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红楼梦 >> 正文

 

“薄命司”中又一魂──《红楼梦》莺儿形象试析

“薄命司”中又一魂   ──《红楼梦》莺儿形象试析   窦剑蓉       在《红楼梦》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体系中,莺儿历来是一个不大为人瞩目的人物。在那部长达百余万字的巨著中,有关她的文字不过寥寥数千,份量可谓轻矣!然而,正如浩瀚的海洋是由涓滴细流所汇集的那样,鸿篇巨制也同样离不开次要人物的描绘。莺儿形象在作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内涵和认识意义。正是她以自己特殊的悲惨命运,演出了一幕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奴悲剧,为那首封建末世的挽歌,增添了一支小小的插曲。
一   莺儿本名黄金莺,是薛宝钗的贴身丫环。对于《红楼梦》中的奴婢群,红学界素有一分为二之说:一是以晴雯、司棋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反抗意识的奴隶;一是以袭人、平儿为代表的“委曲婉转以媚主求荣”的奴才。莺儿应归何类呢?这就必须在分析她思想、性格的基础上才能回答了。“所谓性格,就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二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莺儿的行为现实,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助薛”二字。因为这个丫头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她主子实现“青云”之志而进行的。以薛宝钗的婚姻为界,她的“助薛”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体现在她对薛、贾婚事的热心撮合上;后期,则主要体现在她对薛宝钗向贾宝玉宣扬“仕途经济”理论不遗余力的帮助上。

  薛宝钗入京待选,本是企求走一条“贾元春式”的道路来振兴政治上已经衰微的薛姓家族的。无奈希望落空,只好退求其次,依附于当时正处于“烈火烹油”之势的贾家。当然,扩大政治势力最好的办法是联姻,更何况那位联姻的对象贾宝玉又生得神采飘逸,更兼多情才多,使这位素以“稳重”著称的封建淑女不由动了爱慕之心。其实,宝姑娘的模样脾性,门第根基都是完全符合贾府对未来女继承人的要求的,无奈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使她无法占据贾宝玉的心。尽管这位宝姑娘处处都自觉地以封建道德来规范约束自己的举动,但少女的本能却常常使她时时有意无意地要向意中人“微露心迹”。当然,由于身份教养所限,她不能象林黛玉那么热烈大胆,而只有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这就往往需要凭借外力的帮助。于是,作为贴身丫环的莺儿,就大大地为宝钗效了几次劳──在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琐,薛宝钗巧合认通灵》里,薛宝钗暗示的话音刚落,聪明的莺儿立即领会了主子无由让贾宝玉赏鉴“金琐”的苦心,赶快巧妙地饶舌接碴,果然引起了贾宝玉的注意,轻而易举地协助主子达到了“金玉互鉴”的目的。

  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连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里,莺儿的“助薛”之意就更加显露了。在回目上,作家首先就以点晴的双关语道出了这个丫头活动的实质。当贾宝玉随口称赞莺儿主仆时,她立刻抓住时机,姣腔婉转地诉说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由此可见莺儿急欲进一步替主子摆“好”,故作炫美之词,以挽宝玉之心的用意。薛宝钗当上了“宝二奶奶”,实现了她“青云志”的第一步。然而,在那个女子只是作为男性附庸而存在的社会里,如果贾宝玉一意孤行,不去“立身扬名”的话,她的“五花诰封”依旧无从说起。因此,薛宝钗婚后的首要之事,就是加紧用封建正统思想对贾宝玉进行逼迫。而莺儿则又一次充当了她主子贩卖“仕途经济”货色的工具,从而进入她“助薛”的第二阶段。

  在一百一十六回,作者这样描述了她的“表演”:

  宝玉自在静室,冥心危坐,忽见莺儿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莺儿又道:“太太说了,二爷这一用功,明儿进场中了出来,明年再中了进士,作了官,老爷太太可就不枉了盼二爷了!”莺儿忽然想起那年给宝玉打络子时,宝玉说的话来。便道:“真要二爷中了,那可是我们姑奶奶的造化了!二爷还记得那一年在园子里,不是二爷叫我打梅花络子时说的,我们姑奶奶后来带着我不知到那一个有造化的人家儿去呢?如今二爷可是有造化的罢咧”。

