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u >> 杜牧 >> 正文

 

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

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玄宗与杨贵妃的轶事,开元、天宝年间的盛衰,中、晚唐诗人都极感兴趣,几乎人人都有诗咏叹,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杜牧对骊山、华清宫屡有感兴,既作《华清官》五言排律三十韵的长诗,又作此七言绝句三首。这三首诗,一般选本都只选第一首,第二首则宋人诗话中有过好评。至于第三首,就没有人提起过。这就反映出了历来诗家对这三首诗的评价。现在我把三首诗一起抄录下来,让大家评比。
  
   第一首是咏蜀中进贡荔枝的事。“绣成堆”,指骊山象一堆锦绣。第一句写骊山,第二句写华清宫。这两句只是点题,还不知道诗人将说些什么。第三句一转,在红尘扬起的地方有一人骑马飞奔而来,同时在山上宫中,贵妃已在笑了。第四句不说贵妃知道四川新鲜荔枝已经送到,所以在笑,却说没有人知道是荔枝来了。这两句的表现手法很高明,第四句本来要说明第三句,但作者不从正面说明,而从反面说观,愈显得这是宫闱秘事。
  
   第二首第一句说新丰市绿树丛中卷起了黄沙尘土。第二句说明这是派到渔阳去调查安禄山行动的探子回来了。有人报告玄宗,说安禄山即将造反。玄宗就派人去秘密调查。但这些使者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报告说安禄山没有造反的迹象。其实这时安禄山已在发兵了。第三句也是一转,说这时骊山上还在演奏新制的霓裳羽衣曲,还在歌舞升平。可是,第四句说:待到歌舞完毕,大家下山来,中原已经破碎了。这首诗和第一首的作法不同。第三句第二字用平声字,因而是拗体绝句。主题思想是讽刺玄宗以荒淫误国,与第一首的用赋体也不同。
  
   第三首是叙述安禄山在长安时得宠于玄宗和贵妃的时候,俨然是万国笙歌,陶醉于太平的时候,当时安禄山也在山上宫中参与跳舞,连山下人民都听到他们的笑声。这首诗止有一个“醉”字透露了讽刺之意。此外的字句都较为平淡。第三句尤其粗鲁。因此是一首写得失败的诗,无怪没有人提起。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唐诗中第一流的怀古诗。赤壁是山名,山崖红赭,故名曰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边。建安十三年,(公元二O八年),曹操造了几百条大战艋,准备大举征伐孙吴。周瑜采用黄盖所献的火攻计,趁东南风起.大破曹军于赤壁山下,将曹操的战艦焚烧无馀。铜雀台是曹操晚年(建安十五年)所造的楼台,上居姬妾歌伎,以供其四时行乐。这个台在今河北临漳县,就是当年曹魏的邺都。台已不存,遗址还在。二乔是乔公的两个女儿,据说长得极美。太乔嫁给孙策,小乔嫁给周瑜。以上是这首诗的历史事实。
  
   诗的第一、二句说,当年赤壁大战时折断的戈戟还沉埋在江中沙土里,铁还没有销蚀。诗人检到了几块废铁,自己拿去磨洗一番,认出是古代魏吴战争时的遗物。古代兵器上都铸有铭文,所以诗人能认得。这两句诗的作用也不过是点明题目,表示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诗。
  
   下半首诗是诗人在赏玩这几块废铁时的感想。如果当时没有东南风而只有西北风,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不同了。也许是曹军大获全胜,顺流而下,把吴国灭掉。诗人并不把这一感想如实地写下来,他改用形象思维来表达。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二乔肯定会被曹操俘去,深藏在铜雀台上了。东风是自然现象,没有感情。在这句诗中,它被人格化了,似乎东风也对周瑜有好感,特地给他以方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一幅很美的形象,但诗人止是用来代替孙吴的破家亡国。
  
   “东风不与周郎便”,从散文语法规律看,这是一种肯定语气,东风没有给周瑜以方便。但在唐诗中,它可以表达为假定语气。因为唐代诗人都尽可能不用“如果”、“倘若”、“何况”、“但是”这一类的转折语,只要上下句贯串得当,读者自能判断其语气。到了宋代,文言文的语法观念强了,诗人就不敢做这样的诗句,他们一定会写成“东风若不与方便”这样的句子。从此,诗与散文的句法没有区别,也就是以文为诗了。宋人《道山清话》论此诗云:“此诗正佳,但颇费解说。”他知道这首诗做得好,但是也无法解说,就因为他不了解第三句是假定语气。
  
   清人吴乔撰《围炉诗话》,论此诗云:“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诗,用意隐然,最为得体。”他指出杜牧此诗用隐晦的方法来发议论,出新意,这是抓到要点的。但他以为这是一首咏史诗,却未免差错。杜牧此诗是怀古,不是咏史,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吴氏大约没有分得清。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自从选入《唐诗三百首》以后,成为唐诗中最为家弦户诵的一首。近年出版的唐诗选本,几乎无不选取。注释已多,我本来不想在这里讲谈。不过近来发现有两处诗义,未被注意,或者有些奇特的讲法,因而趁此机会,谈谈我的意见。
  
