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中国石拱桥 >> 正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教学设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⑵ 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的特征。

  2、能力目标:

   ⑴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⑵ 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⑶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3、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的特点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

  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

  设计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的。


二、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荷情万种   拙政园,撷山川之灵秀,为世人所钟情,不愧为苏州园林之冠。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世人所敬仰,不愧为花中之君子。

  你能想像在拙政园赏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吗?所以,当我听说拙政园要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的消息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饱眼福了。

  立秋过后,天还是一样的炎热。走在路上,我还猜度着荷花是否经得起骄阳的虐待,可踏进园门,才隐约听说荷花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

  我略带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铺成的曲径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风四面亭。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

  这是周瘦鹃在吟唱。

  我站在亭边,愣愣地看着四周大片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的绿,绿得耀眼,绿得洒脱,从四面八方把我包围融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绿。我感受到一种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灵的陈年的灰尘。

  这是荷风!我已经感受到了!

  可荷花呢?我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周敦颐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如今,面对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这就是它的傲气?

  它是君子啊,它不会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荷花美得超然,但不孤芳自赏,它总有开放的时间。它的美不是妖媚,不容任何侵犯。它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是被人欣赏,而是奉献果实。它愿放弃美丽而一心酝酿果实──用它的根用它的心。

  我忽然间领悟到许多,心情豁然开朗。没赏到风姿绰约的荷花固然十分遗憾,但我的心里早已是荷情万种。
荷 花   盛夏,当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你看,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肺腑;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青翠欲滴,那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犹如翠玉盘中的珍珠,明净柔润。一阵微风拂过,会使你有一种暑气全消之感。再吟诵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觉心旷神怡了。

  荷花全身是宝,用途很广,既是食品,又是药物,至于供人观赏,那只不过是一种“副产物”罢了。它的地下茎——鲜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盐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和糖藕片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的良好补品。莲子,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或蜜饯;干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62 %,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5%,钙、磷、铁质及维生素 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荷梗、荷花、莲蕊、莲须中还含有各种生物碱,荷叶还是很好的包装材料。

  如果说到荷花的药用价值,那就更大了。荷花的各部分都可入药。莲须,有固肾的功能;莲子,有收敛镇静之用;莲蕊,有清心、利尿、降压降烦之效;花托、花瓣,有活血祛痰之妙;花蒂(叶中央近叶柄部分)能清暑利尿……

  荷花在我国的长江、珠江流域栽植较多,黄河流域也有分布。就品种而言,荷花约可分为三大类,四十余种。其中花藕和花香藕等品种是以向人们提供鲜藕著称;湘莲和向日葵莲等品种,则是以向人们提供莲子而闻名;而花中君子和水花魁等品种,则是专供人们观赏的。

  莲藕,虽然一生都在水中,但对水的深度却有一定要求。一般生长初期,以三至五寸为宜,生长后期,一般可控制在一尺左右。在莲藕的枝叶长出水面以后,一旦风折叶柄,水就会从茎管灌入,使整株莲藕烂掉。因此,莲藕的生长发育还与风力大小有关。     2、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学生谈阅读的感受,只要能谈到一两点就行。

    明确:

    两文同样写荷花。但《荷情万种》是一篇记叙文,兼有抒情、议论。记叙自己去拙政园赏荷的经过,对荷的描写和体验极有层次,先写荷风,续写荷的精神,并巧妙引用古文增添色彩。

    《荷花》分别介绍了荷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荷花的分布状况、品种,最后介绍了荷花的生长与水深、风力有关。观赏价值突出其形体美、情态美。食用价值突出强调鲜藕、莲子,略写了荷梗、荷花、莲蕊、莲须。药用价值突出荷花的各个部分,这是我们读者所不了解的。全文语言平实,知识性强,是一篇说明文。

  3、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⑴ 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

   ⑵ 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⑶ 全班交流。

     明确:     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梁事业的新发展。

  2、局部探究:

   ⑴ 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的特点的。

     Ⅰ 学生齐读第四、五段。

     Ⅱ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

       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 骛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⑵ 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多媒体显示:
  代表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突出 赵洲桥 最古、距今1300年年 形状像弓,拱上加拱结构匀称、古朴美观 保持雄姿 世界上最长,已使用1000多年,爱人先赞誉 卢沟               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

    明确:    “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的特征。


五、延伸拓展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98引自《辞海》对卢沟桥介绍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的说明不够全面?