  当然,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补,但这里的描写却是符合莺儿自身性格发展逻辑的。莺儿在此处的表演,委实是薛宝钗“仕途经济,耀祖齐家”说教的绝妙继续。不过,伶俐的莺儿用了更加自然的方式,并佐以父母、夫妻、主仆之情以动之,手腕十分高明,故使已决心“超凡脱俗”的宝玉都不免“尘心一动”,须“敛神定息”方能抵当了!应该指出,正如我们肯定宝钗属意于宝玉,不等于是将宝钗说成时时处心积虑地谋取“宝二奶奶”位置的野心家那样,我们着重分析莺儿的“助薛”,也并不等于说莺儿就在薛宝钗的“上青云”活动中起过很重要的作用。薛宝钗婚姻的最终成功,关键在于她走的是一条与贾府完全和谐的恪守封建伦理规范的道路。莺儿宣传“仕途经济”,书中不过仅此一处,并且终未奏效。但是,在全书有关莺儿的六处文字中,这样的活动就有四处之多,这对于莺儿形象本身说来,恐怕就不会是无足轻重的了。
二   莺儿的“助薛”,绝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性格表象的某一单纯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极为复杂的内在情感因素。莺儿几番“巧结梅花络”,也正是她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心理因素交叉并列的综合表现:

  首先,这是一个丫环对主子的效忠行动。在贾府众多的奴婢中,莺儿基本可算是一个“忠仆义婢”──因为她是在完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帮助她的主子的。这就不禁令人有些费解了,莺儿作为薛家的“家生子儿”(五十六回奴仆中出现了莺儿娘),从小遭受役使,甚至连一个沾金带贵的名字也因僭份而被主子借故改掉,为什么还会如此忠心耿耿?这就只能从形成莺儿这一特定性格因素的特定环境中去找寻原因了。

  在莺儿生活的薛、贾府中,统治者们在用打、撵、罚、卖等手段残酷镇压奴隶们反抗的同时,还兼用另一种更阴险毒辣的手段对奴隶队伍进行分化瓦解,使其中一部份上层奴仆忠实地为他们服务,莺儿则正是被腐蚀分化者之一。

  贾府统治者将奴仆分为“两类三等”,对不同等级的奴仆,除在经济上给予不同待遇之外,还给予高等级的奴仆有支使、打骂低等级奴仆的权利。这是一种用封建等级制度来掩盖阶级压迫并分化奴隶队伍的险恶的手段。莺儿由一个地位最低的“家生子儿”擢升为皇商小姐的贴身大丫环,随嫁到贾府后,地位也仅次于“准姨娘”花袭人。对此殊遇,莺儿无疑是感恩戴德而必欲厚报的。

  贾府(也是薛、王等府)的统治者历来就让公子小姐身边的大丫环们在生活上一定程度的“小姐化”。莺儿长期生活在“珍珠如土金如铁”的世代皇商之家,生活的优裕是自不待言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应是使莺儿思想感情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莺儿本人的主观方面来看,她也同大观园内所有的奴仆一样,具有她那个阶层特有的软弱性。在经济上,她没有任何谋生的手段,只能靠替主子家劳动效忠吃饭;在政治上,她除家人亲戚外,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过着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因而,她的思想意识就只能象张毕来先生论证大观园内一般大丫环们分化时所指凊?的那样:“由于阶级本性使然,对于主子那种奢侈生活以及种种恶行是看不惯的,甚至抱着反感。但是,被实际生活需要所规定,她们又往往跟着主子走,她们替主子办事,也就替主子着想,为主子辩护。”(张毕来《漫说红楼》)

  在明了莺儿“效忠”的主客观原因之后,我们还应注意到另一个重要问题,即莺儿是怎样一步步被逐渐奴化的?这个问题在大观园内被分化腐蚀的奴婢当中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再复同志在《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一文中说过,要知道勇敢和强劲,就必须了解它们自身的内在矛盾,“即勇敢在于战胜恐怖,强劲在于排除障碍。”我们探讨莺儿性格中奴性是怎样成为主导面的目的亦同于此。由于作品中有关莺儿描写的篇幅所限,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她被奴化的过程。然而,通过二十回中那场赌钱风波,我们却可以粗略窥视到她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贾环赌钱赖帐,莺儿不服,立即招来宝钗的弹压:“越大越没有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莺儿满心委曲,嘴里嘟哝着:“一个做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瞧不起!”接着,又说了一大通赞扬同为“爷们”的宝玉如何如何大方的话,招得宝钗又骂她。这场小小的风波,对于一向温婉顺主的莺儿来说,也算是一次难得的“反抗”吧!但就是这么一点微弱的火花,也立即被薛宝钗扑灭了。不过,细心的读者却可以从中至少看出两个问题来:

  从薛宝钗“弹压”莺儿的内容来看,是用封建“主尊奴卑”的等级观念来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是非标准。而这正是贾府统治者对奴隶施行奴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按照他们的逻辑,身份卑微的丫头小子是失去品德、人格的“儿狗儿”(凤姐语),主子有错,是奴才的教唆;主奴发生冲突,更是奴婢的罪过。总之,主子爷们是高尚的,丫头小子是低贱的,这就是薛宝钗所说的“规矩”!不难想见,在长期的镇压奴隶反抗的过程中,统治者正是使用这个法宝,在奴隶们的心灵上刻下了耻辱的标记,使他们在不自觉中渐渐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意识和尊严感。

  从莺儿“反抗”的内容来看,她此时则正处于被奴化的“中点”。情急之中,她敢于不因贾环是“爷们”而据理力争,说明她思想上还留有劳动阶级质朴的是非观念。遗憾的是,她此时的反抗已经带有被奴化的痕迹了,因为她也正是用“爷们”能否这样做来进行评判的啊!从事物纵向发展的因果关系来看,这个痕迹可能正是她以前无数次“反抗”失败的结果。也同样不难想见,正是在一次次类似的事件中,莺儿质朴的是非观念和独立的人格意识逐渐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代替,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个“忠仆”形象。

  导致莺儿“助薛”的第二个动机是产生于丫环和小姐这一特殊对立之间的“主仆恩义”或“主仆情谊”因素。张毕来先生在《漫说红楼》中曾肯定过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在丫环和小姐之间发生近似友谊的感情”,“也并非作者凭空捏造,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里边有一种相当深远的历史原因。”因为自有阶级的社会以来,伴随着阶级压迫而来的是男性对女性的奴役。“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种压迫伴随着奴隶制度产生,到封建社会,则进一步加深并法律化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紧紧捆住了妇女的手脚,逐渐褫夺了她们的基本人权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因此,基于遭受男子压迫这一劅?同的命运,丫环和小姐之间往往容易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常常在小姐争取自己婚姻主动权时体现出来。这是因为封建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是建立在蹂躏所有女性的基础之上的。在封建婚姻中,往往小姐做妻,丫环为妾,主仆同样都得不到忠贞的爱情。(当然,丫环还要遭受更多的痛苦)。所以,找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或主子,应是小姐和丫环的共同愿望。再者,由于妇女本身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的一切都完全以婚配的男子为转移,因而,青年妇女对婚配对象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所以,就是平时最驯顺守礼的小姐(比如薛宝钗之类),也常常要不同程度的为争取自主婚姻作出努力的。而当她们需要向自己所中意的男子表露心迹时,就往往会发觉,身边那同为女子的丫环就是最好的助手。《西厢记》不就是最好的例证么!莺儿与薛宝钗之间,当然也不乏这种感情因素。

