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S >> 蜀道难 >> 正文

 

《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

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   黄汝授       《琵琶行》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形象类比法,所谓形象类比法,就是通过塑造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个是作者自己的形象,叫“本体”形象;另一个叫“类体”形象),并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类比来抒情言志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白居易曾有过“兼济天下”的理想,然而忠而见谤、遭贬。元和十年,权臣们竟加之以“越职”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对这次政治迫害,诗人既愤慨又伤感。于是他经常通过文艺创作来表现这种情绪,《琵琶行》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琵琶行》中,作者通过塑造两个在才能、遭遇、感情等方面有相同属性的艺术形象──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自己的形象,并将这两个艺术形象进行类比来抒发自己的悲愤感情。

  这首诗运用形象类比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1、塑造类体形象琵琶女和本体形象诗人的一些已知的相同属性,使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类比关系。

    作者在诗的前前后后,运用多种方式所交代的两个艺术形象之间的已知相同属性有四点:    ⑴ 原来都身居京都,都有春风得意的往昔:一个是京都的倡女,一个是京官。    ⑵ 都具有超群之才: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具有超群的“艺”才;一个是名闻天下的大诗人,具有超群的“文”才。    ⑶ 都有沦落天涯的不幸遭遇: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从京都长安沦落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⑷ 都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一个是“江口守空船”,一个是“谪居卧病浔阳城”。

    使两个形象构成了类比关系。

  2、突出描写琵琶女的杰出才能和不幸遭遇,形象地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悲愤感情的结论。

    为了突出琵琶女的演奏才能,作者特意为琵琶女安排了两次演奏。对第一次演奏,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22句诗从正面描写。作者通过运用一系列艺术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这次演奏从“调弦”一直到“收束”的全过程,形象地表现出了琵琶女那出神入化的高超的演奏技巧。接着又用一般听众的反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和特殊听众“我”(诗人)的反应(“我闻琵琶”“叹息”、感慨不已),从演奏效果这一角度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才能。对第二次演奏的描写,虽然是略写,却以少胜多,将琵琶女的演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仍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侧面描写仍是用听众的反应。但听众对这次演奏的反应不同于上次:一般听众不再只是被深深吸引而陶醉于对音乐的艺术享受之中,而是被感动得“皆掩泣”,特殊听众“我”也不再只是叹息、感慨,而是潸然泪下,竟至“青衫湿”。这一侧面描写对突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才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突出琵琶女沦落天涯的悲惨遭遇,作者巧妙地为她创造了一个能动情地诉说的条件──在两次演奏之间安排了一个恰当的间歇。“自言本是京城女……梦啼妆泪红阑干”这22句诗,就是琵琶女所作的血泪控诉。为了增强琵琶女遭遇的悲剧性,作者又巧妙地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写她的悲凉身世:用她昔日的年轻貌美,反衬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五陵年少争缠头”,反衬后来的“门前冷落”、“江口守空船”;用昔日的今年复明年的“欢笑”,反衬后来的“妆泪红阑干”的“梦啼”……

    诗中象这样来突出琵琶女的才能和遭遇,其作用是:    ⑴ 强调琵琶女同诗人在才能和遭遇上有两个重要的相同属性,为形象地推出未知相同属性(即结论)作为铺垫。    ⑵ 使琵琶女的“才能”同“遭遇”形成巨大的反差,以表现出她怀才不遇的“幽愁暗恨”、沦落天涯的忧郁悲愤。     这第二个作用至关重要。有了这个作用,全诗就能形象地推出如下结论,即两个艺术形象的未知相同属性:琵琶女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悲愤感情,那么诗人就也有这种悲愤感情。这个推论过程乃是诗人和琵琶女产生思想共鸣的过程,它要依赖读者的审美活动去完成,因而这种推论是一种形象化的推论。   3、让类体形象琵琶女抒发他们的共同思想感情。