  学生明确:《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出赵州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展示赵州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多媒体显示: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的。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比作虹……

    (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

    7、⑴ 赵州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⑵ 卢沟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   1、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的可能。

  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竹 子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⑴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⑵ 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    、    、    、    。

   ⑶ 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                。

   ⑷ 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

  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⑴ 说明对象是竹子。

   ⑵ 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

   ⑶ 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⑷ “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


六、布置作业

  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2、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

   ⑴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

   ⑵ 它与课文里对卢沟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⑴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    ⑵ 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你走过的一些桥,也许只是“步石”桥、独木桥,也可能是高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可能已经有些年头,也可能新修建不久。不管怎样,它们都各有作用,在构造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请仔细观察它们,并了解、搜集有关它们的修建情况等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

    提示:要求写成说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关桥的故事、对的感情的抒发上多费笔墨,语言应简明、准确。

  2、面对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司机、行人都感到无所适从,试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400字左右。

  3、请以“我家乡的××”为题,写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一篇写成记叙文,一篇写成说明文。

    (提示:本单元从学习记叙文转到学习说明文。“把握区别,注意关联”是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一。这一道:“同题异体”的作文题就是本着这一目的设计的。写记叙文,要根据记叙的要素,以“××桥”为线索,展开对与“××桥”有关的人和事的叙述,重点是记叙与桥有关的事情。写说明文,应抓住“××桥”的特征,介绍其“位置”“修建年月”“构造”“结构特征”等,也可以简单介绍与有关的人或事件。语言要求简洁、准确、严密)


二、实践活动设计

  1、设想未来的是什么样子的,出来,先分组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位代表面向全班汇报。

    提示:对未来桥的设想是建立在对目前的桥存在哪些不足与缺陷的认识基础上的,所以可以先讨论现在的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再畅想未来的是什么样子。

2、课外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桥的资料,然后从不同角度(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对它们进行分类,并选择一些有特色的给它们建立小档案。


三、开放性探究

  1、比较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乙]我看到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受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吧。但是再从的另一边看,它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⑴ 甲、乙两文都是写,但文体不同,甲文是       ,乙文是       ;两文侧重点也不同,甲文重点是       ,乙文重点是       。

   ⑵ 甲、乙两文都写到水的猛烈,但目的不同,甲文是为了     ,而乙文是为了           ;两文写水的语言风格也不同,甲文语言         ,乙文语言         。

   ⑶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都运用
了     、      和     ,但是甲文主要运用的是    ,乙文还运用了       。

   ⑷ 甲文中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这段话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用来展示卢沟的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坐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⑴ 这个文段说明的重点是       ,它按照       的结构方式来写,大礼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              。

   ⑵ 文中的“从屋顶到地面”能否改成“从地面到屋顶”,为什么?

   ⑶ 文中线部分采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

   ⑷ 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兼用了       。


〖参考答案〗   1、比较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⑴ 说明文 散文(记叙文) 说明桥的特征 从对的描写生发出对自然对人生的慨叹

   ⑵ 说明卢沟的结构坚固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客观、平实 富有激情

   ⑶ 说明 记叙 描写 说明 议论

   ⑷ 拟人、排比 摹状貌 工艺精美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⑴ 礼堂的规模和灯饰 先总后分 规模大、设计巧