   第一是关于“秦淮”的问题。所有的注释本都说秦淮就是秦淮河,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从明代以来,一般人所知道的秦淮河仅是南京城内的一段。明清两代,这一段秦淮河两岸都是花街柳巷。这里有酒家,有妓院,有游船舫。杜牧既然“夜泊秦淮近酒家”,而且还听到商女唱曲子,大家便以为就在这里。这却错了。原来秦淮河由东向西,穿过南京城,分两股流入长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杜牧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牧《清明》
    秋 夕 杜牧诗鉴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诗鉴赏
    赠别(其一) 杜牧 诗鉴赏
    遣 怀 杜牧诗鉴赏
    早 雁 杜牧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诗鉴赏
    泊秦淮 杜牧诗鉴赏
    念昔游三首(其一) 杜牧诗鉴赏
    村 行 杜牧诗鉴赏
    沈下贤 杜牧诗鉴赏
    赤 壁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遣怀 杜牧
    秋夕 杜牧
    过勤政楼 杜牧诗鉴赏
    山 行 杜牧诗鉴赏
    杜牧 泊秦淮
    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
    俊爽不羁的好色之徒杜牧
    杜牧生平简介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诗鉴赏
    清 明 杜牧诗鉴赏
    赠别·其二 杜牧
    小李杜
    秋浦途中 杜牧诗鉴赏
    杜牧的男性主场
    江南春绝句 杜牧 诗鉴赏
    长安秋望 杜牧诗鉴赏
    杜牧简介
    杜牧的扬州情节
    诗人杜牧简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
    赤 壁 杜牧诗鉴赏
    杜牧 赤壁
    旅宿 杜牧
    赠别·其一 杜牧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金谷园
    杜牧 秋夕
    金谷园 杜牧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诗鉴赏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诗鉴赏
    杜牧的苦衷
    杜牧诗歌中的悲剧意识
    杜牧《初冬夜饮》赏析
    杜牧《山行》原诗及译诗赏析
    《阿房宫赋》杜牧的勇气和局限
    杜牧诗集
    送国棋王逢 杜牧诗鉴赏
    杜牧 遣怀
    屏风绝句 杜牧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 诗词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诗鉴赏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诗鉴赏
    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诗鉴赏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诗鉴赏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杜牧诗鉴赏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诗鉴赏
    杜牧诗三首
    杜牧简介
    初冬夜饮 杜牧诗鉴赏
    杜牧云游天下猎美女
    题桃花夫人庙 杜牧诗鉴赏
    题乌江亭 杜牧诗鉴赏
    题木兰庙 杜牧诗鉴赏
    感怀诗 杜牧诗鉴赏
    杜秋娘诗并序 杜牧诗鉴赏
    念昔游三首(其三) 杜牧诗鉴赏
    题齐安城楼 杜牧诗鉴赏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毁在了谁的手里?
    读韩杜集 杜牧诗鉴赏
    商山麻涧 杜牧诗鉴赏
    题武关 杜牧诗鉴赏
    兵部尚书席上作 杜牧诗鉴赏
    送隐者一绝 杜牧诗鉴赏
    【长安秋望】
    叹 花 杜牧诗鉴赏
    喜欢杜牧的诗
    樊川问酒杏花村
    诗词小札专栏:读杜牧《寄扬州韩绰判
    风流杜牧在扬州的烟花传奇 流连青楼上
    【感怀诗一首】杜牧 《唐诗名篇赏析》
    【杜秋娘诗】
    【张好好诗】
    【河湟】
    南陵道中 杜牧诗鉴赏
    【江上偶见】
    既喜且恨是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齐安郡后池绝句】
    【赤壁】
    【泊秦淮】
    【江南春绝句】
    别样杜牧:夜生活如鱼得水 风流却也情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诗
    【读韩杜集】
    【九日齐山登高】《唐诗名篇赏析》
    【题乌江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送隐者一绝】
    【遣怀】
    【秋夕】
    【山行】
    早雁 诗词赏析
    江南春 诗词赏析
    山行 诗词赏析
    赤壁 诗词赏析
    七夕 诗词赏析
    长安秋望 诗词赏析
    清明 诗词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遣怀 诗词赏析
    杜牧诗案
    旅宿 诗词赏析
    泊秦淮 诗词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诗词赏析
    过勤政楼 诗词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词赏析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诗词赏析
    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诗鉴赏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
    杜牧(803-85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叹花 诗词赏析
    题乌江亭 诗词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 诗词赏析
    赠别二首 诗词赏析
    赠别二首之一 诗词赏析
    赠别二首之二 诗词赏析
    河湟 诗词赏析
    【清明】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唐)杜牧
    金谷园 诗词赏析
    杜牧
    杜牧试才断冤案
    杜牧诗的思想内容
    杜牧小传
    杜牧逸事
    金谷园 杜牧诗鉴赏
    送国棋王逢 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