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二)不知不觉――(为什么贾岛会不知不觉?他在干什么?)评价语:能够联系上下文来谈感受,这是一种好方法。……说得很有道理。
⑤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从刚才贾岛的神态与动作中我们体会到贾岛的入迷,还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中能看出来?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2)知道仪仗队是怎么回事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上就是古代官员的仪仗队。
(3)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段落。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出人意料,请同学们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7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出示要求: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7自然段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儿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
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如果你是贾岛,听了韩愈的这番话,你会说些什么?(小结:心服口服,钦佩不已)
总结: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大诗人、大文学家。他让贾岛口服心服。
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
(6)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板书:斟酌]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仔细地推敲、反复地斟酌,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贾岛就是因为对一个字都不放过,才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句,我们在阅读、习作中也要这样。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最后认定“绿”字写出了春风过后江南绿野遍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天到来,杏花开得多,开得艳,又能体现出微风中杏枝摇曳,杏花好像在这比美玩闹的“闹“字。
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也非常注意推敲用词。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板书:学会品评词语就是学会了阅读中的推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多推敲,多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修改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鲁迅、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