    既然诗人与琵琶女同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悲愤感情,那么他要抒发这种思想感情,就可以由琵琶女代替了。为了让琵琶女当好自己的“代言”人,诗人又根据琵琶女擅长音乐的特点,巧妙地为她编写了一首结构特殊的悲歌,让她向世人演唱(即抒发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悲愤感情)。琵琶女悲凉身世的自叙之言就是这首悲歌的“歌词”,而她演奏的音乐就是这首悲歌的“曲子”。正因为诗人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琵琶行》这首诗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显示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由此可见,形象类比法有“托人抒情”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很容易同传统的“托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相混淆。如邹德祥同志在《悲韵谱凄情》(见上海《语文学习》1985年第3期)里就说,《琵琶行》是“托物抒情”之作。其实,这两种手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形象类比法有三个基本要求:类体和本体必须是同一类;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已知的相同属性;必须比较类体和本体的已知相同属性,形象地推出它们未知的相同属性。而“托物抒情”却不是这样的:它的托体和本体不是同一类;托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同属性,只有某些相似点;不将托体和本体进行比较,且在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将托体当本体写,而本体并不出现。例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来抒发自己在北伐主张失败而遭投降派打击时的思想感情,就是用“托物抒情”的方法。词中的托体是梅花,本体是词人自己,“梅花”和“词人”显然不是同一类,因而它(他)们之间也就不可能有相同属性了。从词的内容看,梅花和词人只在处境、遭遇、态度、节操等方面有些相似之处。这首词也并未让词人出现,而只让梅花出现,因而也谈不上两者的比较了。词中写梅花的处境、遭遇、态度以及节操,实际上是写词人的处境、遭遇、态度和节操的,也就是说,是直接将梅花当词人写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琵琶行,白居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琵琶行(并序)》教案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4
    琵琶行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并序)教案
    平邑毛衍军:《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 琶 行(并序)》教案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3
    《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
    唐诗三百首英译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并序)》教案2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译文】琵琶行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 课堂实录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琵琶行》课堂实录5
    《琵琶行》课堂实录2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琵琶行并序》说课稿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课文导读
    《琵琶行》古今异义
    《琵琶行》词语解释
    《琵琶行》多义词辨析
    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恬然自安”
    《琵琶行》多音字辨析
    《琵琶行》形近字辨析
    白居易的诗
    《琵琶行》主题思想
    《琵琶行》难句解析
    《琵琶行》诵读提示
    浅析《琵琶行》
    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情景交融与情景相隔──谈《琵琶行》…
    风流才子之白居易
    《琵琶行》结构分析
    《琵琶行》特殊句式
    《琵琶行》课文题解
    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杰出领袖
    《琵琶行》写作特点
    《琵琶行》写作特色
    《琵琶行》人物描写
    《琵琶行》教学杂谈
    白居易简介
    《琵琶行》知识点
    【作品赏析】琵琶行
    《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琵琶行》备课参考
    《琵琶行》教学建议
    《琵琶行》电子教材
    《琵琶行》中的“思”字
    挖掘审美意蕴 陶冶审美情操──《琵…
    同是天涯沦落人,落花时节又逢君──…
    《琵琶行》:琵琶三弹三境界
    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诗歌鉴赏
    《琵琶行》写作背景
    说《琵琶行》
    《琵琶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行》音乐描…
    细说“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琵琶行》生字注音
    变虚渺为真切的艺术──论《琵琶行》…
    一曲琵琶说到今
    白居易与琵琶
    《琵琶行》学法指导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琵琶行》章法艺术管见
    《琵琶行》课本剧
    《琵琶行》《李凭箜篌行》中的音乐异…
    品《琵琶行》──古诗苑漫步
    琵琶行多角度赏析
    《琵琶行》辑评
    点评《琵琶行》
    《琵琶行》知识归纳
    从《琵琶行》中读到的三类人的生活遭…
    白居易七律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关于“冰下难”
    白居易的《长恨歌》
    江南烟雨《琵琶行》
    琵琶亭
    琵琶亭怀古
    《琵琶行》课文赏析
    我读《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说课
    《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诗文译意]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赏析
    诗词颂读《钱塘湖春行》说课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实录
    《钱塘湖春行》教案2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说课教案
    白居易七律诗《钱塘湖春行》赏析1
    《钱塘湖春行》教案3
    《钱塘湖春行》简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4
    《钱塘湖春行》教案5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班门弄斧 美玉求瑕──《琵琶行》小…
    《钱塘湖春行》教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章法艺术管见
    《琵琶行》课文评点
    《琵琶行》课文译文
    《琵琶行》典型例题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问题探究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重难点讲解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琵琶行》课文导入
    《琵琶行》疑难解析
    人之常情是解读作品的钥匙──《琵琶…
    咋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文学创作
    《钱塘湖春行》说课教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笼今罩古有谁堪匹──长篇叙事诗《琵…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阿姨”是谁──析《琵琶行》中的“…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意蕴深丰 功能多样──谈谈《琵琶行…
    《琵琶行》的三朵“典型花”
    胡儿能唱琵琶篇──谈《琵琶行》的艺…
    《琵琶行》鉴赏要点
    谈《琵琶行》中的“转”
    音乐与心境──比较赏析《琵琶行》、…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谈《琵琶行》女主角出场的描写
    “阿姨”是谁?──析《琵琶行》“弟…
    几篇诗文中的音乐描写──《琵琶行》…
    关于《琵琶行》
    《琵琶行》课堂实录
    《琵琶行》课文分析
    《琵琶行》鉴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