   ⑵ 不能改,如改,则与本选段的说明顺序不相符。

   ⑶ 列数字、打比方

   ⑷ 描写
【备课资料】

一、课文解读

  1、谈谈《中国石拱》中的描写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主要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形式、结构、成就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在表达方式上,它以说明为主,适当穿插少量的描写。如文章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接着花费大量的笔墨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一座是独拱石桥中的佳作,一座是联拱石桥中的典范),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我国石拱桥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造型、坚固的结构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在描绘独拱石桥的形态和卢沟两旁石栏石柱上石狮子神态时,只寥寥几笔。这些描写是以说明文为依托,服务于文章中心,体现了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文中的描写状物采用的是引用、拟人的方式进行的。如:在形象说明赵州桥优美造型的时候,引用唐朝张NFEAF的话“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在摹写卢沟石柱上狮子时,“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它们的不同姿态。这些引用、拟人的描写方法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

  2、《中国石拱》的说明方法

    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的特点。

   ⑴ 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⑵ 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⑶ 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的特点是:

    ① 全只有一个大拱……    ②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③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④ 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⑷ 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骛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⑸ 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⑹ 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的形式美。

   ⑺ 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十分坚固。

  3、谈谈《中国石拱》(张寿康)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复杂的说明文。这篇文章主要是举例说明石拱桥的特点,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另外对石拱桥还有些历史性的说明和描叙。我这篇示例性的文字,想就“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的材料来源,《中国石拱》是怎样写的”这三个问题说一说。

    1979年暮春,我正留意说明文的特点、写法等问题,重读了《中国石拱桥》,查阅了1962年3月4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初稿。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过程,我两次拜访了茅以升先生,向茅老请教,交谈了有关写作《中国石拱桥》的问题,我也向茅老谈了我对茅老写《中国石拱》的一些理解。茅老表示希望我写成文章。后来因琐务自牵,文章一直没有写。今年春天见到茅老时,我也难于提起这件事。现在想来,同茅老的几次谈话,对我极有教益,对写这篇示例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

    茅老是著名的桥梁专家,对祖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热爱桥梁的建设事业,又极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由于有这样的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精神,数十年来一直勤奋学习,研究桥梁科学。他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极有研究,正在编写《中国桥梁史》,认为“在当时的世界上,我国的科学技术是领先的;在科学技术的竞赛场上,我国是得过锦标的。”基于这种思想,茅老写了《桥话》,写了《中国石拱桥》。上述的思想也正是《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的中心“说明我国的石拱桥具有光辉的科学成就,表现并歌颂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性”的思想来源。这就是茅老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的用意。可见写好一篇文章,总要热爱所写的事物,对所说明的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读文章和写文章都不能忽略这种似乎在文章之外的思想感情,因为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的一点。

    茅老是具有求实精神的。他阅读有关桥梁史的浩繁的书籍,进行调查研究,忠于史实;他还亲自考察过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等许多座石拱桥。他还十分爱好文学,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认为“文学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文学”。因此,他积累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和历史典藉中记载和描绘桥梁的语句。就在石拱桥的研究中,他不仅研究了《中国石拱桥》中所写的桥,还研究了苏州的宝带桥、吴江县的垂虹桥、江西省南城县的万年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和十七孔桥等许多座石拱桥。茅老虽写的只是《中国石拱桥》一篇文章,但是他掌握的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对桥梁的深堪的研究,都是写《中国石拱》的材料基础。可见写一篇说明文是不容易的,要下功夫去调查、研究所写的事物,要有求实精神,要进行深入的考察,这样才能保证说明文的科学性,才能给人以正确的知识。这是我要谈的第二点。

    第三点谈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有了大量的准确的资料,采取怎样的写法才能把石拱桥说清楚。我觉得《中国石拱》的整体布局是一种总分结构,也就是由一般到个别、由总括到分述的结构。

    开头一段是极好的“入话”,留在下面说。下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这一段,说明了世界桥梁史上所有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这是总的方面。入后即说到个别: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再往下说,又以中国的石拱桥为总的方面,以传统的石拱桥和解放后新建的石拱桥为分的方面(两方面)进行说明。这是写《中国石拱》的总的思路。

