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中 俞恩权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 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 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 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 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⑴ 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 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 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 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 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 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 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 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1、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⑴ 水潮: (伟) 远 近 色 声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数百、四起、山崩、无迹 宏大 数百、溯迎、鲸波万仞、百变、略不沾湿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闲 荣 2、人因所赏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请大家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一次来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钱塘江潮美景。 五、课外延伸 请赏析文中杨诚斋(杨万里)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六、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文学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美丽可爱、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起阅读的航船,向着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观潮,周密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观潮》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