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都市精灵》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动《蓝精灵》吗?你知道“精灵”的本来意思吗? 
  “精灵”本来指神仙、精怪,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96年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的舒乙先生以《都市精灵》为题写了一篇随笔。这里的“精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都市需要精灵?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见解? 
  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市精灵》来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课文 
  【文中写到了哪些精灵?都市精灵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学生读书思考。 
  3、教师组织讨论后明确: 
  联系课文内容看,精灵指可爱的动物。文中主要写的“精灵”有喜鹊等鸟类,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还有小松鼠等动物。 
  因为它们活泼、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给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 
  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它提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问题,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以“都市精灵”为题,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媒体镜头:思考题】 
  1、作者从自己所处的现代文学馆的一景一宝写起,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找出并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2、学生看书,完成以上任务。 
  3、师生评价 
  现代文学馆的一景:群鸟栖息和嬉戏,一宝:生存着一只小松鼠, 
  反差强烈的有 
  (1)今昔对比的图景: 
  几十年前的北京城有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麻雀燕子和乌鸦。 
  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城里城外飞来飞去叫着闹着”——热闹景象。 
  如今燕子和乌鸦很稀有,麻雀元气大伤,构不成景致。“两只老鸹不老呱”——寂寞惨淡的景象。 
  其实城市里有鸟有松鼠是很平常的,为什么在北京作者反把它看成上“景”是“宝”? 
  因为北京实在缺少小生灵,因少见而称为“景”“宝”。 
  作者对京城没有小动物表示深深的惋惜,对文学馆的小动物表示由衷的喜爱。以文学馆之景之奇之幸反衬北京之悲,何况连文学馆的两只老鸹也深受北京的影响,变呆了,变沉默了,更显得北京的悲哀。

《都市精灵》教学实录及点评

东台市实验中学曹锦芳老师执教的《都市精灵》是我市余映潮研究课题组第5次活动的研究课之一,她探讨的专题是:如何对教材进行整体处理。下面是该课的教学实录和她的教学反思以及贾厚明老师的点评,欢迎争鸣。

时间:2010年9月28日

地点:东台市富安镇富东中学

《都市精灵》课堂教学实录

一. 导入

师:今天,老师一走进你们的校园,顿觉神清气爽。在这精致而整洁的校园里,你有没有发现过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介绍(用这样的句式:我发现过……当时,它正在……)

生1:我发现过一只燕子。当时,它正在轻盈地飞翔。

生2:我发现过一只喜鹊,当时,它正在欢快叫着、跳着。

生3:我发现过一群麻雀,当时,它们正在低头啄食。

师:同学们的回答不禁让我想起艺术大师罗丹的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校园里有低头啄食的麻雀、翩翩起舞的蝴蝶、低空滑翔的蝙蝠……这些发现让我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老舍之子、当代作家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此四字事先板书于黑板),看看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 新授

(一) 发现主旨

师:同学们在预习时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体裁吗?

生1:我觉得是记叙文。

师:记叙文要写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大家看看,本文是这样写的吗?(生摇头)

生2:我觉得是散文。它涉及的地方比较多。(多数学生点头)

师:你的判断很准确,它的确是一篇散文,但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散文,怎么个特别呢?答案隐藏在书下注释(1)里。

生齐说:随笔。

师:(板书:随笔)能说说你对“随”字的理解吗?

生1:“随”就是随意。

生2:“随”就是随便。

生3:“随”就是随心所欲。

师:看来,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随笔就是随意写的文章,没有一定的目的。真是这样吗?打开课本,速读课文,看看舒乙先生有无写作目的。

(学生速读,思考)

生1:我认为舒乙先生的目的是呼吁人们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师:你从哪里看出作者这一意图的?

生1:我从第6节看出来的(生1读第6节)。

师:嗯,这一节告诉了人们小动物对于城市的作用。文中还有流露这种意图的段落或句子吗?

生2:第11节也流露了这种意图。尤其是最后一句说得比较直接(生2读最后一句)。

师:的确,这一句直接指出了小动物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那么,哪儿又委婉地流露了这种意图呢?

生3:第12节说得委婉(生3读第12节)。

师:同学们找到的这些句子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叫主旨。刚才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主旨的过程。(屏幕出示:发现主旨)老师和大家不谋而合,也找的这些句子。(屏幕出示:第6节,第11节的最后一句),12节)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些文字,试着用其中的一些词语,给文章添加一个能表现作者意图的副标题。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都市精灵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都市精灵》教学实录及点评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