  此外,仅就小姐和丫环这一特定的主仆关系而言,也还存在着其它一些感情因素。小姐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十几岁的女孩子,在长期与世隔绝的闺居生活中,沾染的封建恶习比男子要相对少一些;同时,又由于丫环是她们寂寥的幽闺生活的主要伴侣,所以她们对丫环的压迫也就会相对小一些,从而使她们与丫环之间有可能产生一种近似友谊的感情。《红楼梦》在这方面已不乏描写。薛宝钗素以善络人心著称,对莺儿进行小恩小惠的拉拢,当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也必须严肃地指出,丫环和小姐之间产生的那种近似友谊的感情,毕竟只是“近似”而已。因为男女之间的对立,终究敌不过那个更尖锐、更本质的阶级对立。我们上述分析,是在不涉及阶级对立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小姐和丫环之间阶级对立的本质就会显现出来,所谓的“主仆友谊”亦就消失殆尽。就拿二十回中的赌钱风波来说吧,宝钗可以让贾环和莺儿们赌钱玩耍,似乎毫无阶级偏见。然而当冲突发生之后,她却一再“弹压”朝夕相处的莺儿,去维护自己并不喜欢的贾环。由此可见,在维护阶级利益的问题上,就连一贯“装拙守愚”的宝姑娘也是半点也不肯含糊的。所以,我们在分析莺儿“助薛”动机中的“主仆友谊”时,决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在她们主仆间起着决定作用的阶级关系。由于在贵族小姐的婚姻中,小姐和陪嫁丫环往往为同一男子所占有,这就涉及到莺儿“助薛”的第三个行为动机,即“助薛”是在一种万不得已的处境中,希望过稍好一点的生活的一种可怜追求。莺儿的心灵虽然被奴化腐蚀了,但作为一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女子,她还是要考虑自己的“终身着落”的。然而,在那自己主子都尚且不能作主婚姻的社会里,一个奴才丫头岂能奢望配一如意郎君?司棋敢于自由恋爱而被迫自杀身死,就是摆在丫头们眼前的一个血淋淋的警告。因此,驯服温顺的莺儿的“终身”,也就只能在主子指定的“配小子”、“卖出去”、“当通房大丫头”这三条路中选择了。“配小子”,无非是在被继续奴役的同时,和一个主子指定的奴隶共同充当繁殖“家生子儿”的工具;“卖出去”,生死祸福难料,一般都是作为惩罚的一种形式。所以,能为她接受的,似乎就只有充当“通房大丫头”这一条路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条悲惨的害己之路!丫环做了妾,名曰“半个主子”,实则奴隶身份不变。所不同的,只是在继续服侍主人的同时,还得忍受男主子性的蹂躏,女主子妒的责难。这早已有香菱、平儿惨遭荼毒的生活为证。自然,也有人坚决抵制过这条路,如那“不要命”的司棋,“不嫁人”的鸳鸯。但是,对相当数量的大丫环们说来,这条表面上具有若干好处的路却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她们似乎都认为,只要对象恰当,当小老婆就不坏。”(张毕来《漫说红楼》)这个“对象恰当”,即是指跟一个相对好一些的男主子,也就是莺儿所谓的“有造化”的人。而就是这个如此卑微屈辱的要求,也不得由她们作主,而只能随着她们所服侍的主子的婚事而定。正是这种限制,致使丫环们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用尽种种方法,以帮助主子寻觅一个好对象的方式来替自己找到一个好主子。五十七回中曾写到黛玉的丫环紫鹃为帮助小姐“情辞试莽玉”,其中除了蕴含的“主仆友谊”、“效忠心理”之外,未必然就没有一点为自己找到这个“知情知义”的好主子的打算。莺儿的心情亦应如此。她的可能当妾的命运,从三十五回中贾宝玉那句“消受你们主儿两个”的戏言中即可看出。况且,莺儿身处薛家,亲眼看到香菱在一个粗俗荒淫的男子践踏之下的痛苦生活的,要“觅一个好主子”的想法应更为急切。而在她的生活范围内,只有贾宝玉是唯一的理想对象。为小姐同时也是为自己,莺儿自然要不遗余力地去争取了。