    在总分的整体结构中,包含了几个结构的构件。举例说,写中国传统的石拱桥的时候,又是一个总分结构(构件)。即以传统的中国石拱桥为“总”,“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这一句就又把文章一分为二,话分两头,并列地去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这种写法使文章言之有序,条理井然。又如,在说明赵州桥的时候,文章用了“时间延续”的结构样式(构件)(“赵州桥横跨洨河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恢复了青春”一段)和“空间排列”的结构样式(“赵州桥非常雄伟”,以下由长、宽谈桥的设计,到“人不知其所以为”)。至于说明赵州的“四个特点”的部分则是属于“事理说明”的并列结构样式了。我们说这篇文章是“复杂的说明文”,这也表现了复杂的一面。我觉得这种说明和分析,对阅读和写作说明文有好处,这也正是现代文章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以上说的是一个方面,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是怎样把说明文写得生动些。这就要靠积累的材料和文学修养了。开头一段“入话”,是用了描叙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了比喻,以下又引了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的形象词语。古人常把桥比成“虹”“龙”,比如唐杜牧的《阿房宫赋》里就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句子。文章在以下的几部分里,有时插入对桥的历史性评价,有时引用古人诗文的描绘语句。如引唐张嘉贞和马可·波罗的话就是评价,而引用《水经注》中记的旅人桥和唐朝张骛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就是形象描绘。这些引用,不仅使文章有横有纵,丰富多彩,而且增加了说明文字的知识性和生动性。至于文章中对石刻狮子的直接描写,就更富有形象性了。茅老写科普文字十分认真,“当他写科普通文章时,每次脱稿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句斟字酌,深怕写得不够通俗,不够生动。有时为了把一个复杂的思想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出来,他常常深夜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思索,直到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表达方式,才允许自己入睡。”我们从《中国石拱》这篇里也完全能体会出茅老在词、句、章法方面的精巧的表达。我们阅读这篇文章是不能忽略这一点的。

    最后想谈谈,这篇文章在编入语文课本时,删掉了不少材料和语句,如果跟《人民日报》初发表时的原文对照一下,我觉得有些东西可以作为阅读这篇文章时的参考材料。现在用补注的方式写在下面:

   ⑴ 原文第一段是:“石拱桥是以石拱为骨干而修成的桥。拱是弯曲的梁,梁是跨河越谷的桥身,桥身虽是弯曲的,但它上面的结构形成平坦的桥面,面上铺路就可走人行车。石拱就是用石头块拼砌成的拱,石拱桥就是全用石块造成的桥。”这一段判断、说明十分准确,让人对石拱有一种整体的认识。

   ⑵ “《水经注》中‘谷水’条提到一座旅人桥,说:‘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这座桥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记载最早的石拱桥。但在洛阳发掘出的一座周末的‘韩君墓’,墓门上就留有石拱,可见在旅人桥前,可能有更早的石拱。”

   ⑶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提到卢沟桥时说:‘在这条河上,有一座很好看的石,在世界上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选自《文章丛谈》,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二、时文超市 我是桥 吴小红   不管走到哪里,桥总是给我太多的感触。我爱望着那些石头的、木质的、水泥的、钢铁的桥身,俯瞰着汤汤流水对桥墩的冲刷,抚摸着桥被风霜剥蚀的痕迹,印入我脑海中的总是它那苍老的面容。岁岁年年伫立不动的桥啊,跨越着高山峡谷,连接着江河天堑,把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平凡或不平凡的人送向远方,而自己却面对一方不变的天地,任凭自然的风雨和岁月的沧桑消磨着青春。我明白,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它和教师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教师的事业不是鲜花,甚至不是绿叶。鲜花是令人艳羡的,绿叶是令人敬仰的,它们的事业充满着诗意与辉煌。金秋时节骄傲地悬挂在枝头的果实,就是对鲜花绿叶最好的馈赠。教师的事业是桥的事业,请看:在学生满堂的教室里,教师是知识之桥;在循循善诱的教诲中,教师是心灵之桥;在风云变幻的人生舞台上,教师是灵魂之桥。就像桥只是前进途中的一个部分一样,教师只是文明传递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到达目的地的人也许会忘了桥的存在一样,许多辉煌成果中教师的劳动可能被忽略;像许多教师本可以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一样,桥本身也许可以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厦,成为令人仰止的丰碑,成为美丽如的园林,但它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座桥,永远固守着同一片蓝天,扎根于同一片黄土,遥望着迷人的远方,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故事。啊,桥啊,也有心吗?

