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陕西冯明:我当时激动得眼泪流个不停 湖南石开基:一字一句都听到心里
解放军董来扶:最怕坦克在天安门抛锚
重庆王瑞蓉:瞪大眼睛看毛主席
近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推出两期国庆特别节目,寻找开国大典亲历者。自从一个月前,开始制作这两期节目以来,全国各地有几百位参加过开国大典的老人,和栏目取得了联系,分别讲述55年前的亲身经历。其实,在这些老人身上,就能看到很多共和国留下的足迹。
第一位打进电话的开国大典亲历者,是75岁的冯明。这位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几十年来,他在西北很多地方工作过,记者最后是在陕西宝鸡找到了他。
冯明 高兴得跳啊跳啊
冯明告诉记者,“我那时候在东郊民校的西口,就是天安门东侧,我当时激动得眼泪流个不停,高兴得跳啊跳啊,所有的人,我们的伙伴们都跳。”
75岁的冯明老人,20岁时以工人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前他是一个私人药铺的学徒工。冯明说:“我是小徒弟,要3年以后才能给我穿鞋,穿袜子,没有工资,管饭,棉衣也不给。所以我们在天安门看毛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向世界宣布,我们站起来了,我感觉工人确实高大得很,我们一下成主人了。”
坐火车过黄河过了40分钟
冯明老人祖籍是山西寿阳县农村,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51年他被吸收到中央贸易部人事司。在做了短暂文化培训后,他被派往西北参加大建设。冯明说:“在前门外火车站上了火车,过黄河时,那桥都炸坏了,木头撑起来的桥,火车上去就咣咣地响,40分钟才过了桥。我们是去干什么的?就是搞恢复建设的,国家那时候什么基础也没有,连老百姓给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交的粮食也没地方放。”
有个工人可吃12个馒头
用树桩搭个工棚就成了房子,用木板拼个平面就成了床。冯明老人说一只箱子是他当年唯一的家当,而这仅有的家当,还是在离开汉中工地时才定做的纪念品。冯明告诉记者,“那时苦得很,我记得一个工人,吃三两大的馒头,可以吃8个,还有吃12个馒头的。他干什么吃那么多呀?那小伙子十八九岁,叫杨黑星,河南人,高高的,粗粗胖胖,一背砖头60块,一块砖起码三四斤吧,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个卷扬机吊呀,那时候全凭搭架子背呀,背砖头,盖房子,他都高兴得很,他都不怕苦,不怕累,我说你少背一点,十八九岁,把你累得吐血怎么办?他说,‘我不怕,我为国家出力,光荣,都憋着一股劲,心里高兴得很。’”
差不多是一天吃4两草
曾转战陕西,青海,宁夏等多个工地的冯明,3年困难时期在甘肃张掖煤矿担任基层干部,有一阵子粮食供应不足,3万名矿工面临危机。冯明说:“吃骆驼吃的草籽,还吃那个野韭菜,野韭菜就跟草一样,拿回来以后和草籽泡了3天以后,与东北运来的高粱弄成面,合在一起,一个人吃4两,一天等于吃草4两,我们肠子里都是草啊,都是骆驼吃的草籽,就那样子,我们所有的工人干部都舍命干。”
不少人为国家建设而死
冯明感慨地说:“现在是富了,起码吃饱肚子了,穿衣服不穿补丁了,这都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和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流血牺牲换来的。就我在煤矿见到的来说,我看到死了好多人,我一想起他们,心里很难过,我们离开后,坟头就留在那个地方了,他们都是因工伤事故死去的,他们都是为国家建设死了。”
无论50多年的回忆里包含了多少激情与苦涩,冯明老人讲述的时候,始终都面带着微笑。为了开发大西北,他们的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岁月沧桑在他脸上留下的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在至今健在的开国大典亲历者中间,石开基的经历,尤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作为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他背负着几十公斤的电影设备,在农村放了40多年电影。不过,老人说,他放得最多的电影,还是开国大典的那一幕。当时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55年来一遍遍地在他的脑海里回放。
石开基 一字一句听到心里
石开基告诉记者,“开国大典的一字一句,我都听到心里去了,我原来以为,毛主席发表公告,一定是很深奥的,可实际上是,一些措辞,字字句句,都是我们普通的话,很清楚,并且我们湖南人都能够按照他的声音模仿得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石开基,以东北军政大学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年20岁。今年75岁的石开基,1990年从湖南省桃江县电影放映公司退休。
放映第一部新中国产的影片
出生于湖南的石开基,1950年参加了全国第一期电影放映员训练班,开始了自己的电影放映员生涯。他放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国产电影。石开基说:“《桥》,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是我们新中国生产的第一部影片,《桥》描写一个工人支援南下大军的主题。”
给800个以上生产队放电影
1954年,石开基转业到湖南省桃江县,当上了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石开基告诉记者,“大约全县有800个以上生产队,起码平均一个队,不会少于一场电影,我是全县我都轮流过,我记得我开始那年,我跟两个放映员,一起下乡沿资江河两岸农村放映电影,穿的单衣服下去,一直走到下第一场雪,我才回来。”
由于桃江县地处丘陵地带,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有时要翻过几重山。每天,石开基都要背负着几十公斤重的放映设备,行走在深山里的各个村子之间。石开基说:“解放以前桃江县,一寸公路都没有,那么落后,完全要靠人力运输。”
几十年来,石开基就是这样翻山越岭把电影送到了桃江县800多个生产队,让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农民们也看到了电影。石开基表示:“我们农村有这样一些好笑的事啊,那个老头子看完电影以后,就跑到荧幕后面,去找毛主席去了。”
