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找骆驼”为线索展开叙述,讲的是一个商人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根据文本特点和编者意图,我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在导入新课后,便引导学生据题质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和感悟中达到了对文本的初步解读。本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于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接着,我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老人知道————,是因为————”这样一个句式让学生练说,既突破了重、难点,又积累了语言。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的最终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本文的主旨是引导学生从老人的身上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因此,在弄清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后,我通过“这是一位( )的老人”这样一种句式,让学生填空,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自然领略了老人的人格魅力。最后,我又安排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和思考,带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走出了文本,并超越了文本。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立足文本,以教材、课堂为桥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努力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因为对孩子们的不放心,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还有些“字斟句酌”,没有做到真正地放手。课虽然结束了,留给我的思考却还在继续,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不断尝试,不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