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落魄江湖中,诗词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词要数李清照、纳兰性德,诗数李商隐、杜牧,不过我觉得如果加上王孙贵公子的身份,会增加诗词的华美,在华美中透露出来的淡淡情怀,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更能征服读者。正如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以他童年时的所见所闻,渲染了整个大观园的华丽,笔锋中流露出金堆玉砌,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对比最后贾府的落魄,大观园的萧条,人是已非,深深地感动着几百年来的读者。因此,我更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和杜牧的诗。这里就说说杜牧的诗吧,简单几首,数言之。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在写景上,杜牧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特色。李白眼中的景色充满雄浑壮阔,“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眼中的景色是悲凉,凄戚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杜牧所描写的景物,一个字形容,就是“美”,艺术的美,无论在他风光的时候,还是落魄的时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七绝·赠别二首》)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九日齐山登高》)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描绘的景色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经过了多少年,他笔下唐代的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