  是的,我知道,风雨中不堪重负的时候,桥在呻吟;滚滚人流涌过桥身的时候,桥在呐喊;当人们拥抱远方灿烂云霞的时候,桥在期待;当人们创造新的辉煌的时候,桥有寂寞;当人们在远方享受阳光的时候,桥有失落;当人们怀抱鲜花徜徉的时候,桥有欢乐;当人们经过桥去寻找新的风景的时候,桥有骄傲……是的,我知道,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教师是桥;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教师是桥;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教师是桥;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教师是桥。是的,我知道,学生知识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祖国事业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人类文明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座吧,植根于祖国的土壤,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承担着学生的希望,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心血。当学生成为远方丰碑的时候,当祖国成为世界丰碑的时候,当文明成为人类丰碑的时候,你、我、他,我们将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

  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抒发一个教师甘为人梯、甘为人桥的奉献精神,语言形象生动,意蕴丰厚,特别是排比句的运用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把本文与《中国石拱》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与语言特征,为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打下基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石拱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
    语文说课稿:《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2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4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3
    《中国石拱桥》课堂教学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之二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4
    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国石拱桥原文欣赏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
    综合语文教案  中国石拱桥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三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4
    《中国石拱桥》写作特点
    《中国石拱桥》精彩句讲解
    《中国石拱桥》中心思想
    《中国石拱桥》电子教材
    卢沟桥简介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B案)
    《中国石拱桥》学法指导
    《中国石拱桥》课文分析
    《中国石拱桥》导读
    万安古渡洛阳桥
    《中国石拱桥》素质教育新学案
    《中国石拱桥》形近字辨析
    茅以升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四封信
    赵州桥简介
    《中国石拱桥》语法修辞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问题探究
    《中国石拱桥》参考图片
    《中国石拱桥》重点难点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
    《中国石拱桥》结构分析
    千古风流──名桥──广济桥
    《中国石拱桥》写作背景
    《中国石拱桥》有关资料
    《中国石拱桥》教学建议
    《中国石拱桥》教学建议
    《中国石拱桥》研讨与练习说明
    《中国石拱桥》问题研究
    《中国石拱桥》整体把握
    《中国石拱桥》词义辨析
    《中国石拱桥》基础知识题
    《中国石拱桥》词语解释
    《中国石拱桥》课文语段阅读题
    《中国石拱桥》同步达纲练习
    《中国石拱桥》课时训练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
    《中国石拱桥》生字注音
    《中国石拱桥》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中国石拱桥》写作特色
    《中国石拱桥》多音字辨析
    桥梁专家茅以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A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试析《中国石拱桥》中的一处比喻
    《中国石拱桥》教学杂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课外阅读训练
    捐资助学──希望的桥
    比萨斜塔“纠偏”记
    巴黎圣母院
    巴黎凯旋门
    卢浮宫

    赵州桥之行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建造“三绝”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多音字组词
    《赵州桥》同音字组词
    《赵州桥》形近字组词
    参考资料
    故乡的小桥
    利用有效方法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赵州桥的传说
    《赵州桥》教学反思
    茅以升
    赵州桥
    《赵州桥》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
    世界最大拱式桥一览表
    《赵州桥》学习目标
    《赵州桥》教材简说
    《赵州桥》教材插图
    《赵州桥》电子教材
    桥梁发展史
    悬索桥
    《赵州桥》教学建议
    《赵州桥》课堂教学评析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赵州桥》素质教育新学案
    《赵州桥》词语理解
    《赵州桥》近反义词
    桥梁建筑与美
    借助电教手段教《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设计
    借助电教手段教《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设计
    什么是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