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可从解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标题引起阅读兴趣的情况是常有的,作者的命题也往往是为激发阅读兴趣设计的。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个标题就很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出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指出罗布泊所在。然后讲一个“泊”字,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消失了。我们自然要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教训是什么?课文将满足我们求知的渴望。 二、准备新疆地图,或张挂大地图,或印发人手一份,或让学生自己寻找,用地图带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最好再张挂沙漠风光图。 三、不妨让学生当一回“事后诸葛亮”。 当然“事后诸葛亮”语带贬意,但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教训必须总结,吸取。 可以让学生讨论: 假如你是当年新疆建设兵团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 这样的假想,可以促进阅读理解,深入领会课文。 四、探究这篇报告文学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失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探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白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先作假设比较,例如笼统地说,“据史书记载,罗布泊水域辽阔,周围万顷绿地,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与课文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再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层意思写具体的。又如,“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啊”一段文字,假如写成“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与原文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再揣摩作者是怎样借胡杨林来倾诉痛惜之情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建议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