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推敲评课稿

 

 

教学课题

9、推敲

课型

阅读

本课题课时数:2      本教时为第2 教时          备课日期  9  月25   日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说说图意: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6、映示韩愈说的话。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三、作业设计 :
1、填空。
1)诗中(     ,       )中的()用得不恰当,改用()更恰当些,因为(                  )

2、后来人们把在()和()时()叫做“推敲” 。

3、课文讲了(    )的故事,表现了(            )精神。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2、指名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2、齐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完成作业






 

 

 

 

 

 

 

感悟“推敲”的益处。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认识了韩愈,让“推敲”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是推敲,其实人们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讲将“推敲”的故事。“推敲”的故事情节富有变化而又非常生动,文章的语言优美,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细节非常感人,如表现贾岛的如痴如醉地创作时,抓住了“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动词,把人物形象刻得栩栩如生。课后习题也有此要求。

 

 

 

 

养成“推敲”习惯。课文最后写道:“后来,人们就把在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教学突破了这三处,教学目标便达成了。

板书设计: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10月 14日

 

 

 

 

 

 

课前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课中,我打算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课文内容,及时点拨,提供了理解的坡度:第一次读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初步感受贾岛思考问题的认真专注;第二次则让学生带着“从哪里体会到贾岛思考问题很投入的”这一问题去读书,既明确了思考的方向,又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教师不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没有繁琐的分析和抽象的说教,而是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自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 我再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斟酌推敲文中的词句,从语言文字中感悟贾岛创作态度的认真专注,懂得“推敲”的真正含义。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推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推敲评课稿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