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明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诗】 清明节这一天细雨蒙蒙, 大路上的行人触景伤情。 请问小牧童何处有酒店? 远处的杏花村里酒味浓。 【赏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特色】
一般而言,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的刻画生活,而诗词还有特殊性。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诗意”,什么是“诗意”?这是诗词的关键,就是“尽在不言中”。诗词说白话就没了韵味,诗词的韵味就在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唐代诗人杜牧有首名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世有人提出,清明时节的雨绵绵细细,“纷纷”可删去;行人自然在路上,所以,“路上”二字多余;“酒家何处有”已是问句,“借问”就重复了;“遥指杏花村”又何必是牧童呢?最后就成了“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可能有人很佩服上面的看法,但读改过的“清明”,总不是那么回事,头一句就不顺。事情还远不止这么简单。 其实,“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纷纷”二字对强调雨的特征,进而渲染全诗的气氛,必不可少。 第二句的修改似乎最有理,但“路上”二字正是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为什么“行人欲断魂”?风雨如晦,空旷无人。“欲断魂”的“行人”在“路上”正暗示路之蜿蜒泥泞,令人郁闷;反过来,“路上”更衬托“行人”之孤独疲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很是沮丧吧?这为后面的“杏花村”埋下伏笔。 “借问”二字把行人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明透鲜活,可算碰到人了。这两个字不白加,显示了古人的深厚功底 这末后一句,试想如果不是牧童,而是张飞或是西施“遥指杏花村”,全诗的趣调很不同吧? “牧童”二字太重要了,欲删此二字,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此二字乃诗之“睛”。闭上眼睛,你想想牧童什么样?红扑扑的小脸儿,红带系着“朝天椒”,铜铃般的笑声,柳笛吹着欢快的小调儿,还有哞哞叫的老水牛...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画卷啊!把前面的阴郁一扫而光,全诗峰回路转,豁然开朗,行人还找到了酒店,说不定还能结交几个天涯知己,开怀痛饮,这是人生难得之悦意畅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