  在这里,我们还应探讨曹雪芹塑造莺儿这一形象的主观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作者往往采取一种“以奴衬主”、“主奴互衬”,烘云托月而加深人物性格色彩的表现手法。正如林黛玉的丫头紫鹃被处理为遁入空门以全黛玉之高洁那样,莺儿作为标准的封建淑女薛宝钗形象的陪衬和补充,她的言谈行事,思想感情都只能是与其主子完全合拍而绝不抵牾的。因此,她随同她的主子走上那条效忠于封建制度,并最终为这个制度所彻底毁灭的道路,当是毫不奇怪的事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十分清楚地了解了莺儿的性格内涵。无论是行为现实还是行为动机,她都始终是站在一个女奴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在她的身上,既缺乏鸳鸯那种“三媒六证地娶做大老婆也不稀罕”的志气,更没有晴雯那种“谁又比谁高贵些”的独立的人格意识。她的温婉驯顺,更多的相似于花袭人。但是,我们也决不能据此就简单地将她划入反面的“奴才”一类。同那个上窜下跳,摇尾乞恩,一得到“准姨娘”的许诺就对统治者感激涕零,甚至不惜践踏同辈中人的“花点子叭儿狗”相比,她还更多的保有着劳动少女的纯真。而且她最终也没能象花袭人那样升为小康人家的“奶奶”而始终是一个奴隶。所以,要解决前面所提到的莺儿的归属问题,我们就只能这样来确定她形象的基本内涵:她是一个中毒较深而尚未觉悟的女奴。在《红楼梦》中被压迫阶级少女的形象体系中,她是一个体现了她生活的那个环境“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真实的人物。她的形象是有代表性的,她的思想局限是那个根子扎在农民阶级中,身子附在地主阶级上,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具备两个阶级一些属性的奴仆阶级所特有的思想局限。我们在平儿、秋纹、麝月等人身上,都不难看出她的影子来。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基本上属于背景人物的丫头才能在“纸上活现”,产生其现有的艺术魅力。
三   伟大的作品没有配角,每一个人物都是为着完成作家特定创作意图,为着从不同侧面深化主题而出现的。因而,必然有其独特的思想认识意义,莺儿形象也莫能例外。首先,莺儿将做妾看成一条较好的求生之路,并积极为之努力的心理,充分反映了封建主义对劳动人民进行身心摧残的罪恶,是人性在封建制度重压下的一种扭曲和变形。

  所谓人性,就是人的正常发展的本性。“人性是向上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与要求满足美好的欲望的”。(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男女相悦而结合,要求忠贞不渝的爱情,正是这种“向上”的人性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是,“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之正常发展,遭受到无理的压抑与扼杀,因而在有些时候,这种发展会采取畸形和变态的形式而表现着。”(同上)莺儿安于做妾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人的本性在封建奴婢制度和一夫多妻婚姻制度的双重压迫下的一种扭曲和变形。因为这种心理的产生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毫无人身权利的女奴以及封建妾媵制度的合理性为前提的。由于“多妻主要是用购买女奴隶的方法取得的”,所以一夫多妻制是建立在封建奴婢制度基础上的。在这个制度下,受害最深的是那些作妾的女奴们。按理,当莺儿听到贾宝玉说到她将来可能作妾的话语时,至少亦应有些酸楚之意,而她却是满心欢喜的默认了。在她心目中,似乎从未有过司棋那种“一个女人嫁一个男人”的质朴的婚姻观念以及“性爱是排他的”要求专一的正常感情。在她看来,由她的小姐带着她到一个“有造化”的人家,分给她一杯半盏性结合的残羹,大概是最天经地义,合理合情的事了。由此联想到香菱盼望薛蟠的正室夫人过门的急切之态,不禁使人为这些少女心灵的麻木而感到可悲可叹!“自古少女多怀春”,而对这些丫环说来,两性结合这个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生命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仅仅蜕化为一种求生存的手段了。她们的人权和人格意识,早已随着自身卑贱的奴隶身份而荡然无存。“一切专制主义的根本特性就是压迫人,侮辱人,贬低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白盾《论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风格美》)莺儿们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对被压迫阶级少女进行身心摧残的罪行,从而激起人们对这种万恶制度的强烈愤恨。

  其次,莺儿以其终被黑暗社会吞噬,与反抗者殊途同归的严酷事实,从另一侧面展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罪恶和不可救药的没落趋势,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的罪恶和腐朽没落趋势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恩格斯《反杜林论》)《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主题,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大观园内外一大群青年妇女的悲剧来表现的。而莺儿在年轻女奴的形象体系中,则正是以她独特的悲惨命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的严酷和那一社会行将灭亡的趋势。

