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欲扬先仰的手法;
3. 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4. 学习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5.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教学方法:讲读、自读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文写于1941年,是作者在西北走了一趟,回到重庆后写的。作者成功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这个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难点是景物描写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语:白杨树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树,它在我国北方极其普遍。但是文学巨匠矛盾却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白杨礼赞》,一起来认识这不平凡的白杨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矛盾(1896——1981),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文学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等。
本文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事实,看到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在解放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
3.学习新课
(1)生字词
大毡子 主宰 卷怠 婆娑 恹恹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直挺秀颀 旁逸斜出
(2)破题:
A、“礼赞”是什么意思?
(崇敬和赞美)
B、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C、请同学找出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
第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四段:“那就是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六段:“这就是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八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九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自读,通篇分析全文,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A、第一段
开篇点题,起统领全文的作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B、第二至四段
要点:生长环境是一望无际、单调的黄土高原。
用比喻句“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联系下两句中所描写的“麦浪”,表现出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绿麦”的存在为黄土高原涂上了一道鲜绿的色彩,给人予以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现出一种视觉的享受以及无限的希望。
用“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表现出高原的平旷。
用“远山的连峰”与高原作对比,而“山峰在你脚下”,表现出高原高伟的形象。
以上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目的是要突显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虽然恶劣,但是白杨树还是坚强的毅力在黄土高原上,这就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和气质作了伏笔。
C、第五至六段
第五段中,作者分别从干、枝、叶、皮来描写白杨树。
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突出了白杨树的直。
枝:笔直,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白杨树直而紧靠。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向上发展。
皮:主要点出白杨树“微微泛出青色。”
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向上发展。
D.第七至八段
引导学生速读第七段,从本段中找出能够概括白杨书形象的词语。(伟丈夫)
原句:“……,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句话运用乐意种新的修辞手法——欲扬先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