奖励。

  第二,实行亲民措施,稳定社会。

  范蠡告诫勾践要“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的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勾践按照范蠡说的去做,他曾说:“我得知越国有人生病我就去慰问,有人去世我就帮助办丧事;敬长老,爱少幼,养育孤儿,医治病人,以求报复吴国。”

  勾践还下令:独子、寡妇、患病而贫穷的人,他们的儿子入仕可以得到照顾。还规定:如果一户的长子死了,可免除其三年的徭役。越国曾七年不向农民收赋税,鼓励农民家中贮存粮食。

  第三,扩充军队,积极备战。

  范蠡擅长用计用谋,搞军事很在行。他曾很自信地说:“兵甲之事,(文)种不如(范)蠡。”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列举了兵权谋十三家,其中便有范蠡两篇。这说明,范蠡曾有兵书流传。

  为了提高越国的军事力量,范蠡重建越国都城。

  范蠡先在国都中心建了一座小城,称“勾践小城”。建勾践小城目的是不引起夫差注意——国君住这么小的都城,说明勾践没有野心,减少夫差的怀疑。之后,范蠡又在小城之外修建大城。称大越城。这座大越城就是今天绍兴城的范围,由于这个城墙是范蠡亲自督建的,又称“蠡城”。为了迷惑吴国,范蠡在大城的西北不修城墙(朝向吴国),以表示臣服。

  在大城西面的卧龙山顶上,范蠡建造了一座很高的“飞翼楼”,这座楼实际上是一座瞭望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了解吴国的动向。

  越国有制造兵器的传统,尤其善于铸剑,各地有不少铸剑名家。范蠡归国后,派人暗中拜访铸剑名家,并将他们分散安置在隐蔽的山区,大量铸造利剑,隐藏起来以备战时使用。范蠡十分重视军队训练,设计了一套训练士兵的方案。为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在范蠡的谋划下,越国君臣同心,经济恢复发展,军事力量增强,灭吴的时机一天一天成熟。勾践复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曾经数次向范蠡询问,能不能出兵灭吴?均被范蠡以时机不成熟阻拦。

  范蠡为什么一再拒绝对吴采取行动呢?原来这是范蠡的一贯思想,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仔细观察天时、地利、人和的变化,寻找最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公元前473年,在范蠡策划下,越国发动了对吴国的最后一击,吴王夫差被俘,自杀而死。自前494年越国在会稽山被围困以来,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左传·哀公元年》)终于完成了复国的大业。

  急流勇退 再创新业

  灭掉吴国,勾践封赏范蠡,任他为上将军,范蠡却不为所动,大约公元前470年,他向勾践表示自己准备离开越国,勾践执意挽留。范蠡并不动摇,不久范蠡就带领全家人离开了越国。

  离开越国之后,范蠡还给老朋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喙,只可与同患难,而不可与之同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文种见信后,也感到后怕。他忧心忡忡,称病不朝,被人报告了勾践。勾践决定对文种下手。

  这一天,勾践召见文种,文种到达,还没说话,勾践就拿出一把宝剑递给文种。说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这话等于让文种自杀。面对过河拆、卸磨杀驴的勾践,文种无话可讲,长叹一声,自杀而死。一代名臣,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只怪没有听范蠡的话,没有看透勾践。

  范蠡机智地出走,生命得以保全,文种留恋功名,却死于非命。为什么两人有不同结局?不能不说范蠡在长期与勾践的接触中,对勾践的人品、性格有深刻的了解。范蠡看出勾践是“大恩不报,大功不还”之人,故在灭吴之后,急流勇退。范蠡的出走,还与他的性格有关,他是儒道互补型的人格,办事随性情,帮助勾践是自己的承诺,现在事业已成,他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晚唐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歌颂范蠡的机智:

  已立平吴霸越功,

  片帆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范蠡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智者范蠡 英雄情怀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