最难忘的一件小事
最让石开基感到欣慰的还是农民对电影的热爱。他最难忘的是,有一次,他到一个叫老山的生产队放映电影时发生的一件小事。石开基说:“那个支部书记是个50岁左右的人,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拿着一把开山斧,到山里去了,结果他赶早给我们砍一副轿杠子,然后说:‘我给你们做副轿杠子,你们一抬起来又很安全,又比较松活一点。’其实啊,他是希望我们经常深入到农村里去,那个轿杠子,我心里就喜欢得很,一想起来,这是农民朋友,送给我们的轿杠子,我有义务把这个艺术抬到农村里面去。”
以基层放映员为荣
退休后,石开基这个放了40多年电影的老放映员,仍然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现在,他还经常到自己工作过的电影公司门前走走。石开基表示:“从我年轻的时候,参加电影工作开始,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年轻的快乐的事业,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是愉快的,我直到现在,我总是以为我是一个基层放映员为荣,我总认为很自豪。”
开国大典的场景在石开基老人的脑海里放了一辈子。而在真实记录开国大典的影片中,相信功臣号坦克穿过天安门的画面,很多人都不会忘记。这辆英雄坦克的驾驶员就是董来扶。他告诉记者,其实接受检阅时,他一直在坦克里担心,坦克会不会在天安门前抛锚。
董来扶 最怕坦克出毛病
董来扶告诉记者:“说看毛主席,可不容易了,就赶快看一眼,赶快回来开车,谁不想看毛主席呢?谁都想看啊。”
开着坦克心突突地跳
董来扶驾驶的功臣号坦克,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也是开国大典机械化部队方阵的军旗指挥车,它率领着100多辆中、重型坦克,接受领导人的检阅。董来扶清楚地记得,其中一辆装甲车还没开到检阅现场就出了故障。董来扶说:“就开着坦克,心里头也突突跳,就怕出故障,因为我们是老式坦克,出故障太多了,就是那辆坦克,开着开着以后,还出了毛病,不过还好,没在天安门出毛病。其实啊,就是在路上出的毛病,那还好办,拖着就回来了,可你要是在那300米的距离上出毛病,那就不得了了,所以后边那个装甲车,给他一顶,一块顶着走了,顶着走了,看不出大问题来,顶多说它这个队形,标得不齐。”
连续激战6天不停
董来扶,1945年从山东老家逃荒跑到东北,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当时军队里唯一的坦克是一辆破损的日本旧坦克。17岁的董来扶和部队的4个小战士一起修好了这辆坦克。从此董来扶就成了这辆坦克的驾驶员。在解放战争当中,它陪伴董来扶历经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在参加锦州战斗时,还创造了连续激战6天不停的纪录,并拖回了一辆坏在战场上的战友的坦克。董来扶表示:“那时候还很危险的,那时候如果黑山阻击战打不胜,就你们两个破坦克,你不死吗?所以我们在那时候,心里头都嘣嘣地跳着呢,大部队都撤了,就剩你两辆坦克,还在拖那辆坦克。”
在没有无线设备互相联系的情况下,两辆坦克就凭着自己的判断追赶大部队。幸运的是,董来扶在再返回的途中没有再碰到敌人的伏击。董来扶告诉记者,“打完仗,把敌人消灭了,我们的车长,给我盛了碗高粱米,白菜点豆腐,刚搁在我的嘴边上,我就睡着了,往后一躺,白菜豆腐倒了一脖子。”
打完仗后掉到煤堆里会找不着
董来扶说那时候打仗之所以这么危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几乎为零。没有通讯设备,一旦坦克坏在战场上,就会全车覆没。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并不少见,如今的军械进步让董来扶这个重新回到部队的老兵赞不绝口。董来扶说:“外观和里面都不一样,这可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你像我,当驾驶员的时候,要前进,向右登右肩膀,向左登左肩膀,倒退踢腰,停车都登顶,你看我头发少了,那时候登顶有关系,打完了仗下来,脸是黑的,就变了个人了,可以这样说吧,我们几个打完了仗,掉到煤堆里,不呲牙你们谁也找不着。”
4个孩子连起来叫英雄豪杰
坦克陪伴董来福走过军人的一生,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中他都立过功。和平时期,他又到学校去学习。董来扶说军事力量要发展,要依赖经济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现在部队的科技水平提高了,他们自家的经济生活也变好了。
董来扶给自己四个孩子起的名字叫洛英、蓟雄、蓟豪和均杰,连起来叫做英雄豪杰。现在走进他的家里,就像是走进一个坦克世界,满墙贴的都是坦克照片,桌子上摆的是坦克模型,老人平时也最爱聊坦克。董来扶这位战斗英雄,开着坦克参加了开国大典。而有一位律师,参加开国大典的时候,还是一名中学生。稍后,我们再一起来认识这位亲历者。董来扶这位战斗英雄,开着坦克参加了开国大典。而有一位律师,参加开国大典的时候,还是一名初中生,只有15岁,走在欢呼的游行队伍里。而在十年后,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律师。她就是重庆的王瑞蓉老人。
王瑞蓉 瞪大眼睛看毛主席王
瑞蓉告诉记者,“人们欢呼国庆现场,大家真的高兴,真的,走过只要到天安门前,没有人说什么话,都是脖子伸得长长的,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天安门,看毛主席。”
王瑞蓉,作为北师大女附中初一学生参加了开国大典,年仅15岁。今年70岁的王瑞蓉,1988年当选为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1年退休。
提出正当防卫救了一人
出生于山西的王瑞蓉1955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建国初期的法律工作者。毕业分配到重庆市公安局,后来还担任过重庆市渝中区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在法律战线上工作了40多年的她,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1979年刑法颁布之后的一起案子。王瑞蓉说:“这个案子是我搞的一个案子,正当防卫案子。”
