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红楼梦 >> 正文

 

从人物命名看袭人与紫鹃形象的平面设计及其文化意蕴

从人物命名看袭人与紫鹃形象的平面设计及其文化意蕴   孔令彬       《红楼梦》的人物命名十分新雅有趣且寓有深意,这在最早的脂砚斋批语里就已指出。妙复轩主人张新之更不无夸张地说:是书名姓,无大无小,无巨无细,皆有寓意,甄士隐、贾雨村自揭出矣,其余则令读者自得。”⑴本文既拟通过对两个丫鬟袭人和紫鹃的命名取义探析来挖掘作者之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精心艺术构思及其深层的文化意蕴。

  有研究者已指出作者关于丫鬟的命名原则是成双成对,新雅不俗等,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应将丫鬟的命名同她主人的身份地位甚至性格命运联系起来一起看,我们认为这方是作者的处心积虑所在和成功的原因。丫鬟的命名贴合主人的身份,这确是《红楼梦》的一大创造,贾母身边的四个贴身丫鬟是:鸳鸯、鹦哥、琥珀、珍珠。名字两两相对,“此等名字,方是贾母之文章。”⑵黛玉的丫鬟名雪雁,也“杂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⑶贴身的奴仆半个主子,现实中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又何尝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呢?

  小说中的袭人和紫鹃分别是主人公宝玉和黛玉的贴身丫鬟,也是小说里十分重要的人物角色,但历来的论者由于二人性格的迥异或囿于成见,少有将此二人相提并论。事实上她们之间有许多可资比较的地方,如两人最初都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后被贾母分派给宝黛二人,而这以后两人的性格命运发展也以此为原点启动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选择,如果说这以前两人的基础有什么不同,也仅是一个为家生的,一个是买来的区别,那么在被贾母分给了宝黛以后,两人显然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这一切似都从改名开始。两个名字的命名取义,无疑既体现了作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又含蓄蕴藏着两人不同的性格命运。西方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我们不妨改为:名字即性格,名字即命运。

  小说第三回交待由于贾母对宝玉和黛玉的疼爱,故将身边两个放心的丫鬟分与了宝黛,这即是袭人和紫鹃。袭人的原名叫珍珠,紫鹃的旧名叫鹦哥,而此后小说中贾母身边却仍有两个名叫珍珠和鹦哥的丫鬟,大某山民评曰:“贾母补此二人,故使宝黛二人如在膝下也。”⑷作为宝黛身边的贴身丫鬟,作者为她们的改名应该说颇费了一番心血。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既为着预示她们二人的将来命运,其实更为着映衬她们主人的性格。所以袭人和紫鹃的名字在作者的笔下也早超出了一般名字的符号性与虚拟性而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如同她们各自主人的名字及其众多的别号一样。

  花袭人的命名出处见小说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她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为袭人。脂砚斋在袭人的名字下夹批道:“奇名妙名,必有所出。”旁批则又有“以下是宝玉之文章”,⑸可谓宝玉知己。“花气袭人知昼暖”诗句出自宋大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一诗,其对句为“鹊声穿树喜新晴”,不过作者引用时不知何故将陆游诗中的“骤”改为了“昼”字。知子莫若父,关于花袭人的名字贾政有过一段教训宝玉的话:⑹

  “谁叫袭人?”

  “丫头不拘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起这样刁钻的名字?”

  “一定是宝玉”

  “只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浓词艳诗上做工夫”

  这确是定评,指出了宝玉的情趣所在,只是在诗词工夫上贾政要比宝玉差远了,竟混将陆游的诗句指斥为“浓词艳诗”,何其冤枉!不过我们再看宝玉其它几个丫头的名字,如: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碧痕,总是“宝玉之文章”耳。总之作者为之改名为花袭人,他哥哥也名花自芳,花袭人的字面意义“花气袭人”都是由这个“花”字而起。只是把握了这个名字,我们方能明白作者关于花袭人的性格命运的总体设计。

