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咬文嚼字》杂志出台新年第一份咬嚼“文坛十二家”报告,这次他们将目光锁定著名作家陈忠实,他小说中的差错报告昨正式公布。
“坐堂”不同于“就诊”
《白鹿原》写到一位冷医生,说他是“坐堂就诊”。书中是这样写的:“白鹿镇在村子西边,一条小街,一家药铺,冷先生坐堂就诊,兼营中药。”冷先生是怎样一副模样呢?“四十多岁年纪,头发黑如墨染油亮如同打蜡,脸色红润,双目清明。”写到这里,书中又出现了一处“坐堂就诊”:“他坐堂就诊,门庭红火。”
《咬文嚼字》认为“坐堂就诊”的用法值得商榷。“坐堂”旧时指官吏在公堂上审理案件,也可指行医者在店堂里坐守看病。而“就”有“到”的意思,“就诊”就是“就医”,意思是病人到医生那里请医生看病。“坐堂”是医生的行为,“就诊”是病人的行为,怎么能拼成“坐堂就诊”呢?冷先生和老冷先生都是医生,他们给病人看病,是不能称为“就诊”或“就医”的,应称“接诊”或“应诊”。
富兰克林死于雷电吗
《陈忠实文集》收入陈忠实报告文学《崛起》,文中写道:富兰克林在把自然雷电从天空引到人间的时候,是以他的生命作为这一伟大实验成功的代价的。这句话包含了以下信息:1.富兰克林做雷电实验是成功的,2.把自然雷电引到人间的实验是要冒生命危险的,3.富兰克林在雷电实验中被雷电劈死了。其中第三条信息是错误的。
《咬文嚼字》指出,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政治家、科学家。他参加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又代表美国与英国谈判,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他是避雷针的发明人,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卓越贡献。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电。在他的实验中,风筝带电是因为在雷雨天里空气电离造成的,而不是雷电直接击中风筝,要是那样,他就真的被闪电击倒了。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证明了闪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轰动了科学界。然而,他并没有因此付出生命代价,他一直活到1790年才去世。《崛起》一文并非专门介绍富兰克林,它报道的是郭裕录的事迹。郭裕录打井时受伤,昏迷了两天两夜。醒过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继续打井,终于成功。作者由此想到富兰克林也是冒着生命危险获得成功的。然而,把“冒着生命的危险”说成“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人和甲虫互变”的出典
《陈忠实散文精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曾收录一篇《关于一条河的记忆与想象》的散文。文中说:“半坡遗址发掘出土的一只红色陶盆内侧,彩绘着一幅人面鱼纹图案……把人脸和鱼纹组合在一幅图画上,比拉美魔幻小说里人和甲虫互变的想象早过六千多年。”《咬文嚼字》认为这里作家出现了一个疏忽:“人和甲虫互变的想象”,不是首先出现在“拉美魔幻小说里”,而是出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
卡夫卡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扭曲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小职员格里高尔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他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不已,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不久,格里高尔养成了甲虫的一些生活习性,却仍保留着人的意识。上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起的新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中并无“人和甲虫互变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