  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内,同一阶层的人却有可能由于各种具体原因产生明显的分化和歧异。《红楼梦》中的女奴们,同是面临“终身着落”,刚烈的鸳鸯和司棋,敢于蔑视主子的权威,不惜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莺儿、袭人等却是委曲求全,消极地去适应那种致人不幸的压迫,二者差异何啻天壤!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反抗者固然惨遭镇压,顺从者却也同样逃不脱被毁灭的命运!莺儿的结局,作者借领悟了“天机”后的贾宝玉说出端倪──尽心服侍薛宝钗,跟着她在“槁木死灰”般的生活里熬一辈子。按照高鹗的安排,如果真有“兰桂齐芳”的那一天,宝二奶奶也许还有一线“母以子贵”的希望。而莺丫头呢,却只能在那令人窒息的环境里服侍别人一辈子。惜哉!莺儿本想以走“半个主子”之路来摆脱做奴隶的命运,而她驯服地顺从的那个社会却反使她陷入永做奴隶的境地。人物的悲剧结局,是人物性格与环境矛盾冲突的结果。莺儿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她错误地将她托附于那个压迫她,制造她不幸的阶级和社会,从而必将随着那个阶级和社会的衰落而走向毁灭。她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一个严酷现实与真理──奴隶们决不能对那个压迫自己的社会抱有任何幻想,只有起来推翻那个吃人的社会,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一点,大概是怀着“补天”思想的曹雪芹所始料不及的吧?

  在那漫漫的长夜中,反抗者敢于用自己暗弱的生命之火去照亮那黑暗,充分显示出被压迫者可贵的人格力量。顺从者慑于那黑暗的淫威而屈服偷生,就势必伴随着黎明的到来成为黑夜的殉葬品。前者的悲剧价值虽然超过后者,但后者的悲剧结局却更加触目惊心。因为从后者被毁灭的残酷性往往容易为人们忽视这点来说,莺儿形象的悲剧意义是大大超过了前者的。在作品的结尾,薛宝钗由于恪守封建礼教而将终身守寡,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而莺儿却是这个“牺牲品”的殉葬人。她们主仆二人笃信封建主义反被其葬送前途的严酷事实,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可救药的腐朽没落趋势。因为,一个社会如果到了连自己的拥护者都要虐杀的毁灭一切的地步时,它离崩溃和死亡已经为时不远了。

  紫鹃啼血,黄莺鸣翠。作为林黛玉形象陪衬和补充的紫鹃固然不会有好的命运──她只能啼尽自己的心血,在青灯古殿中耗尽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作为薛宝钗形象陪衬和补充的黄莺儿又是否真能在春天的翠柳枝上幸福地歌唱呢?《红楼梦》通过完整而令人信服的艺术描写表明:她迎来的并非春天而是一个肃杀的秋天,她奏出的仍是一曲“薄命司”中的命运哀歌。这个绝妙的讽刺,或许就是作家赋予这个悲剧人物的一个吉祥名字的深意所在吧。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红楼梦,曹雪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薄命司”中又一魂──《红楼梦》莺儿形象试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红楼梦人物分析贾宝玉
    《红楼梦》人物分析——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评论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红楼梦人物分析----史湘云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 王熙凤
    红楼梦:第一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红楼梦》人物解析
    红楼梦中最美丽又最不幸的人
    荣国府主要男丁人名解析
    莫累戚翁遭骂名——《红楼解梦》 评论…
    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红楼梦: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红楼梦:第一零零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红楼梦: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深谙人情世故的妙玉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红楼梦:第一零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红楼梦:第一二零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林黛玉
    红楼梦: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
    红楼梦:第一一零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红楼梦: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后四十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红楼梦:第一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红楼梦:第一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襟…
    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深埋于心理底层的情愫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枉凝眉》到底…
    红楼解析
    “红学”何为
    立论与辩驳——红学研究方法闲谈四题
    曹雪芹在黄叶村著书了吗?
    分析《红楼梦》人物
    新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
    红楼梦分析
    红学研究步履维艰,当前亟需“打假”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红楼梦》之点睛 十二钗之命运
    日本学者《红楼梦》研究目录 (不全)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红楼梦》版本小汇(清朝、民国部分…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十二金钗
    红楼梦:第一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红楼梦:第一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红楼梦: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
    红楼梦: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
    《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红楼梦家谱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里“梦”难寻
    “红楼”之“淫”的启示
    《红楼梦诗词解析》序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浅析《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
    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红楼梦: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
    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
    红楼梦: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
    红楼梦: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
    红楼梦: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
    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
    红楼梦:第十三 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
    红楼梦: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红楼梦: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红楼梦: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
    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红楼梦: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
    红楼梦:第一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红楼梦: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红楼梦: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
    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红楼梦: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红楼梦: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
    红楼梦: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
    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红楼梦:第一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