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归德镇中心学校 曹 健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知识目标: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辅助手段】 课件、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吗? (钱塘江大潮。) 2、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四川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四川的峨嵋全国都很有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 天下奇观 3、课题中的“观潮”和“天下奇观”这词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如有不懂,鼓励学生查字典后回答。) 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根据理解回答。)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吗?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想不想去看看呢? 2、别遗憾,老师有有关大潮的图象,想不想看? 3、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1、刚才录像里大潮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3、请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抓“闪雷滚动”这词来体会:可让学生模拟雷响时“轰隆隆”的声音。) 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闭眼齐背。) ⑵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表演。) 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答:人声鼎沸。) 让我们一块儿来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好吗? (生齐读。) ⑶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心情激动:指名读→齐读。) ⑷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十分壮观:分组比赛读。) ⑸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喜欢这句的举手。 (生举手。)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老师试试吗? (师读。) 该你们了,能让我再一次为你们喝彩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愿意把3、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吗? (生齐读。) 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1、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回答:从远到近。) 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让我们配着录像,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亲自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准备。) ⑴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人声鼎沸。) ⑵ 风和浪都很平静。 (风平浪静。) ⑶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齐头并进。) ⑸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气势很大。 (浩浩荡荡。)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一生领读,其余各生跟读。) 3、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老师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评价,还可引导学生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 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观 潮 潮来前 一条白线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 横贯江面 天下奇观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潮过后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