案子发生在1981年,被告是一个男青年,他为了维护他人的利益,在遭受拳打脚踢的情况下,用一把水果刀把原告刺伤致死。王瑞蓉告诉记者,“我觉得被告是维护正义,为了第三方的权益,所以在这个案子当中,我就提出了正当防卫,这个案子后来,就以正当防卫,宣告被告无罪。”
法院依据1979年颁布的刑法,判决被告不负刑事责任。王瑞蓉说,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颁布的刑法,被告将被宣判有罪。王瑞蓉说:“十一届三中全会,那真正是给法律带来了一个春天,提出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为法律完善而欣慰
从1979年颁布的刑法以后,我国又陆续颁布了《公司法》、《合同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还修正了《婚姻法》、《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王瑞蓉很欣慰地表示:“从法律上来说,这个法律上就是完善,我有法可依了,我们很多法律,都在不断地修改,就是在不断地完善,我们又出了许多的法,为什么要出现这样多的法,也就是在一个完善过程中。”据中央电视台
新闻链接
新中国第一年成就巨大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社会大变革,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或以往的那种“改朝换代”。
社会大变革是怎样起步的
这样重大的社会变革在起步时,处境的艰难也许是今天许多人难以想象的。那时候,国内战争仍在激烈地进行着,华南和西南广大地区有待解放;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难题堆积如山,特别是物价的飞涨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一些西方国家对人民共和国抱着敌视态度,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不少国家对它还缺乏了解,心存疑虑;原有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在农村,并且被严重分割,如何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新政权几乎完全没有经验。客观形势迅猛发展,许多燃眉之急的重大问题必须很快作出决断。
经过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努力,新中国第一年的开局是成功的。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满一年的时候,也就是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同志在庆祝大会的报告中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人民解放战争的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准备土地改革工作,统一财政和恢复经济,培养干部和提高文化。他得出结论:“经过了这一年,中国已经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历了更重要的变化;旧面貌的中国正在迅速地消失,新的人民的中国已经确定地生长起来了。”
为何能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为何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呢?其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着手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和社会,领导者必须有预见,胸有成竹地早作准备,才能在复杂环境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临事不乱。
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部分,对新中国的各个方面描绘出具体而可以操作的蓝图;并且通过反复协商,听取意见,取得大家的同意,使这个纲领成为中国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共识。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一致同意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有了它,才能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步伐一致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民当家做主人。新中国取得的成功,是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力量的源泉。没有这一条,人民共和国一起步要冲破重重困难,顺利发展,使人耳目一新,是根本办不到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除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极端重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外,还在政权建设中把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当新中国成立满一年时,极少数市和县已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其他所有的市以及1007个县、36个蒙古旗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大部分的区、乡和村都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会议或农民代表会议。在过渡时期内,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这些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对团结各社会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对政府听取人民的意见,以及使人民能了解并监督政府的工作,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各界人民代表来共商大事,表明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工人农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第三,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许多混乱现象,给人民带来痛苦。