  由于贾母选派的原因,也因为宝玉的亲自改名,袭人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应该说确立了。如果说改名仅仅是出于宝玉的一时好玩,那么第六回的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更表明了他们关系的密切和不同寻常。其实这一回又是名字做了他们的“色媒”。小说中写宝玉在秦氏房中见到一副秦太虚的对联:“嫩寒锁烟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⑺前人论引诱宝玉入眠并发生情梦的是秦可卿,其实也未尝不是袭人,所以才有了醒后的初试云雨。“自此宝玉视袭人与别人不同,袭人待宝玉越发尽职”。花袭人的性格,小说中说得很清楚:“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⑻花袭人以自己的“温柔和顺”和“如桂似兰”的香气包围着宝玉,从一开始便赢得了宝玉的喜爱和信任。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作者又将她比作“解语花”。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条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⑼解语花字面义应是会说话的花,此处用以借代指花袭人的能言善语,显然也是作者巧妙借助于名字而做了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

  关于花袭人的研究历来很多,但从名字上来阐释其性格特征也未尝不是一条途径。袭者,“偃旗息鼓,攻人于不及觉曰袭。”⑽“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正于不觉中。花气也能伤人,也许谁都难以相信,但中国历史上谋求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这种鲜花和刀剑的相通上吗?以柔克刚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以此来对照小说中的袭人性格,她最大的特点岂不正是以温柔暗中伤人?只是在大观园里这样的袭人之花并不多见。其实想一想如果说袭人的娇嗔箴宝玉还带有花的娇媚和馥香,到她跪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告密,这时的温柔却几乎将木石前盟及大观园的女儿们一网打尽,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胆寒和阴毒可怕的呢!怪不得有人评:“花袭人,花贱人也,命名之意,在在有因。”⑾其实作为主人的宝玉挨打后不久就已开始认识到她温柔背后的另一面并不无有些疏远,这种疏远至抄检大观园一变而为当面的质问:“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单不挑你和麝月、秋纹来?”⑿再变为《芙蓉女儿诔》中的怒斥,“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⒀至此,袭人梦想成为宝玉屋里人攀上宝二姨娘的愿望,虽然可由王夫人恩准,但在宝玉心中却永远失去了位置。

  名字昭示了性格,名字也体现了作者对袭人命运的暗示,并不无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小说第五回的袭人判词正是利用她的名字预示了她以后的结构。

  面:
  
  一束鲜花一床破席。

  桂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桐花凤阁主人评曰“言外之意可见”。其面上“一束鲜花,一张破席”,正点出了她的姓名—花袭人(“席”为“袭”的谐音),破席的比喻显然不太光彩,与后面判词中说“空云”、“堪羡”、“谁知”等词一例看,则作者对袭人的不满之意不难揣摩。袭人结局是下嫁蒋玉函也即判词里的优伶。这一结局的暗示还通过小说二十八回蒋玉函唱的小曲及酒底吟的一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得以照应。所谓“千里伏线”总因一个名字所牵,成就了这一桩姻缘。

  小说中作者还常以花喻人并不无象征人的某种品格。花袭人姓花,那么前文面上象征她品格的那“一束鲜花”应是什么花呢?第六十三回怡红夜宴上袭人所抽得的花名签对此做了回答:桃花。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这里引用诗句的命意恐要整首诗一体看方明白。宋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 寻得桃源好避春,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逐流水,怕得渔郎来问津。   此诗用于这里许多评注家都一致认为隐寓了贾家败后宝玉出家,袭人忙寻高枝以避祸去了。又桃花又有“解语花”、“轻薄花”两个人化的异名称谓⒁“解语花”的异名其实在前文中已出现过,对袭人被比作桃花也含蓄地做了暗示。桃花又名“轻薄花”,唐人诗句有“轻薄桃花逐流水”,袭人再嫁系作者对于人物结局的安排,袭人接受了再嫁的命运,这与她想当宝二姨娘的初衷形成了莫大的嘲讽,轻薄的桃花正可做比。小说最后一回叙袭人出嫁前的矛盾心理道:“正是前人那桃花庙的诗道:‘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息夫人为楚王所得,能终日无言以对,袭人改嫁蒋玉函,却认为一切皆命中注定,想来以后的生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蒋玉函吧!

