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江】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并不平静。
由于北平是国民党统治华北的大本营,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各种人物中,有下野的军阀,有失意的政客,有蛰伏的汉奸,有官僚,有封建把头,有恶霸惯匪,有小偷地痞流氓……而北平又是华北最后解放的大城市,东北、西北、华北等地的国民党要员,逃亡的县政府以及几万散兵游勇麇集于此。
几方面因素一凑,使得北平的政治垃圾大大多起来,防好防特、维护治安成了顺利进行开国庆典首当其冲的问题。
人民解放军进城之初,北平有这么一个歌谣:"特务多,散兵游勇多,枪匪多,小偷多,银元贩子多。"五多中有四多与治安有关,可见当时北平的社会有多混乱。各种案件屡屡发生,仅3月份就发生103起之多。
那时候,北平虽有200多万人口,但天一擦黑,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家家门户紧闭。有一天晚上,聂荣臻的警卫员坐着轿车去取药。车刚刚开到北海北门桥头,不知从哪儿窜出来一黑衣骑车人挡住了小车前行的道路,汽车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就在这时,突然"叭"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打在汽车后座的玻璃上。这是一枝无声手枪,声音很小射击者击中了汽车后,迅速钻进附近的胡同,消失在黑暗中。前面那个挡道的骑车人看见射击者跑了,也很快骑着车子溜掉了。
司机和警卫员急忙下车检查,幸亏子弹没有穿透玻璃,只留下一个乳白色的凹坑。如果子弹射进来,将会打到坐在后座的警卫员身上。司机和警卫员没敢多停留,很快离开了此地。这次枪击事件发生不久,又有一辆与聂荣臻的墨绿色皮尔卡轿车一模一样的车也挨了枪击,时间也是在傍晚。那辆车是从聂荣臻住处出来后,在老地方挨了一枪的。这次子弹是打在钢板上。北海北门桥头一带,小胡同多,地形复杂,打黑枪的特务始终没有被抓祝聂荣臻是幸运的。
在这段时期,有的警卫员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有的不明不白地挨了一颗手榴弹。特别是一名家住南苑的市内军管会干部,他回家看望同学,却被这个同学骗到山洞里打死。
北平和平解放后,不安定的因素比比皆是。
进城后,华北军区驻在庆王府。对面是辅仁大学操场操场上是一个高射炮阵地,有五六门高射炮。
一天,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找来作训处副处长王文治,交待他独立去完成一个任务。叫他不要走进高炮阵地,只是在墙外步测一下,看看高射炮的位置跟外面的关系。比如:电线杆向南的方位是不是炮位?外角是不是一个炮楼等等。
王文治悄悄去摸了一下。
因为唐延杰反复交待他一定要一个人去,不能派参谋。尽管王文治心里很奇怪,但他没问。
侦察结果很快出来了。操场外面的方位跟操场里面的炮位一致。
唐延杰说:"果然辅仁大学里有特务,他们的报告材料叫我们截获了。"
40年后,王文治回忆起这件事。他说:"我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这特务案的前因后果我不知道,我也没有问。"
安定北平的社会治安,首先要处理散兵游勇。这是一大批人,又有武器,任其流散四方,势必造成社会的极大不安定。
北平军管会很快贴出了关于北平市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成立的通知,同时颁布了工作方案。
紧接着平津卫戍区司令部、北平警备司令部、北平市公安局也贴出一系列布告,要求流散军人、特务分子限期登记。
解放军人城后的前47天中,收容和处理了3万流散官兵,特务除登记自首外拘捕了近千人。但是,据保守的估计,北平的散兵还有4万以上,起码有1万流浪街头。特务估计也有三四千人。这些漏网之鱼对北平的治安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叶剑英市长治理北平像他指挥打仗一样,力争全歼。他对一同进城的公安局领导说:"卫戍、纠察、治安这些机关要集中起来,打歼灭战。统一步调,密切配合。"
为此,平津前线卫戍区司令部、北平市纠察总队、市公安局以及街道上群众治安员全编在一个组织里,取名叫做北平市治安委员会。叶剑英亲自任主任,副主任是徐冰。
委员会很快贴出一张布告。
要求集中力量肃清流散官兵包括武装特务和收缴散存的武器弹药,开展以处理散兵游勇、收缴枪支武器为中心的治安活动。
北平市公安局在1949年共破获了1200多起重大案件。其中有:张荫梧等军事阴谋暴动案,徐宗等潜伏案92起,美国间谍案3起,木剑青等阴谋刺探人民政协情报案2起,特务杀人案9起,破坏经济案10起,特务行抢案6起,特务冒充案5起,等等。
大量案件的破获使动荡的北平趋于稳定,为顺利举行开国大典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