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如何"咬文嚼字"
|
语文,是依仗语言形式存在的一门课程,它要解决的也就是言语的内容。字、词、句、段、篇是文本的客观形式,只要这个形式为核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教学中就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这一特征,也不能有效的领会文本的思想,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可很多时候,我们一些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遵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阅读数量着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关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可就是忘记了一点,没有经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缺乏对关键词句的反复咀嚼,这样获得的感悟和体验,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所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咬文嚼字”。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在一些人的眼里,“咬文嚼字”本是个贬义词,指过分的斟酌字句、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但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指在语文教学中,以言语形式的教学为核心,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和积累言语经验。这样的咬文嚼字,既远离于空洞的理性分析,也不同于僵化的知识教学。 叶澜教授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说的明白一些,就是将文中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都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文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语文课应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要求我们对每一个词语都进行这样的体会,而是要找准切入点。合理的切入点,加上有效的咀嚼方式,可以在指导学生课堂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通过对一些名家课堂实录的学习,发现他们在咬文嚼字中一般有着这几种有效的咀嚼方式。 一、从解释词语入手 孙双金老师在《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中,有一句话的教学就紧紧抓住其中一个词语的解释进行的。原句“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师:课文中的乘客表现得怎样?生:谈笑风生。 师: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拿起课本,读读书上是怎样写他们谈笑风生的?这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为什么能谈笑风生呢? “谈笑风生的意思”,“在课文中的表现”,“为什么能谈笑风生”,孙老师对“谈笑风生”这个词语作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安排,犹如层层剥笋,最后露出实质—写乘客的谈笑风生,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舵手的技术高超,沉着冷静。 二、从画面想象入手 王崧舟老师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齐读文字:“十多年过去了……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这段文字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有阿炳的穷困和屈辱,还有阿炳的可怜和悲惨。闭上眼睛,用心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把我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中,拉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 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拿走了。 生: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 ………… 师:是的,我们用自已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师:面对屈辱和穷困,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 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师:一边是苦难、屈辱、悲惨,一边却是热爱、向往、追求,这就是阿炳坎坷的经历啊。 对于阿炳坎坷的经历,王老师没有空洞地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坎坷,而是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走进了阿炳的世界,体会阿炳复杂的内心世界。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悲天悯人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去体会、去解读,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愉悦。 三、从联系生活实际入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也需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时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联系。 王菘舟老师在《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对表现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一个细节描写的教学,就是从联系生活实际入手这种咬文嚼字的方法来达到学生领悟语句所要表达意思的目的。 例、文中原句: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抓关键词语:你觉得哪个词能概括这句话。 2、理解“极其”的意思。 3、抓“宫殿”一词,引出房子的历史,联系实际说说“宫殿式的房子本来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他办公室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 4、对照文中句子描写的陈设,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从“极其简单的”陈设感受到了总理“极其不简单”的品质。 极其简单,简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王老师紧紧抓住“极其简单”一词,让学生慢慢去品味,慢慢去咀嚼,然后在“极其简单”中嚼出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人格,总理的精神品质。 四、抓特殊词语入手 词语具有张力,这张力浅显地说,是指词语超出本身字面意思的表现力,给人一定的、足够的想象空间。“四两拨千斤”,教学时,紧扣这些词语,往往能够抓住文章的要害,提升思维的深度,把“薄书读厚”,把“短词读长”,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文本的更深处。 例:支玉恒老师上《伟大的友谊》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教学实录。 师:我现在请你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第一段在遣词造句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听出来? 生:这一段里总共有五个“共同”。 师:那是怎么回事?他连续用了五个“共同”,使你感觉怎么样? 生:使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工作。 师:她刚才解释了,“共同”就是在一块儿,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究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你读读第一个“共同”。 (分别学习五个共同的内容) 师:把这五个共同概括一下,他们在一起是干什么呢? 生:共同革命。 师:对呀,我们就是这样,抓住这个特点,从五个共同中去思考,全段文字就一下子理解了,这样的友谊是不是伟大呀? 师:想一想这五个“共同”,就充分地理解了全文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什么呀? 生:好朋友。 师:不但知道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具有伟大友谊的好朋友。 师:这一段你们是怎么学会的?抓住什么? 生:抓住“共同”这个词学会的。 师:“共同”在这一段里是个什么?这个词是这一段的特点,所以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呢?(板书“抓特点”) 五、由学生提问入手 疑问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当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提问来简化或清晰问题。在语言学习中也一样,碰到有些语句不是用一般的方法就能领悟的,就采用迂回求进的方法,先退一步,就不懂处提问题,等到一系列由此产生的子问题解决了,那么领悟整个语句的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孙双金老师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就使用了抓问题咬文嚼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 原文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就这句话,起码要提三个问题。你把第一个问题再说一遍。 生:为什么父亲来了也是很难得的? 生: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生:就是说晚上有什么天色好不好的? 师:没有月夜的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天色不好。你有问题出来没有?争取难倒孙老师! 生:为什么父亲偏偏在这次收获节来? 师:有4个了,还有吗? 生: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师:你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把“实在”去掉了,试试看,意思同吗? 生(齐):同。 师:大家就抓住这个词来体味。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入6、7个问题,孙老师再提一个问题,父亲来和我们过收获节,就是来吃花生吗? 师:看这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把它放过,你一放过就把非常了不得的问题给放掉了。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抓住一点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问题。 咬文嚼字的方法很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动作模仿、画图示意、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品味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但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教学环节可以用多种咀嚼方式,而一种咀嚼方式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中出现,它们彼此交融,互相帮助。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在运用语言听说读写时并不咬文嚼字、反复思索,而是直接就感受到了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领悟了文本的含义,并且有了独特的理解。那是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经常的咬文嚼字已经为生活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良好语感的缘故,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多让学生咬文嚼字,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咀嚼文字,品味语言的奥妙。我相信,如果不具备咬文嚼字的功夫,仅凭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再丰厚的积累也形不成良好的语感。而一旦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语感素质自然就提高了。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咬文嚼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语文课堂如何"咬文嚼字"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咬文嚼字》说课教案 |
下一篇文章: 《燕子》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