  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如果说袭人的命名取义体现了作者对她性格特征及命运结局的把握,而紫鹃的命名显然更多的是表现了作者对小说主人公林黛玉的形象性格命运的构思,这同样反映了作者深弘的学养和独到的艺术匠心。与袭人的改名有所交代不同,紫鹃的名字首次出现于第八回时并未做任何解释,我们一看既知是“林黛玉之文章”,而作者采用了一明一暗、一实一虚的写法。

  紫鹃的名字应来源于杜鹃鸟,杜鹃鸟本是一种善啼的鸟,蜀地最多,常于春末夏初昼夜呜啼,其声哀切。历史上也有一个关于杜鹃的传说,相传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失国死去,其魂化为鸟,即杜鹃,日夜悲啼,泪尽泣之以血,李商隐诗“望帝春心托杜鹃”即用此典。这个典故先见于汉扬雄《蜀王本纪》,其后晋常瑜《华阳国志·蜀志》、南朝宋刘敬异的《异苑》及《禽经》都有录:后王有曰杜宇,号曰望帝,法尧舜之义,隧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华阳国志·蜀志》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归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禽经》。因此杜鹃鸟又名杜宇鸟,子归鸟,子鹃鸟,催归鸟等,这则典故由于故事的凄恻和杜鹃鸟啼的凄苦而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借以表达愁苦和坚贞。如白居易琵琶行》诗“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鲍照诗《拟行路难》之六“中有—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近人黄遵宪《近世爱国志士歌》“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黛玉饱览诗书,对于此一诗中常用之典应相当熟悉,故紫鹃命名出于此典当无疑问,黛玉只需将“子鹃”的“子”换成“紫”字而已,又紫鹃的原名鹦哥为一能言之鸟,恰与紫鹃的善啼构成一对。

  前面我们说紫鹃的命名更多地暗寓了黛玉的性格和命运,其实这一点已为早期的批评家们指出:“鹃鸟善啼,啼至出血,黛玉还泪而来,其婢自应名此。”⒂又黛玉的前身为绛珠,“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⒃黛玉还泪的神话意象,降落于人间后,作者虽为其冠以“潇湘妃子”的别名予以提示,但鹃鸟善啼啼至出血的凄切,无疑更增加了黛玉哭泣感人的力量,构成一副更深蕴的意象。而黛玉另一丫鬟雪雁的命名,“雪地之雁”亦具此意,故前人一首题红诗将这几种意象构筑成一副凄美的图:            脉脉含情苦未酬,盈盈欲泪 还流;
           啼鹃哀雁憨鹦鹉,销尽窗前雨露愁。

  同样紫鹃的命名也蕴涵了黛玉泪尽继之以血,生命凋落的悲剧,以一执着一痴心坚持不已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魂魄化为鸟也要鸣啼不已的精神,不正是黛玉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吗?第七十五回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时黛玉说道:“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还不算迟”。脂砚斋于此批“明是为与阿颦作谶,却先偏说紫鹃,总为狡猾之笔。”宝玉道:“这是何苦,又咒她”脂批:“又出宝玉来,究竟不知是咒谁,使人一笑一叹。”读此论者亦止不住喟然长叹。又杜鹃又名子规、子归、催归鸟,取义于她的叫声婉转似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古人诗句也多用这一意象表达思乡之情,怀友之谊。如“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归”。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⒅“不信呵去那绿杨影里听子归一声声道:‘不如归去’。”⒆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孤苦伶仃,常有思乡之泪,虽有贾母疼爱,宝玉呵护,但客居之感仍十分强烈,尤其最后竟香消玉散,泪尽逝于京都,至死都未归家,只能嘱托死后将自己的尸骨送回父母身边。她的两个丫鬟的命名取认又恰含蕴了黛玉思归的愿望和终不得归的悲剧结局。“雁有别之鸟,雪雁则洁白也。”⒇“雪雁之不返江南,作者有余疼焉”。[21]早期题红诗中的两位女诗人以自己的敏感和含情之笔写道:“最苦伶仃携小婢,外家竟作雁来宾。”[22]“湘江洒泪妃原死,杜宇思归婢借名。”[23]作者以一只如椽巨笔,深入到人物灵魂的深处,又以一只生花妙笔带出无限情思,借助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功底,将人物的命名和人物的性格命运暗寓其中,使得情文相生,摇曳多姿,这是一种怎样鬼斧神削的艺术创造!

