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小石潭记 >> 正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中学北校 高水平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好,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借助注释,落实文言实词的含义,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或者分组讨论解决。课堂上,尽量通过质疑词句,讲解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清晰地描写景物和如何寄情山水,来摆脱他政治上失意的抑郁心情。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2、通过朗读,品位文中景物的语句。

  3、以对词句的质疑,体味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言实词的落实,描写景物语句的作用。

  体味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略) 〖设计〗

  以学生自读为主,重点在朗读,在读中质疑字词并落实。


〖要点〗

一、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二、查字典,给生字正音


三、听朗读的录音,并小声跟读


四、学生自由朗读


五、质疑字词,分组讨论,落实词义,串通文意

  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分组就不理解的词句质疑。

  师生讨论,共同释疑。

  全班齐声朗读。读准确,读顺口。


六、布置课后查询资料,了解柳宗元及其作品,了解《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第二课时 〖设计〗

  通过质疑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清晰地描写景物和如何寄情山水,来摆脱他政治上失意的抑郁心情。


〖过程〗

一、检查并交流查询的资料

  明确: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借物抒情,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下了多篇山水游记。历代文学评论家对之评价很高。《永州八记》尤为著称。《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问文章,又是相互联贯的。《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朗读

  教师作指导,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前面写游玩之乐要用轻快而舒缓的语调,后面写坐潭上的感受要用一种幽怨而凄伤的语调。


三、质疑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及景物描写的手法。

  1、分析第一段:

   ⑴ 齐读第一段,由学生对照注释逐句翻译第一段。

   ⑵ 质疑:小石潭是如何被发现的?有什么特点?

     明确:

          水清
     初步印象:石奇
          树蔓美

     写发现小石潭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⑶ 归纳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对潭的初步印象。

  2、分析第二、三段:

   ⑴ 齐读后对照注释逐句翻译。

   ⑵ 质疑:

    ① 鱼真的是在空中游吗?写鱼的游姿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划出动态、静态描写的语句。

    ② “似与游者相乐”,怎样理解?

    ③ 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写小石潭的景物特点的?

     明确:

         数量
    ① 游鱼:
         静态、动态

      整个第二段是“特写镜头”,间接写出水清,属侧面描写。

    ② “乐”, 是想象,是因为游者的心情好而“乐”,并非真的鱼在逗乐,写出了情趣。

    ③ 由远及近,再由近到远。“闻水声”是在远处听到,“水尤清洌”,“近岸,……”是在近处看到;由潭鱼到水源又是从近处到远处。

    ④    溪身:斗折蛇行
      潭源
         岸势:犬牙差互       形象生动的比喻,着重写其曲折深远,富有诗情意。

   ⑶ 归纳第二、三段:潭中游鱼的情趣和潭的源流。

    ① 前文两次都写“乐”,而此时却使人忧伤,这种由乐而忧的情绪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

    ② 你从中了解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环境的“悄怆幽邃”而引发了“凄神寒骨”的感受,流露出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正可谓“寓情于景”。

  3、归纳第四段:写作者在幽邃环境中的感受。

  4、最后一段,是游记的一种格式,可看作游记的附文。


四、归纳总结

  中心:作者对小石潭幽美的自然景色作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谴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全文。

  2、在积累本上积累词语。

  3、逐句翻译全文。


【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质疑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板书简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还存在不足,电脑的操作与讲课内容不能同步配合,就没有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件,今后还须更多实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石潭记,柳宗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黄山小记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
    《小石潭记》资料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
    《小石潭记》中心思想
    《小石潭记》重难点讲解
    《小石潭记》结构分析
    《小石潭记》写作特点
    《小石潭记》写作特色
    《小石潭记》写作借鉴
    《小石潭记》写法研讨
    《小石潭记》赏析
    《小石潭记》课文评点
    《小石潭记》课文背景知识
    《小石潭记》美点寻踪
    洁净有力 精妙细腻──聚焦《小石潭…
    游记佳作 景美情美──赏析《小石潭…
    异曲不同工 风格有迥异──比较《小…
    《小石潭记》的景与情
    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诗文作品分类
    《小石潭记》课文鉴赏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
    《小石潭记》课文题解
    《小石潭记》整体把握
    《小石潭记》探究活动
    扩写《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问题研究
    《小石潭记》研讨与练习说明
    《小石潭记》教学建议
    《小石潭记》有关资料
    《小石潭记》参考图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人与文
    《小石潭记》学法指导
    《小石潭记》素质教育新学案
    《小石潭记》赏析
    《小石潭记》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课堂教学流程及反思
    《小石潭记》生字注音
    《小石潭记》形似字辨析
    《小石潭记》多音字辨析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解词
    《小石潭记》多义词辨析
    《小石潭记》字词活用
    《小石潭记》难句试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
    石涧记
    柳宗元的散文
    《小石潭记》电子教材
    让评价唤醒激励学生思维
    《小石潭记》问题探究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习题精选
    《小石潭记》同步轻松练习
    《小石潭记》同步达纲练习
    《小石潭记》优化测控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情由景生,一切情语皆情语──《小石…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说课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随想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走进柳宗元的心灵世界──《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杂谈
    重读《小石潭记》有感
    《小石潭记》教学难点探析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用图片辅助学习
    《小石潭记》教学有感
    设疑质问和表情朗读的有机融合──《…
    “走进”小石潭──我教《小石潭记》
    因人设法,因文施教──《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课堂上的跟嘴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