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杨桂华 课题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设计 基础性指标 1、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的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发展性指标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目标制定依据 对学生状态分析 说明文阅读是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强项,但是,由于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说明文缺乏兴趣,而且,在初一的同学来说,学生接触的说明文并不多,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把握能力不强,尤其对《中国石拱桥》这样的文章,石拱桥的特征相对较多,如何在众多的特点中区分出主要和非主要的因素,是教师教学中应该完成的问题;由于学生相对年龄较小,社会的阅历不多,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桥和钢结构桥梁居多,要使学生对石拱桥增加感性的认识已属不易,更何况要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石拱桥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的理性认识则比较困难。 教材分析 本文属说明文单元中的一篇讲读性文章,文章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说明对象的特征明显,采用了常见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语言通俗易懂而生动形象,其用词准确,恰当,体现了造桥专家茅以升对桥梁建筑的美的独特的理解和对石拱桥所体现古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对教学过程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1、学生对文章的条理的分析只注重局部,不能从全文角度去认识。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石拱桥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课件制作 ppt 其他准备活动 拓展练习:课外说明文补充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常规活动: 《每周一文》交流 开放性导入: 1、有关桥的讨论: 以“桥” 为话题,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类型的桥。 2、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讨论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中国石拱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 思考一:请用适当的词语来修饰中国石拱桥? 思考二:课文中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这两座桥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主要“特征”? 思考三:从文中找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语句 思考四: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感悟体验: 1、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何共同点,各自还有其它的不同点吗? 2、体验文章最后部分的作用? 3、体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5、从文中有关词语和语句体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石拱桥时的聪明的智慧 五、拓展练习: 阅读材料,说说哪段《水》文段的说明更贴切,为什么? 古老的…… 世界著名的…… 美丽而坚固的…… 造型奇特的…… 巧妙绝伦的…… 有优良传统的…… 多姿多样的…… 体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 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因为这两座桥一座是独拱、一座是联拱,分别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 明确: 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卢沟桥的柱头上有千姿百态的狮子。 1、从内容上: 2、从结构上: 3、从说明顺序上: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是 4、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引资料: 比较、讨论哪些词语更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学生讨论: 突出说明文写作的条理性 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把握信息的能力 区分说明对象的特征的主次 字里行间发现中国石拱桥特征主要表现 对比、归纳 比较阅读,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教学生如何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感受和体验语言的准确性及作用 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学习 语言的感受、欣赏 体验说明文的说明条理 开放式总结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因此,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应该以中国的石拱桥而自豪和骄傲。同时,民族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开放式总结 1、在课余找出本文的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并说说作用。 2、完成课外补充《说明文练习》 3、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件物品,进行说明,字数300字左右。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