  至于林黛玉和紫鹃的关系,我想许多人会把她俩当作姐妹,而不是主仆看。虽然大观园里副小姐半个主子的丫鬟不在少数,但有谁之间的关系如黛玉与紫鹃贴近相知,这也许是从前的小说里所从没有过的。在大观园里除了宝玉呵护黛玉外,而用一生去真心呵护的,紫鹃一人而已,这就不奇怪黛玉为什么将紫鹃视为亲姐妹了。她的忠心耿耿并最后为黛玉出家为尼,虽非惊天动地的大场面,但其人心如此生动、美丽、执着,所以小说又称她“慧紫鹃”,岂非所有一切都缘于一名乎?

  紫鹃的出家为尼似也应本于她名字里那个典故,杜宇的禅让帝后出家隐居西山。黛玉《桃花行》诗中说:“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黛玉香消魂飞不知所踪了,紫鹃出家为尼了,雪雁不归,不知那只廊上的憨鹦鹉可还在否?一声长叹再吟那句令人凄楚肠断的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切都已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命里安排,作者从已知看未知,越发看到生命的惆怅而又无可奈何。一心想当宝二姨娘的袭人改嫁了,忠心于林黛玉的紫鹃出家了,也许在她们儿时记忆里还都有各自的憧憬,又岂知命运是如此无情?在人生的路途上她们只能按自己的角色,根据作者安排好的性格命运生活下去,喜怒哀乐,比演戏还真实感人,当然比起她们各自主人的感动会少许多。但我想人们会深深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袭人与紫鹃。
────────
【注释】

  ⑴⑷⑽⑾⒃⒅⒇[21] 三家评本《红楼梦》批语 上海古籍

  ⑵⑶⑸⒂ 《脂评汇校本》 中国友谊出版社

  ⑹⑻⑿⒀ 三家评本《红楼梦》 上海古籍

  ⑺ 据考此联为作者撰写,非宋代秦观所作

  ⑼ 《掌故大词典》 团结出版社

  ⒁ 《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三《花卉部》

  ⒄ 王维

  ⒅ 李白

  ⒆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

 [22] 王素琴《读友兰姊题红楼梦传奇偶成》之一 《红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

 [23] 莫惟贤《石头记》题词 《红学史稿》 河北人民出版社


    ──《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红楼梦,曹雪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从人物命名看袭人与紫鹃形象的平面设计及其文化意蕴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红楼梦人物分析贾宝玉
    《红楼梦》人物分析——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评论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红楼梦人物分析----史湘云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 王熙凤
    红楼梦:第一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红楼梦》人物解析
    红楼梦中最美丽又最不幸的人
    荣国府主要男丁人名解析
    莫累戚翁遭骂名——《红楼解梦》 评论…
    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红楼梦: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红楼梦:第一零零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红楼梦: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深谙人情世故的妙玉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红楼梦:第一零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红楼梦:第一二零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林黛玉
    红楼梦: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
    红楼梦:第一一零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后四十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红楼梦:第一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红楼梦:第一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襟…
    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深埋于心理底层的情愫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枉凝眉》到底…
    红楼解析
    “红学”何为
    立论与辩驳——红学研究方法闲谈四题
    曹雪芹在黄叶村著书了吗?
    分析《红楼梦》人物
    新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
    红楼梦分析
    红学研究步履维艰,当前亟需“打假”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红楼梦》之点睛 十二钗之命运
    日本学者《红楼梦》研究目录 (不全)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红楼梦》版本小汇(清朝、民国部分…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十二金钗
    红楼梦:第一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红楼梦:第一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红楼梦: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
    红楼梦: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
    《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红楼梦家谱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里“梦”难寻
    “红楼”之“淫”的启示
    《红楼梦诗词解析》序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浅析《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
    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红楼梦: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
    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
    红楼梦: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
    红楼梦: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
    红楼梦: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
    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
    红楼梦:第十三 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
    红楼梦: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红楼梦: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红楼梦: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
    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红楼梦: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
    红楼梦:第一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红楼梦: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
    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红楼梦: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红楼梦: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
    红楼梦: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红楼梦:第一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