在这种情况下,秩序和稳定十分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加快人民解放战争的步伐,解放除西藏外的全部大陆国土,清剿还残存的200万土匪,自然是根本前提。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采取坚决措施,集中力量解决社会生活中群众最关心、最感到痛苦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的正常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二是对旧社会和旧政权进行改造时,审时度势,有步骤地推进,决心要大,步子要稳,尽可能减少混乱。
那时候,人民生活中感到最痛苦的几件事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长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由于战争仍在继续,这种势头一时还难以消除;严重水旱灾荒,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在城市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现象。
其中,最突出的是物价问题,它直接牵动着家家户户老百姓的心。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半个月,当人们还沉浸在开国的欢乐中时,一场无情的风暴就袭来了:从10月15日起,物价开始大幅度上涨,粮食、棉布的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近两倍,人心惶惶不安。人民政府立刻采取断然措施,从农业地区特别是东北老根据地调集大量粮食等物资,在适当时间向城市放手抛售,并厉行增产节约,以后又统一了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到1950年3月间,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物价稳定下来了。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进行接管和改造工作时力求步子稳妥。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坚决采取措施去解决;凡不是急迫需要解决的事情,可以先维持原状,不急于改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当接管国民党的官僚资本企业时,提出了“不要打乱原来的企业机构”的原则。在派出军代表后,原有员工除极少数反动分子和劣迹昭著者外,凡愿照旧供职的仍然照旧供职;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民主改革,以便实现管理民主化和经营合理化。当准备1950年冬大规模开展新区土地改革时,作出保存富农经济、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的规定,以减少社会的震动。在接管旧政权时也采取慎重的方针,将旧人员包下来,“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第四,社会大变革需要秩序和稳定,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与国之间也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以便能集中力量推进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力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二是独立自主,不畏强暴,排除任何外来的干预。
新中国一成立,外交工作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同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走向国际社会。人民政府向所有国家表示了善意。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但那时,世界已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这种对立和冲突越来越剧烈。美国政府当时对新中国抱着敌视的态度,不仅自己不肯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西方国家承认新中国。这种敌视态度在以后一段时间内更加强了。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社会主义苏联,这是十分可贵的。三个多月内,新中国同1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访苏期间,又有13个国家先后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开始就以独立自主、热爱和平而又不畏强暴的崭新风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小资料
我国国庆节的来历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但这一节日是怎么确定的呢?据河北省委党校党史研究部主任王金池教授介绍,国庆节的设立来源于国庆日的确定。
1949年10月1日14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日15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举行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在1949年10月9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她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