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理念(指导思想) 伴着新世纪的钟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历程。新课标强调: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要把"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这种被动型接受式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学会了什么"这种主动型探究式创新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些新精神、新观念应该成为我们人民教师自觉地积极地设计教案的指导思想。实施新课标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新课标的关键在教师。我们要真真正正地贯彻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我们要通过教案的准备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计、体现语文的知识体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方法:朗读式、探究式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字词(知识与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3)作品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课时:一课时 (三)课型结构:板块式 (四)预习要求: 自读、熟读课文、正音、读懂注释。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我国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还在流传。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友"、"孔融让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这样的古代儿童的故事,并请读懂这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2、板书课题及学生简介作者与《世说新语》 刘义庆,南朝宋时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主要讲述汉末到东晋士族名流的言谈轶事。此书善于在短小篇幅中以片言只语表现人物风貌,语言简约、含蓄。本书所记的许多故事如"曹植七步成诗"、"周处除三害"、"谢安闻战报下棋如故"等为后世文学所称引。不少成语也出自本书,并沿用至今。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东山再起""卿卿我我"等等。 3、第一板块:正读。 (1)学生先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句读。老师纠正读音中的错误及停顿不妥之处; (2)老师纠正之后,学生读第二遍。(作出评价并鼓励) 4、第二板块:点读。 (1)老师指出,课文中有这样一些字义要识记,掌握:期(约定)、舍(弃)、不(通"否")、委(丢下)、信(讲信用)、引(拉)、顾(回头看) (2)学生点读这些字词的注释并熟记。 (3)抽查点读效果。(作出评价并鼓励) 5、第三板块:译读。 (1)学生自读自译。 (2)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 (3)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 顺势板书:
以下板块,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在读中合作探究。 6、第四板块:理读(在读中理顺知识)。 (1)揣摩人物语气性格。由两学生扮友人和元方对话。要求读得畅快流利和把握人物的语气。 [尊君在不?(问)待君久不至,已去。(答)非人哉……(怒)君与家君……(说理)] 可由三组学生表演,并评出最佳组合给予鼓励。 (2)文中有许多"两"的现象。如"课文描写了两个人物"、"课文中有两个字形同而音和义不同"。要求每个同学都从课文中有所发现。并积极举手发言。教师及时鼓励或点拨。 明确: [两个性格不同的人物]一个讲理,一个不讲理(元方、友人);一个守时,一个不守时(太丘、友人);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太丘、友人) [两个多义字]不(不bù不至 不foǔ在不) 舍(屋舍sé、舍去sě)信(真诚、诚实、讲信用) 中(中间、处、正中)行(同行、游、走)日(每天、天、太阳) [两个同义词](家君、尊君)(去、委)(年、岁) [两个情节](友人与陈太丘期行,友人与元方对话) 7、第五板块:品读(可讨论) (1)请学生以"某某人是一个______人,我从____词语中可以看出"这种句式说话,对课文人物性格进行品析。 (2)请你说出一句或几句有关"礼"、"信"的名言警句。 有关"礼"的名言警句 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②不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③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④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曹操) ⑤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有关"信"的名言警句 ①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②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③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以不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④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⑤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 (3)读了这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做人要讲理;讲诚信;讲礼貌;守时;不要得理不让人等)。 8、教师小结评价 9、拓展(若时间不够,可留作作业) 积累成语(找出与课文词义相同的含有下列词语的成语,如:"期","后会有期")。 期:不期而遇(至) 去:去危而安 去伪存真 引:引吭高歌 引而不发 舍:舍近求远 舍本求末 锲而不舍 舍生取义 信:言而有信 信赏必罚 顾:瞻前顾后 顾影自怜 顾名思义 [教学反思] 不知从什么时间起,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淡忘了朗读教学了。一节语文课,甚至一个校园往往很难听到那声声入耳的琅琅书声。起而代之的是老师口干舌燥的详尽的条分缕析,而学生则昏昏欲睡或乏味的苦撑着听。这种尴尬的课堂局面导致了尴尬的语文成绩和人们对语文的反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总结。可见古人对"读"的重视的程度。今天,我们亦应该返璞归真,以读为线索,形成高雅的教学品位。 我以为,我们的文言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因为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心智活动。能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尤其文言文的教学,更应强调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并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说读,应是我们文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说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读说说,说说读读,边读边说,边说边读。 我以为它是把我们传统的串讲,嫁接到新的教育理念上所形成的一种能够确保高效教学的学法指导。它的好处在于通过细细的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文言课文,我们只要认真地找寻,都能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它内容,让学生通过说读掌握。在互动中饶有趣味地学习。 我们还可通过朗读,让学生去品味欣赏课文(作品)的结构、语言、手法、情韵、意境、美点。让他们在体味中进行分析、领悟、探究。或从立意和选材,创意和构思,主旨和意蕴,手法和风格,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音韵和格律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读。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我们或者可以从某篇课文拓展开来,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课内或课外的文言文联系起来进行联读(或扩读,或比读)。或专题研讨,或集中感受某位作者,或重点了解某种文化知识。 有合适的课文,我们在朗读品析的过程中,还可巧妙安排一些课文美景、特写镜头进行评价鉴赏、想象扩写等方面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读中仿写。这样既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 总之,“教学千法读为本”。痛定思痛,愚以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应紧扣“读”这个环节,以读为线索,创造出姿态各异的教学形式。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 |
下一篇文章: 《陈太丘与友期》课例 |
|
|
|