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小石潭记 >> 正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毛庄初中 俎艳香     【教学目标】   1、学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

  2、欣赏体会自然贴切、生动逼真的描写性语言。


【教学重难点】

  描写的真实、有序、情景交融、及用语特点。


【教学思路】

  1、课前预习,疏通文意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当引导,读、悟、析、练、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描摹祖国的山山水水,抒发胸中之情,请同学们回忆,我们都学过哪些这样的文章呢?

  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欣赏过程

  1、明确教学目标:

   ⑴ 学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 欣赏体会自然贴切、生动逼真的描写性语言。

  2、介绍有关情况:

    指名同学参考注释⑴简单介绍柳宗元

    明确:

    柳宗元因参加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多写山水游记。

    来抒写自己有才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3、先放录像,边欣赏画面边听读课文,声结合,整体感知:

    后出示教学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及解释情况。

    隔簧竹、轻冽、为坻、怡然不动、往来翕忽

  4、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指明同学浅译文章。(意通即可)

  5、齐读第一自然段:

    作者是怎样发现的小石潭?

    明确:先“闻声”后“见潭”。

    本文写景可谓精巧神妙,细致入微。作者在发现小石潭后首先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板书:景物)

    明确:水、石、树蔓(板书)。

    作者通过描写“水、石、树蔓”,把小石潭的概貌展示给读者。(板书:概貌) 作者在描写具体事物时又抓住了哪些特点呢?

    明确:清冽;奇形怪状、奇特;美。(板书)

    作者在这一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

    明确:鱼的姿态(板书)。

    具体说出鱼的两种姿态:

    明确:若空游无所依;怡然不动,影布石上(板书)。

    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明确:因为“水、石、树蔓”在远处都可以看见,而只有到近处才可以发现鱼。

    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想表达什么?

    明确:衬托潭水之清。

    作者想写潭水之清,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荡开一笔,描写了日光和鱼影,来衬托潭水之清,以实写虚,描摹景物非常真切,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写作文时要学习这种写法。

  6、齐读第三自然段:

    站在小石潭边上向远处望,看到了什么?

    明确:溪水如“斗折蛇行”;岸势如“犬牙差互”。(板书)

  7、齐读第四自然段:

    坐在小石潭的岸上,放眼四下望去,发现小石潭的四周是怎样的环境呢?(板书:环境)

    明确: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寒悄怆。(板书)

    小石潭的景色优美,面清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描摹景物的呢?同桌同学可讨论。(板书:序)

    明确: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即:远──近──远(板书)

  8、文中描写的小石潭美吗?美在哪里?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环境心情会怎样?为什么读之则有身临其境之感?用系统的语言总结。

    明确:如鸣佩环的水声;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批拂;潭中鱼若空游无所依;其影布石上等。(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写景时抓住了特征,描绘传神。(板书)

    作者领我们观赏的小石潭的意境非常美,不只表现在“水底石清”上,还有:未见其形,先闻其“如鸣佩环”的水声;“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批拂”的优雅环境;以及“俶尓远逝,往来翕忽,与游人相乐”的鱼群,正所谓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个秀美奇特的水潭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9、面对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而作者此时的感情如何呢?同桌同学讨论后回答:

    明确:寂寞、凄凉(板书)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感觉呢?

    明确:作者被贬永州,政治上不得意,事业上不能有所作为。

    作者被贬永州,仕途失意,虽然与如此美妙的山水为伴,却描绘了一派凄怆、幽凉的气氛,含蓄的表达了作者被压抑、不能有所作为及对当权者的愤懑之情。(板书:愤懑)

    同学们在朗读时注意体会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0、本文虽是描写,但语言简练,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言,并说明理由(同桌同学可讨论)回答要有意境,教师可启发。

    例:

    “水尤清冽”形象的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蒙络摇缀、参差批拂”状清树翠蔓的风姿。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描绘溪流的曲折幽深。

    “影布石上……往来翕忽”动静结合描绘了鱼态,活灵活现。

    “犬牙差互”形象的写出了岸的高低曲折。

    大量四字格词语的运用,都是写景如之笔,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必现。 作者行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

    明确:

    比喻:“如鸣佩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排比:“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拟人:“似与游人相乐”

 11、小石潭的景色很美,你最欣赏哪一点呢?选取一点展开想象,口头进行描绘,要求想象合理。

    教师先作范例,后给三分钟准备时间,指三名同学描述。范例如下:

    站在潭边向远处看,远山淡淡的,象是谁用水墨在天边勾勒上那么几笔,晨曦给山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纱衣,使它更加秀美,山间有一道泉水潺潺的流着,唱着一支动人的歌,又像是给大自然述说着一个迷人的故事。

 12、指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13、作业:

   ⑴ 把想象描写的内容用语言记录下来。

   ⑵ 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一景物。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序: 远  近  远          水:清冽          游:若空游
    景:概貌 石:奇形怪状、奇特  鱼态:
         树蔓:美          影:影布石上            水如斗折蛇行      竹树环合
         溪          环境 寂寥无人
           岸如犬牙差互      凄寒悄怆

    情:寂寞、凄凉、愤懑       抓住特征、描绘传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石潭记,柳宗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黄山小记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
    《小石潭记》资料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
    《小石潭记》中心思想
    《小石潭记》重难点讲解
    《小石潭记》结构分析
    《小石潭记》写作特点
    《小石潭记》写作特色
    《小石潭记》写作借鉴
    《小石潭记》写法研讨
    《小石潭记》赏析
    《小石潭记》课文评点
    《小石潭记》课文背景知识
    《小石潭记》美点寻踪
    洁净有力 精妙细腻──聚焦《小石潭…
    游记佳作 景美情美──赏析《小石潭…
    异曲不同工 风格有迥异──比较《小…
    《小石潭记》的景与情
    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诗文作品分类
    《小石潭记》课文鉴赏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
    《小石潭记》课文题解
    《小石潭记》整体把握
    《小石潭记》探究活动
    扩写《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问题研究
    《小石潭记》研讨与练习说明
    《小石潭记》教学建议
    《小石潭记》有关资料
    《小石潭记》参考图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人与文
    《小石潭记》学法指导
    《小石潭记》素质教育新学案
    《小石潭记》赏析
    《小石潭记》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课堂教学流程及反思
    《小石潭记》生字注音
    《小石潭记》形似字辨析
    《小石潭记》多音字辨析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解词
    《小石潭记》多义词辨析
    《小石潭记》字词活用
    《小石潭记》难句试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
    石涧记
    柳宗元的散文
    《小石潭记》电子教材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小石潭记》问题探究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习题精选
    《小石潭记》同步轻松练习
    《小石潭记》同步达纲练习
    《小石潭记》优化测控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情由景生,一切情语皆情语──《小石…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随想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走进柳宗元的心灵世界──《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重读《小石潭记》有感
    《小石潭记》教学难点探析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用图片辅助学习
    《小石潭记》教学有感
    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
    “走进”小石潭──我教《小石潭记》
    因人设法,因文施教──《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课堂上的跟嘴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