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eng >> 邓小平 >> 正文

 

邓小平政治评传

成高度的一致。
    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的党内的教育——这是指的毛泽东思想,不是毛个人的思想,是
从1949年之前开始的党的集体领导智慧的结晶——有助于确保党内思想的一致和目的的统
一。然而,邓又明确地、一贯地提出,为了确保党对社会的领导,体现出物质上的优越性也
是必不可少的。在抗日战争中,正是这种思想,使中共领导下的那些地区保护和发展了一种
生产性的经济,在1949年之后又成了现代化的经济,正像邓在1987年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理
谈话时所说的,也许是他在五十年代期间经常讲的话:“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
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⑾
    由于邓强调对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为了这个目的必须发展教育事业而进行机构改革,邓有
时被国外描述为中国唯一的经济现代化的制定者。尽管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明显不对的地方,
但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因为正像上文引用的邓在1987年的讲话所表明的那样,邓所寻求的
是社会主义。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中共起主导的作用。邓在
1992年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对比时,他把社会主义描述为“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同样也“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⑿在邓的总体思想中,经济现代化是一件主要关心的事情,但党的领导原则是更加
重要的。与毛泽东观点和工作风格的明显差异产生了毛和邓的关系问题,甚至在“文化大革
命”后,这个问题对邓的政治生涯来说,明显地也是很重要的。“文化大革命”前,邓有三
十多年一直作为毛的助手,毛也深信邓对他个人的忠诚。“文化大革命”后,甚至在毛还在
世时,即使他俩的关系实际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他俩早期的那种关系对于党中央其他许多
的领导人来说仍然是革命成功的一个明显标志。邓到了九十年代仍然还保持着对毛的忠诚。
正像邓在1980年告诉奥埃娜·法拉奇那样:“……我们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
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⒀正像他在1989年5月所表示的那样,他仍
然为在党内曾是一个“毛派”成员感到自豪。⒁毛和邓的政治关系可追溯到1933年对“罗
明路线”的斗争中,当时邓实质上是在党内冲突中替毛受了过。从那以后,毛对邓表现出了
一种异乎寻常的别人无法察觉到的信任。在1938年邓被派往太行区。在1942年—1943年
延安进行的旨在消除苏共影响和确立毛的领导的全党整风运动中,邓是所有在外的中央领导
人唯一没有被召回延安参加整风的人。邓在毛的支持下成为中共的总书记。一直到1966年
底前,尽管邓和毛之间在政策问题上有许多分歧,然而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之间有任何的派系
斗争,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官方的宣传机构也没有对邓小平公开点名批判。
    邓不仅与毛泽东的而且还有周恩来的,实际上是所有的他与党内的同事们所建立的关
系,很明显是他的政治评传很重要的方面。除了以上这些明显的关系之外,这本评传还突出
了抗日战争期间邓在太行区的经历对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所起的重要作用。邓对政治变革的认
识在太行区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邓在太行区一起工作过的那些人后来形成了一个很重要
的权力群体。
    邓在太行区经验的许多原动力,来自以延安为中心的“模范”边区,不是来自华北其他
边区的,特别是来自晋察冀边区的经验。还可以通过对四十年代初在太行区临时和战时的状
况所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邓在1949年后制定的所有具体的政策起源于太行区。然而,太
行区的具体情况所产生的问题不同于在延安遇到的那些问题,因此有时就需要某些不同的解
决办法。太行区地大物博,而且又更直接地受战争的影响,但是在经济上却得到了较大发
展。为回答抗日战争时期的形势把邓小平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对党内民主集中制和党内少数
派的权力、对党政分离及对通过多种方式动员最广泛的民众支持的关心做了具体的阐述。
    肯定,太行区对邓和中共领导层中的其他人所产生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他对发展一二
九师所做的贡献产生的影响也已经得到了研究,在他与军队领导人的关系方面,在抗日战争
中的大部分时期驻在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总司令部可能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至少使得他与
那些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期间领导人民解放军的将领们结下了密切的关系。
    除了军队事务外,邓的那些来自以太行区的老同事老部下后来在中央政治局和全党所占
据的重要地位,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些人在共产党领导层内为邓提供了广泛的支持,这
种支持是无与伦比的。

改 革 家
    最后一个形象把邓小平描述为在发起中国的改革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共领导人。把他描
述为改革家的形象完全是正确的。在七十年代中期,肯定是邓小平领导了对各项政策和作法
的抵制。还可以肯定1976年他再次被清理出中共领导层时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确保了他
后来成了最受欢迎的领导经济现代化运动和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否定的“最高领导人”。
    然而,在1978年和其后执行的各项政策,是由集体领导所制定的,这些领导人在“文
化大革命”前就已经在中央工作过一段时间了,他们对中国发展的总体思想首先是在五十年
代中期提出来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陈云在八大会议上提出的。作为设法恢复“大跃
进”的灾难之后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六十年代初又重新提出了这些思想。在七十年
代末和“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又重新恢复了早在二十年前曾参与这一政策制定过程中那
些人们的工作。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集体的胜利,而
且也是邓本人的胜利。
  &nb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邓小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邓小平政治评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邓小平个人档案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鲜为人知:刘伯承留给华国锋的“特殊
    邓小平说陈锡联同志没有野心
    梁漱溟评价邓小平 毛泽东听完笑出声来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邓小平七次遭暗杀
    薄一波谈邓小平:“一人千古,千古一
    1983年邓小平拍板“严打”
    刘伯承临终叮嘱华国锋:要邓小平主持
    邓小平会见金庸:我为何不当国家主席
    邓小平:我们庆幸他是那个做决定的人
    没想到这竟是邓小平去世前的最后一句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小平的最后时刻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薄一波撰文忆小平在太行:大家风范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邓小平之女邓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邓小平访美险遇刺 三K党成员抽刀冲向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邓小平与万里桥牌大战 技高一筹不愿输
    邓小平戒烟趣闻
    1975年,周恩来向世界推出邓小平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34年前邓小平问布什:是不是每天都在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邓小平——时代立宪者的平凡人生
    邓小平简介
    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提改革党和国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邓小平打破《时代》惯例,两度入选年
    邓小平长女:父亲的道理都是从老百姓
    特区诞生内幕:邓小平说我愿当大家的
    “一国两制”构想出炉全过程
    我得到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签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中共纪检历史展探密:邓小平下令查苏
    邓小平与《聊斋志异》
    史海钩沉:邓小平最早明确提出申办奥
    亲人眼中的邓小平
    “两个凡是”的禁锢是如何打破的
    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前后
    “总设计师”邓小平称谓的来龙去脉
    未竟的邓小平
    邓小平
    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内情
    【历史上的新闻】22日:邓小平诞生、
    有感邓小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
    叶剑英力挺邓小平复出
    重温小平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卓琳三姐妹的故事
    砍头我也跟着你 卓琳邓小平相濡以沫5
    卓琳逝世:小平走后的这12年
    卓琳:把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沟里
    琳回忆与小平结婚:算了吧,凑合吧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